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油酸
✍ dations ◷ 2025-08-29 16:32:14 #亚油酸
亚油酸(Linoleic acid,LA),又称亚麻油酸,IUPAC名:(9Z,12Z)-9,12-十八碳二烯酸,速记法名称为 18:2, n-6,是一种含有两个双键的ω-6脂肪酸。存在于动植物油中,红花油中约含75%,向日葵籽油中约含60%,玉米油约含50%,亚麻油中约含15%。动物脂肪中约含2~4%。无色至淡茶色油状液体。难溶于水和甘油,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固化。酸值200。碘值181.0。用硒在200°C或氮氧化物处理时,转变为反亚油酸。氢化时先转变为油酸和十八碳-12-烯酸,然后转变为硬脂酸。羧基被还原得到亚油醇。亚油酸在植物体内是从油酸的去饱和(脱氢)作用得到的。由于哺乳动物去饱和的能力有限,不能在C-9以外的碳原子上引入双键,而植物细胞没有此限制,因此亚油酸12-位上的双键在动物体内是无法引进的,只有在植物细胞才可以引入。所以亚油酸被称为是一种必需脂肪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自身无法合成或合成很少。在动物体内亚油酸(18:2n-6)首先被Δ6-去饱和酶(限速酶)代谢为γ-亚麻酸(18:3n-6),然后γ-亚麻酸被延伸为二高-γ-亚麻酸(20:3n-6)。二高-γ-亚麻酸经去饱和便得到花生四烯酸(20:4n-6),而花生四烯酸又可进而转化为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由亚麻油经水解和分馏而制得。医药上用于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等症,工业上用于制肥皂、硬脂酸、共轭亚油酸、催干剂、乳化剂、硬化油。不饱和脂肪酸
相关
- 犹太教犹太教(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
- 鬼臼毒素鬼臼毒素,也称普达非洛,是一种一个非生物碱类木脂素类毒素。它提取自鬼臼的根茎。它的乙醇溶液和软膏的商品名分别为慷定来和化疣敌,可作为外用药物用于治疗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
- 球囊菌门球囊菌门(学名:Glomeromycota,AM fungi),又称聚合菌门、锈球菌门,是真菌界的一个门,目前约已发现400种物种。本门真菌可与陆生植物形成丛枝菌根(英语:arbuscular mycorrhizas),这种共生
- 女性性功能障碍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是指女性性反应周期一个或几个环节发生障碍,或出现与性交有关的疼痛。女性性功能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判断,需注意的是这种障碍必
-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处理污水的好氧生物方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方法的统称。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在作为介质的滤料表面,生长成为一层由微生物构成的膜。污水与之接触后,其中的溶解
- 环杓关节环杓关节(cricoarytenoid articulation 或称 关节(joint)、环杓状关节)是连接环状软骨及杓状软骨的关节。本条目包含来自属于公共领域版本的《格雷氏解剖学》之内容,而其中有些
- 台北厅台北厅为台湾日治时期的一个行政区划,初设于1901年(明治34年)11月“废县置厅”之际。当时将台北县废除,并将所属十个办务署重新分割为基隆、台北、深坑、桃园、新竹五个厅;其中台
- 有机体生物系统层级关系: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生物 (拉丁语,德语: Organismus, 英语:Organism,又称有机体)是指称类生命的个体。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 地球上约有870万种
- AD基督纪年,又称为主历,是源自于基督教的纪年方法,以耶稣诞生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在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中,在耶稣诞生之后的纪年,称为主的年份(拉丁语:Anno Domini,缩写为A.D.;又译为主
- 美国历史年表此处收列了美国历史主要事件的时间表。前哥伦布时期 | 美国殖民地历史 | 1776年-1789年 | 1789年-1849年 | 1849年-1865年 | 1865年-1918年 | 1918年-1945年 | 1945年-196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