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症

✍ dations ◷ 2025-08-08 07:21:46 #神经衰弱症
神经衰弱是一个在20世纪初受当时的西方医学影响而传入中国的术语,用以表示人体神经实际上的机械性衰弱。其英语“Neurasthenia”在早至1829年就有使用,且它不是后来的神经病学家乔治·米勒·比尔德( George Miller Beard )所使用的“神经质”(nerves),当中“神经质”较为隐喻。神经衰弱在1869年首次用作精神病理学上的术语,其亦是由比尔德开创此一先例。用以表示一种疾病,当中症状包括疲劳、焦虑、头痛、心悸,高血压、神经痛,以及抑郁。神经衰弱目前仍是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的CCMD-3的一项诊断项目。但它不再包含于世界卫生组织的ICD-11及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DSM-V中。美国人被认为特别容易发生神经衰弱,为此人们为神经衰弱起了一个别名——“Americanitis”(由威廉·詹姆斯推广)此一疾病被比尔德认定为中枢神经系统的能量耗尽所致,他亦把此一疾病的起因归因于现代文明。当时比尔德那一派别的医生都将神经衰弱与城市化和压力扯上关系。并声称这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所致。那时亦认为神经衰弱与久坐的专业人士和上流人士特别有关系,但可适用于任何居住在货币体系内的人。弗洛伊德则把许多身体症状纳入此一分类中,当中包括疲劳、消化不良伴胃气胀、脊柱性刺激,以及颅内压升高的迹象。与当时的一些人一样,他认为这种病症是由性交中断、性欲节制所致 。后来,弗洛伊德提出,在自慰及性交中断中,会产生对生物体有毒的物质,因为它们俩都是“不能满足原欲(Libido)的性释放。”,换句话说神经衰弱是(自体)中毒的结果。后来,他亦把神经衰弱与焦虑性神经症区分开来,尽管他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两种病症都会同时出现。神经衰弱在20世纪时仍是一种流行的诊断,最终普遍认为它是一种行为问题,而不是一种生理疾病(排除了“病毒后综合征”后)。就当代的医学诊断而言,神经衰弱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已被废除,不再是常见的诊断。ICD-10把其归类于“F48-其他的神经症性障碍”中。其他观点则把其视作自主神经紊乱——自主神经的“不平衡”。

相关

  • 厚壁菌门见内文厚壁菌门(学名:Firmicutes)是一大类细菌,多数为革兰氏阳性,有细胞壁的结构。少数,如柔膜菌纲(Mollicutes)(如支原体),缺乏细胞壁而不能被革兰氏方法染色,但也和其余的革兰氏阳性菌
  • 生理节律睡眠障碍昼夜节律睡眠障碍(CRSD)是影响睡眠时间及其他方面的一种睡眠障碍 。患有昼夜节律睡眠障碍者无法在一般工作、学校和社会需求所需要的入睡时间睡着,或起床时间起床。如果允许他
  • 脚气病脚气病是一种由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疾病,病症包括体重下降,精神萎靡,感官功能衰退,体虚,间歇性心律失常。西方诸语言中的脚气病多为Beriberi一词,它是由僧伽罗语引用过来,在僧伽罗语
  • 凝乳凝乳(curd)是指一种将牛乳和羊乳等乳类发酵之后制作和乳制品,也是起司的一种,是茅屋起司的原料之一,可直接生食。凝乳经常在中欧和东欧食用。凝乳含有较多的脂肪。凝乳的制作方法
  • 植物修复植物修复(英语:Phytoremediation,音标:/ˌfaɪtəʊrɪˌmiːdɪˈeɪʃən/) (Template:Ety) 是指利用植物修复受污染土壤的过程。植物修复是一种以植物为基础、具有成本效益的
  • 锌指结构锌指(英语:Zinc finger),又称锌手指,是一种小的蛋白质结构模体,其特征在于配合一个或多个锌离子(Zn2+)以稳定折叠。最初用来描述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转录因子IIIA假说结构的手指状外观,
  • 刚果克拉通刚果克拉通(Congo craton)是个远古克拉通,形成于前寒武纪,与卡普瓦克拉通、津巴布韦克拉通、坦桑尼亚克拉通、西非克拉通构成现今的非洲。这些克拉通形成于36亿年前到20亿年前,并
  • 基巴基帕 (希伯来文:כִּפָּה‎,Kippah)是犹太人男性所佩带的一张薄布料或羊毛纺织制成的头饰,用发夹固定。今天佩带基帕原因有:犹太教因教派不同,令其教派男性所佩带的基帕和以
  • 红肉红肉是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岀红色的肉,具体来说、牛肉、羊肉、鹿肉(英语:Venison)、兔肉等哺乳动物的肉都是红肉。有些肉类,如猪肉,是用营养学定义的红肉,而采用普通的定义则为白肉
  • 结肠结肠,中国古称回肠,是大多数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在将固体废物排出体外前吸收水和盐。结肠中未吸收的废物也在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帮助下发酵。在食品和营养物质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