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故事

✍ dations ◷ 2025-08-10 18:55:53 #行星故事

《行星故事》(英语:)是1939至1955年虚构之家出版的美国纸浆科幻杂志,主要刊登太空或其他行星题材的星际历险小说,早期主要面向青少年读者。杂志共发行71期,均由马尔科姆·里斯任主编或总编。《行星故事》与《行星漫画》基本在同期面世,《行星故事》早期很可能是靠《行星漫画》输血维持。《行星故事》的稿酬费率不高,不足以吸引业界领先的作家,但偶尔还是有艾萨克·阿西莫夫和克利福德·西马克等名家投稿。1952年杂志发布菲利普·狄克售出的第一部小说,此后又刊登他的四部作品。

利·布拉克特与雷·布莱伯利是《行星故事》两大代表作家,许多小说都以浪漫化的火星为背景,受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的《异星战场》系列小说影响很大。布莱伯利在杂志发表的作品包括《火星纪事》早期小说。布拉克斯在《行星故事》刊登的作品以埃里克·约翰·史塔克系列历险小说最富盛名,1949年夏面世。布拉克特与布莱伯利携手创作的《红雾罗蕾莱》1946年登上杂志后广受好评,文中性爱桥段按如今标准实在不算什么,但当时还是有读者批评过分露骨。杂志插图和封面以诱人美女为主,几乎所有封面都是衣着暴露的落难女子或外星公主。

科幻文学作品早在20世纪20年代前就开始出版,但起初没有独立发行,直到1926年雨果·根斯巴克推出历史上第一本纯科幻杂志《惊奇故事》才改变局面。到了30年代末,科幻杂志市场已进入首轮井喷。大型纸浆杂志出版商虚构之家(Fiction House)在大萧条期间陷入困局,所幸1934年在侦破和爱情纸浆杂志领域打开局面。1939年初公司推动《丛林故事》()首涉科幻文学,但只是作品内容勉强涉及科幻,如亚特兰蒂斯幸存者之类,还不是正儿八经的科幻杂志。1939年底,虚构之家决定新增科幻杂志产品线,《行星故事》由此诞生,主要负责爱情文学的“爱情浪漫”(Love Romances)子公司负责出版。新杂志创刊号是1939年冬季刊,一同发行的还有漫画杂志《丛林漫画》()和《行星漫画》()。《行星故事》是季刊,两本漫画杂志都是月刊,《行星故事》早期很可能是靠漫画月刊输血维持下来。

《行星故事》面世后先由马尔科姆·里斯(Malcolm Reiss)主编,此后杂志刊头上注明的主编人选虽有变化,但监督拍板和实际主控权一直是他把控,主编栏写有其他人名时,里斯便是杂志“总编”。威尔伯·皮科克(Wilbur S. Peacock)1942年秋第一个接过里斯的主编位置,1945年秋季刊后切斯特·怀特霍恩(Chester Whitehorn)接手,但只过三期就改为保罗·佩恩(Paul L. Payne),从1946年秋主编至1950年春。

1950年夏,主编《丛林故事》的杰罗姆·比克斯比(Jerome Bixby)接手《行星故事》,不久杂志由季刊改成双月刊。一年多后,里斯从1951年9月开始再度接手,但只负责三期就在1952年3月转交杰克·奥沙利文(Jack O'Sullivan)。市场调查文献表明,1953年《行星故事》的费率仅每个单词一到两美分,远不及当时的主流杂志。1954年夏杂志改回季刊周期,但纸浆杂志市场逐渐崩溃,1955年夏季号沦为绝响。

