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超个人心理学
✍ dations ◷ 2025-10-29 02:34:16 #超个人心理学
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数学心理学
神经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正面心理学
定量心理学(英语:Quantitative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应用行为分析
心理语言学
临床心理学
社区心理学
消费行为
咨商心理学
批判社区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
人因工程学
法庭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本体解释学(英语:Ontological hermeneutics)
法律心理学
经济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英语:Medical psychology)
军事心理学(英语:Military psychology)
音乐心理学(英语:Music psychology)
职业健康心理学(英语: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政治心理学
宗教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英语:School psychology)
运动心理学
交通心理学心理学学科列表
心理学组织列表(英语:List of psychology organizations)
心理学家
心理治疗列表(英语:List of psychotherapies)
重要著作列表(英语:List of important publications in psychology)
重要研究列表(英语:List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心理学学派列表
心理学的时间表(英语:Timeline of psychology)
心理学文章索引(英语:Index of psychology articles)超个人心理学(英语: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将个体的灵性和超越自我 方面的体验与现代心理学的框架结合起来,也可以将其定义为灵性心理学。超个人被定义为“自我认知或自我意识超越,个体或个人以包含人类、生命、心灵或宇宙等的更广泛灵性的体验”。它也被定义为超越传统,个体或个人层面的发展。在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有心灵的自我成长(英语:self-development)、超越自我的小我、高峰体验(英语:peak experiences)和、神秘体验(英语:mystical experiences)、系统性冥想、灵性危机、灵性进化、宗教皈依、改变意识状态、灵修和其他异于平常的神秘经验。该学科试图在现代心理学理论中叙述和整合个体在灵性层面的经验,并制定新理论以包含这种经验。 超个人心理学探讨著心理学与佛教、基督教、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生物学、商业管理等等各种学问的关系,它跨越了各种领域,研究人的心理与灵性层面的经验及整合。拉茹瓦和沙博理回顾了1968年至1991年期间出现在学术文献中的超个人心理学的四十个定义。他们发现,在这些定义中,五个关键主题特别突出:意识状态、更高或无限潜能、超越自我或个人小我、超凡和灵性。基于这项研究,作者提出了超个人心理学的以下定义:“超个人心理学关注的是对人类最高潜能的研究,以及对意识的统一,灵性和超凡意识状态的认知,领悟和实现”。在对先前定义的回顾中,沃尔什和沃恩表明,超个人心理学是一个心理学领域,专注于研究个人经历和其相关现象。这些现象包括引发超个人体验的前因后果和相关因素,以及在其经历中所受其启发的修练和实践。他们同时也批判了超个人心理学的许多定义,认为这些定义带有隐含的假设或预设,而这些假设或预设并不能完整地定义超个人心理学的领域。哈特柳斯、卡普兰和拉丁对超个人心理学的定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他们发现了定义该领域的三个主要主题:“超越自我心理学”,“整合/整体心理学”和“转化心理学”。其分析表明,该领域已从早期强调二元化的意识状态转变为以一个扩大多元的观点去看人类整体及其转化。据作者所称,这一发展使得该领域更接近于肯恩·威尔柏的整合方法论和后Aurobindonian(英语:Post-Aurobindonian)学派的理论。卡普兰叙述了该学科的起源及学科使命,并提出了一个定义:虽然超个人心理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正式学科,但从1969年超“个人心理学期刊”创刊和1971年超个人心理学协会的创立开始,它藉鉴了来自多种传统的古老神秘主义知识。
