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2月15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发生于1961年2月15日(当天也是春节)。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月球本影接触地表而使该区域完全得不到阳光,就会形成日全食,同时在本影两侧数千公里的半影范围内遮挡部分阳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经过了法国、摩纳哥、意大利、圣马力诺、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苏联,日偏食则覆盖了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和非洲中北部。
法国布列塔尼半岛西南约160公里的比斯开湾海面在日出时最先看到日全食。此后月球本影向东南穿过法国、意大利,跨过亚得里亚海,又逐渐转向东北穿过南斯拉夫,擦过阿尔巴尼亚北部,沿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交界处进入苏联,经过黑海西北部后在今属俄罗斯的罗斯托夫州阿克赛斯基区境内达到最大食分。此后本影继续在苏联境内向东北移动,最终在日落时分结束于今属俄罗斯的泰梅尔(多尔干-涅涅茨)自治区境内(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北部)。其中,全食带共覆盖了四个首都——摩纳哥、圣马力诺、保加利亚索非亚、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此外,当时隶属南斯拉夫的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萨拉热窝、黑山波德戈里察、科索沃普里什蒂纳也在全食带内。
本影经过的陆地包括:
除了狭窄的全食带内能看见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盖范围内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欧洲除冰岛、斯瓦尔巴、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外的大部分、北非、西非除西南部海岸外的绝大部分、中非北部、东非北部、西亚、南亚中北部、中国西部和中北部、蒙古、苏联除远东外的大部分。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观测队在意大利比萨观测了日全食,主要研究太阳辐射中波长在1厘米以下的部分。当时日冕仪已经解决了可见光波段的日冕观测问题,但适合于毫米波段观测的仪器仍欠缺,因此仍需借助日全食时太阳光球被遮挡的机会观测。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阿切特里天文台也做了观测。在法国等地也有许多新闻报刊提醒民众使用减光措施观看日食,以免伤及视力甚至失明。
安东尼·奎恩主演的电影《巴拉巴(英语:Barabbas (1961 film))》中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镜头是在意大利出现此次日全食时拍摄的。
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周期120,共包含71次日食,依次为933年5月27日至1041年7月30日的7次日偏食、1059年8月11日至1492年4月26日的25次日环食、1510年5月8日至1564年6月8日的4次全环食(亦称混合食)、1582年6月20日至2033年3月30日的26次日全食、2051年4月11日至2195年7月7日的9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262.11年。其中最长的全食发生于1997年3月9日,共持续了2分50秒。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1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周期的日食,是第55至6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