虚构之家显然决定从速推出《行星故事》,以致里斯没时间购买新杂志所需素材,需与朱利叶斯·施瓦兹(Julius Schwartz)等作家经纪人合作为创刊号选材。仓促选定的文章品质平平,但里斯工作非常勤奋而且精力十足,就文章品质不佳向读者致歉之余也改善后来的杂志质量。杂志专注星际历险,背景多为原始社会,按今日标准称为“剑与魔法”背景。这些小说现今称为太空歌剧或行星冒险小说,即以外星球或星际空间为背景的动作历险通俗剧,旨在面向青少年读者但反响不一。《行星故事》早期大部分素材是少数写手创作,如纳尔逊·邦德(Nelson S. Bond)贡献的封面小说就有八篇,还有其他文章。雷·卡明斯(Ray Cummings)与罗斯·罗克林(Ross Rocklynne)提供14篇,利·布拉克特(Leigh Brackett)总共在本杂志发表17篇小说。

杂志的信件交流专栏非常活跃,刊登的热心读者来信往往很长,还经常登载知名作家来信,有些来信的科幻迷后来在科幻文学领域打响名气。科幻史学家麦克·阿什利(Mike Ashley)就称达蒙·奈特(Damon Knight)的信“堪称传奇”,1950年夏季号刊登罗伯特·西尔柏格的来信,称赞雷·布莱伯利的作品构想哪怕不算优秀也很有创意。杂志编辑投入大量精力确保来信专栏生动友好,据作家兼编辑罗伯特·朗兹(Robert A. W. Lowndes)回忆,“里斯真诚且彬彬有礼,威尔伯很喜欢脱掉外套,与群众打成一片”。

《行星故事》仍以太空历险通俗剧为主,此后几年小说品质提升,这其中布拉克特与布莱伯利居功至伟。两人受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的《异星战场》()系列小说影响很大,许多作品都以浪漫化的火星为背景。布拉克特的创作功底在20世纪40年代显著提升,从公式化的纸浆历险文学变得更加成熟,成为所在时代最成功的行星冒险小说作家。《行星故事》1949年夏登载她的《火星地下墓穴女王》(Queen of the Martian Catacombs),拉开广受好评的探险家埃里克·约翰·史塔克(Eric John Stark)系列人气小说帷幕。她的作品对其他作家影响很大,特别是加德纳·福克斯、林·卡特(Lin Carter)与马里恩·齐默·布拉德利(Marion Zimmer Bradley)。布拉克特后来表示,“所谓太空歌剧其实就是江湖传说,人类史上一直有市场的英雄传奇”。科幻批评家约翰·克卢特(John Clute)认可《行星故事》的品质,称杂志“内容远比封面复杂”。

布莱伯利在《行星故事》发表的小说有两篇后来纳入《火星纪事》,其中《百万年野餐》(The Million Year Picnic)是该系列第二篇。他还与布拉克特合作写出《红雾罗蕾莱》(Lorelei of the Red Mist)并在1946年夏发表,该文源自布拉克特的构想。布莱伯利在杂志发表的作品表明他对科技进步态度谨慎,特别是1953年11月的《太阳金苹果》(The Golden Apples of the Sun),还有原载1952年6月28日《科里尔周刊》(),1954年1月《行星故事》转载的《雷声》(A Sound of Thunder)。纸浆杂志史学家蒂姆·德福斯特(Tim de Forest)认为,《行星故事》对科幻文学最重要的贡献便是布莱伯利所发小说。

贡献《行星故事》的不乏名家,如艾萨克·阿西莫夫、克利福德·西马克(Clifford D. Simak)、詹姆斯·布利什(James Blish)、弗雷德里克·布朗和达蒙·奈特。1942年杂志刊登阿西莫夫的小说《朝圣》(Pilgrimage),他曾向其他刊物投稿被拒,并按各编辑要求反复改写,如按约翰·W·坎贝尔要求加入宗教信仰元素,又因里斯要求删除。里斯最后采纳稿件并把标题改成《火焰黑修士》(Black Friar of the Flame)。

