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二酸

✍ dations ◷ 2025-05-15 11:55:12 #壬二酸
壬二酸是一种饱和二羧酸,化学式为HOOC(CH2)7COOH。在标准状态下,纯壬二酸呈白色粉末状。壬二酸自然存在于小麦、黑麦和大麦等榖物中。壬二酸可作为聚合物和增塑剂等化工产品的前体,它也是外用抗痤疮药物和某些头发和皮肤养护剂的成分。在工业上,壬二酸可透过油酸的臭氧分解生产,而过程的副产品为壬酸。生活在正常皮肤上的真菌秕糠马拉癣菌会自然分泌壬二酸,而壬二酸也是壬酸的细菌分解产物。9-十八碳烯酸经过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氧化)可以制得壬二酸。在植物中,壬二酸是感染后防御反应中所涉及的一种植物激素。它能诱导水杨酸的积累,而水杨酸则是植物防御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壬二酸酯可用于润滑剂和增塑剂。在润滑剂工业中,它可用作锂润滑脂的增稠剂。壬二酸与六亚甲基二胺的共聚物是特种塑料尼龙-6,9。壬二酸可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的粉刺性和炎性痤疮。壬二酸能杀死感染毛孔的痤疮细菌,还会降低角蛋白的产生,而角蛋白是一种促进痤疮细菌生长的天然物质。由于它具有消炎作用,壬二酸还可以用作治疗玫瑰痤疮的外用药物。它可以治疗玫瑰痤疮引起的肿块和肿胀。壬二酸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过度活跃的蛋白酶活性,该蛋白酶能将导管素转化为抗微生物肽LL-37。壬二酸也可用于治疗皮肤色素沉着,包括黄褐斑和炎症后色素过度沉着,尤其是对于那些肤色较深的人。它也被推荐作为对苯二酚的代替品。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壬二酸可抑制黑色素的合成。与治疗脱发药物非那甾胺和度他雄胺(英语:dutasteride)相似的是,壬二酸也是一种有效的5α还原酶抑制剂。医学导航: 皮肤附件解剖/生理/发育病理/先天/肿瘤, 症状/齐名手术, 药物(D10)注意:此处包括了那些只有微弱男性化效应(或抗男性化(如氧雄龙))的蛋白同化甾类(因为它们合成代谢效应也是通过激活雄激素受体而是显得)。Note: 21-Hydroxylase inhibitors may also affect androgen levels as they prevent metabolism of androgen steroid precursors.

相关

  • 寄生虫寄生虫(英语:parasitic worm)指一种生物,将其一生的大多数时间居住在另外一种生物体内,且会危害被居住的生物体的生理机能,被寄居的生物则称为宿主或寄主。寄生虫会在宿主或寄主体
  • 水杨酸水杨酸(英语:Salicylic acid,源于拉丁文的“杨柳” salix),又名柳酸、邻羟基苯甲酸、2-羟基苯甲酸。水杨酸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丙酮、松节油,不易溶于水,20°C时溶解度为
  • 异型增生发育不良(英语:Dysplasia)也称为发育异常,是病理学的词语,是指生物组织发育时的异常,或是上皮部位在分化及发育的问题(上皮发育不良(英语:epithelial dysplasia))。像髋关节发育不全症(
  • 色谱法色谱法(英语:chromatography,又称层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
  • 体重减轻减肥学(bariatrics)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目的在探讨肥胖症的起因、预防及治疗。一般简称为减肥、纤体、瘦身或秀身,是指采用人为手段故意降低体重,特别是减少体内的脂肪。减肥的原因
  • 咽喉癌头颈癌(Head and Neck Cancers)是指位于头颈部位,除了脑癌以外的其他恶性肿瘤。较常见有口腔癌、鼻咽癌,另外还有口咽癌、下咽癌、喉癌、鼻窦癌、唾液腺癌以及甲状腺癌等。头颈
  • 氢离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英语:Proton-pump inhibitor、缩写为PPI)或称氢离子帮浦阻断剂,是一种抑制氢离子泵的药物,这种药物对于减少胃酸分泌的作用是显著也长效的,可以说是现今减少胃酸分泌
  • 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英语:International Criminal Tribunal for Rwanda, ICTR),简称卢旺达刑庭,是一个于1994年11月由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第955号决议所成立的国际法庭。该法
  • 乌普萨拉大学Universitas Regia Upsaliensis Academia Regia Upsaliensis栗色 白色乌普萨拉大学(瑞典语:Uppsala universitet)是一所国立的综合性的大学,位于瑞典的乌普萨拉,位于首都斯德哥
  • 去氧羟四环素-5,10,11,12a-tetrahydroxy-6-methyl- 4a,5,5a,6-tetrahydro-4H-tetracene-1,3,12-trione多西环素(其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Doxycycline”)也称为“强力霉素”“伟霸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