超个人心理学家试图将永恒的智慧与现代西方心理学相结合,并将灵性原理转化为以科学为基础的当代语言。超个人心理学探讨人类心理精神发展的全方位问题:从个人心灵深处的需求和创伤,到人类的存在危机,乃至潜在于我们意识中的超凡能力。整全观和统一性是超个人心理学世界观的核心。超个人心理学研究的奠定人包括威廉·詹姆斯、卡尔·荣格和亚伯拉罕·马斯洛 。威廉·詹姆斯于1905年至1906年间在哈佛大学教学讲义中最早使用“超个人”一词。后世学者表示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超心理学以及对东方灵性体系和灵修的兴趣,都影响了超个人心理学的早期研究领域。亚伯拉罕·马斯洛也是超个人心理学的一名重要奠基人,他曾在人类高峰体验这一方面发表过著作。 1967年,马斯洛在主题为“人性的进一步发展”的演讲中提出了心理学第四势力的轮廓,即超人本主义心理学(英语:transhumanistic psychology)。1968年,马斯洛把超个人心理学列入心理学第四势力 以区别于心理学的其他三种势力:精神分析学,行为主义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超个人”一词在1970年之后开始出现在学术期刊上。21世纪初。豪尔赫·费雷尔(英语:Jorge Ferrer)开展了对超个人心理学修正计划,该计划被认为是对超个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贡献。他在2001年所出版的“修正超个人理论一种人类灵性的参与视角”被SUNY系列的超个人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部分收录。一些心理学学派或学派分支影响了超个人心理学领域。例如卡尔·荣格的心理分析学派,罗贝托·阿萨吉欧力的精神分析学派,以及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心理治疗主要使用的超个人模型是肯恩·威尔柏,卡尔·荣格等所建立的模型。威廉·巴里在他获得博士学位的过程中,发展了Transformational Quality(TQ)理论,其论文使超个人心理学成为教育领域中有效的行为研究方法。超个人心理学已经被应用于商业研究和管理领域。与超个人心理学相关的其他研究领域包括濒死研究(英语:near-death studies)、超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虽然超个人心理学被认为是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而来,但超个人心理学所包括的范围,如灵性和意识模式,都超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所讨论的领域。而超个人心理学倡导扩展的、灵性的、身心健康的观点,未毕全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涉汲的范围。虽然有些人认为超个人心理学与宗教心理学之间的区别正在逐渐消失,例如“牛津心理学与灵性手册”,但还是有人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比如宗教心理学大部分的焦点都集中于在超个人心理学中不被视为“超然” 的主题上,因此这两个学科有非常明确不同的焦点。
相关
- 降血脂药降血脂药(英语:Hypolipidemic agents),又称调血脂药或antihyperlipidemic agents、lipid-lowering drugs,是一类用来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常用的降血脂药有两大类,分别为他汀类药
-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瑞典语: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年2月19日-1927年10月2日),瑞典化学家。提出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阿伦尼乌斯理论,研究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
- 医疗经济学健康经济学是有关健康和保健消费、生产中的效率,效益,价值等问题的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健康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平衡问题。5个典型被分析的市场包括:健康经济学相关的议题有:健
- 污水妥善处理率污水妥善处理率是一个城市对污水处理的能力,隐含一个城市的公共卫生、环保能力标准,其包含公共污水下水道用户接管户数、专用污水下水道接管户数及建筑物污水处理设施设置户数
- 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一场大致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欧洲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即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扩展至欧洲各国。其辞源为意大利语“Rinascimento”,由ri
- 变格变格(英语:Declension)是指名词、代词、冠词、形容词在句子中为了实现特定的语法功能而产生的词形变化。词通过变格能够反映:英语的变格系统几近消失,但在人称代词、所有格和第三
- 动词动词,是词类的一种,用来表示各类动作。在多数语言中,基本上每个完整的子句都有一个动词。 例如:英语等欧洲语言中,任何句子都必须有动词,不存在无动词句。然而中文存在无动词句,例
- 葡糖胺氨基葡萄糖(C6H13NO5)又称葡萄糖胺、葡糖胺或氨基葡糖,是葡萄糖的一个羟基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氨基葡萄糖是蛋白质或脂类糖基化反应中的重要前体。氨基葡萄糖衍生物N-乙酰氨
- 唐纳德·赫布唐纳德·赫布,FRS(英语:Donald Olding Hebb,1904年7月22日-1985年8月20日),加拿大心理学家,在神经心理学领域有重要贡献,致力于研究神经元在心理过程中的作用。他被认为是神经心理学
- 政治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