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啤酒

✍ dations ◷ 2025-04-26 11:56:26 #爱尔啤酒
艾尔(英语:Ale),又译为麦酒、麦芽酒,为一种上层发酵啤酒(发酵过程酵母会移动至液面)。发酵温度较拉格啤酒高(20~25℃),发酵时间较拉格啤酒短,可于两到三天完成。艾尔酒常常带有更加浓烈的口感,酒体饱满,可以形成很好的果仁味道和水果味道。如果大麦处理的好,也可以产生巧克力和蜂蜜香味。在1840年以前,全世界的啤酒都是艾尔啤酒,采用暖发酵方式制成;在1840年之后,出现采用冷发酵技术的拉格啤酒,逐渐取代了爱尔啤酒的地位。人类最早的啤酒可能就是艾尔酒。啤酒最早出现在约前6000年。7世纪在欧洲修道院中开始呈规模地酿制。在英国、德国等国家艾尔酒成为了人们不可少的营养来源,甚至出现在五月花号船上。昔日的艾尔酒并不加入啤酒花。后来渐渐地人们发现,在发酵过程中加入啤酒花之后,不但可以延长保存期,还可以增加啤酒的苦味和香味。但是艾尔不容易保存,质量不容易控制、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使艾尔酒在1842年之后开始退出了工业生产的舞台。除了英国等一些传统国家外,世界上的啤酒绝大多数不再是艾尔,而是拉格。根据高岩著《喝自己酿的啤酒》一书中,,常见艾尔啤酒有:淡色艾尔(Pale Ale),或称哌艾,使用淡色麦芽为主要原料,但实际颜色的跨度很大,可以从淡色到黑色,通常具有很浓厚的啤酒花香以及中度到低度的麦芽汁浓度。淡色艾尔可以细分为:苦啤酒(Bitter)、塞松(Saison)、印度淡色艾尔(Indian Pale Ale)等。棕色艾尔(Brown Ale),或称棕艾,颜色可从古铜色覆盖至深棕色,常见于英格兰,可分为北英格兰和南英格兰两种,也可分为果仁棕艾和蜂蜜棕艾两种。波特啤酒(Porter)是一种深色的艾尔,颜色覆盖深棕至黑色,出现在18世纪的英国,因受搬运工喜爱而得名。波特由三种不同艾尔混合而成,使用烘烤过的麦芽。司陶特啤酒(Stout),是由波特Porter演变而来的深色艾尔,酒体颜色来自于烘焙后的焦黑大麦芽。小麦酵母啤酒(Hefeweizen或Weissbier)源于德国南部,在大麦芽基础上添加小麦芽,饮用前不过滤或部分过滤,气泡量高且酵母味浓,有一定酸味。艾尔啤酒的发酵温度一般为16-24度。由于发酵时酵母主要活动区域为麦汁的顶部,酵母在麦汁上层形成骨大的泡沫层,所以也就是桶上发酵的啤酒。与桶底发酵的拉格啤酒相比,艾尔酵母具有很浓烈的水果香(发酵产生的酯)。其水果香可以体现出香蕉味,桔子味,苹果味等多种风格。

相关

  • 肺泡肺泡是肺部的实质组织最末一级(24级)分支,外呼吸中气体交换的场所。成人肺中肺泡数目约为3亿。其大小约为0.2 mm。许多肺泡共同的开口于肺泡囊。肺泡的组成:肺泡与肺部毛细血管
  •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且被脊椎保护;是源自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延伸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依靠复杂的联系来处理传递信息。脊髓主要负责躯干和四肢的反射动作,及传送脑与外周之间的
  • 维博瓦伦蒂亚维博瓦伦蒂亚(意大利语:Vibo Valentia),是意大利维博瓦伦蒂亚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46.34平方公里,人口33813人,人口密度729.7人/平方公里(2009年)。
  • 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物理学是研究等离子体性质的物理学分支。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是由电子、离子等带电粒子及中性粒子组成的混合气体,宏观上表现出准中性,即正负离子的数目基本相等,整
  • 速度速度(英语:Velocity)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物体在一段时间 Δ t {\displaystyle \Delta t} 内的平均速度
  • 反应激活能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是一个化学名词,又被称为阈能。这一名词是由阿瑞尼士在1889年引入,用来定义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所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活化能可以用于表示一个化学反
  • 宇宙空间外层空间,亦称外太空、宇宙空间,简称空间、外空或太空(英语:outer space),指的是地球大气层及其他天体之外的虚空区域。与真空有所不同的是,外层空间含有密度很低的物质,以等离子态
  • 烃类.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菲利普·安德森菲利普·安德森(英语:Philip Anderson,1923年12月13日-),美国物理学家。 物理上,在反铁磁性、高温超导等领域有重大贡献。因“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与内维尔
  • 中国大陆食品安全事件列表以下为一个中国大陆食品安全事件列表。自从2003年中国奶制品安全事件以后,媒体对中国大陆的食品安全报道力度大增,以揭发曝光与中国大陆有关的假冒伪劣食用产品或“黑心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