皮肤腺

✍ dations ◷ 2025-10-28 09:40:45 #皮肤解剖学,腺体

皮肤腺(英语:skin gland),是指由表皮细胞转化而成的外分泌腺,包括汗腺、皮脂腺和乳腺等,可分为单细胞腺和多细胞腺。无脊椎动物和低等脊椎动物的皮肤腺多为单细胞腺;节肢动物和大多数脊椎动物的皮肤腺多为多细胞腺,一般由腺末房和导管组成,其中腺末房产生分泌物,导管则将分泌物引出。

医学导航: 皮肤附件

解剖/生理/发育

病理/先天/肿瘤, 症状/齐名

手术, 药物(D10)

相关

  • 台北厅台北厅为台湾日治时期的一个行政区划,初设于1901年(明治34年)11月“废县置厅”之际。当时将台北县废除,并将所属十个办务署重新分割为基隆、台北、深坑、桃园、新竹五个厅;其中台
  • CPb有机铅化合物(英语:Organolead compounds)是指分子中带有碳-铅键的化合物,研究这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分支称为“有机铅化学”(Organolead chemistry)。第一个合成的有机铅化合物是的
  • 乌瑟卡拉乌瑟卡拉(Userkare)是埃及第六王朝的第二位法老,可能以不正常手段登位,在位时间短促,后来由前任法老特提之子佩皮一世取代。托勒密时期的历史学家曼涅托记载特提被自己的卫队杀害
  • 巴贝尔堡摄影棚巴贝尔斯堡摄影棚(德语:Studio Babelsberg)是位于德国波茨坦的制片厂,为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制片厂,建于1912年,占地2万5千平方米,建成百年以来,拍摄电影过千部,其中较著名的电影包括
  • 波义耳定律波意耳-马略特定律(英语:Boyle's law,也称作Boyle–Mariotte law或Mariotte's law),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是由爱尔兰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1662年根据实验
  • “十三副遗甲”起兵复仇十三副遗甲起兵是努尔哈赤起兵叛明的历史事件,因其祖父与父亲被平乱的明朝总兵误杀,努尔哈赤遂以先人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复仇,开始了其建国称汗、征战一生之路。努尔哈赤
  • 奔巴岛奔巴岛(Pemba Island),是坦桑尼亚在印度洋中一岛屿,位于桑给巴尔岛以北50公里,西距坦桑尼亚大陆部分50公里,面积980平方公里,人口362,000。行政区划分为北奔巴区和南奔巴区。坐标:5
  • UTC+12:00UTC+12:00时区包含以下区域:
  • 无齿翼龙属无齿翼龙属(学名:),在希腊文的意思为“没有牙的翅膀”,生存于晚白垩纪(康尼亚克阶到坎潘阶,约8,800万年前到8,000万年前)的北美洲,化石产地遍布美国各地(堪萨斯州、阿拉巴马州、内布拉
  • 倭河马倭河马(学名:)又称侏儒河马,分布于西非的热带雨林与沼泽中,主要分布于利比里亚,并有部分个体分布于塞拉利昂、几内亚以及科特迪瓦。倭河马为河马科仅有的两个的幸存种之一。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