1950年担任杂志主编的杰罗姆·比克斯比是创作西部文学为主的成名作家,对科幻文学非常了解。他当主编的时间不长,但对杂志改善贡献良多。他说服名家为杂志提供高质量素材,在星际历险主题文学领域搜寻不同寻常的作品:1951年3月杂志发表波尔·安德森的《塞尔蒂斯决斗》(Duel on Syrtis),讲述地球人在火星追踪外星人;西奥多·史特金的《X星恶魔》讲述外星人绑架地球女子。1952年比克斯比离职后,《行星故事》在科幻文学领域最重要的贡献是发现菲利普·狄克,杂志七月刊登他发表的第一篇小说《遥不可及的巫伯》(Beyond Lies the Wub)。狄克此后两年还在《行星故事》发表四篇文章,如讲述人类在机器人世界面临歧视的《詹姆斯·克罗》(James P. Crow)。

《行星故事》显然以青少年读者为目标,估计1939年同期面世的《行星漫画》对吸引青少年读者了解科幻作品作用很大,不过阿什利认为《行星故事》引来的很可能大多是老读者,“仍对早期科幻怀念不已”。评论家兼科幻史学家托马斯·克莱尔森表示,《行星故事》给人“回顾20世纪30年代及以前”的感觉,20世纪20年代给根斯巴克早期杂志创作封面的弗兰克·保罗(Frank R. Paul)为《行星故事》创作大量内页插图,令上述印象更形稳固。保罗独特的风格与早期科幻文学紧密相连。封面画作同样讲究戏剧效果,常见美丽的人类或外星公主与一看就不好惹的外星人。早期杂志封面还有副标题“异世界的奇特历险——未来世纪的宇宙”,直到1946年底停用。

《行星故事》几乎所有作品都属太空歌剧,但基本剧情不乏变化。地球有时面临威胁,但更多的故事发生在异世界,地球人卷入外星地域争端。当地经常会有美丽的外星公主,配合八九不离十的爱情主线。利·布拉克特笔下女子相对而言不那么俗套,她自认笔下女主角“胸怀热血、脾气火爆、有勇有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行星故事》读者最有可能发现能战斗的女主角,而不是别人为她们而战。性爱一直是纸浆杂志的禁忌,但《行星故事》部分作品对性爱的描写比竞争对手直接。读者对此偶有怨言,1949年虽有读者来信支持“抛弃禁忌”,但早在1946年就有来信谴责《红雾罗蕾莱》,自称需要“李施德林清洗口中脏味”。杂志封面画作往往强调性感,科幻作家兼评论家哈里·哈里森讽刺封面就像“太空两性异形”:男子身着沉重的航天功能服,女子身上就变成透明的比基尼或其他泳装。

杂志大部分插图由汉尼斯·博克(Hannes Bok)提供,早期封面大多是艾伦·安德森(Allen Anderson)绘制,其后凯利·弗雷斯(Kelly Freas)贡献众多封面彩图。亚历山大·莱登弗罗斯特(Alexander Leydenfrost)为《行星故事》所绘画作颇得认可,克莱尔森认为莱登弗罗斯特的作品集中体现20世纪40年代《行星故事》大部分代表风格。不过,他的封面画作评价不及内页黑白插图。画家兼科幻史学家戴维·哈迪(David A. Hardy)称赞莱登弗罗斯特所作黑白插图“光影运用几乎可比伦勃朗”。

    马尔科姆·里斯     威尔伯·皮科克     切斯特·怀特霍恩     保罗·佩恩
    杰罗姆·比克斯比     杰克·奥沙利文

《行星故事》的主编分别是:

《行星故事》共发行71期且都是纸浆杂志,绝大多数是128页并定价20美分,1950年11月减至112页,价格反而涨到25美分。1952年3月减至96页,但下一期就恢复112页,1954年夏又削减到96页直到停刊。

杂志先是季刊,1943年短暂尝试双月刊,但在推出三月和五月号后又换回1943年秋。1950年秋季号的下一期是1950年11月,此后保持双月刊到1954年5月,之后又是1954年夏季号,再保持季刊周期直到停刊。这年冬季的杂志所标不是1954年冬,而是1954/55年冬。杂志卷号始终保持规则,前五卷各12期,第六卷11期,书脊上所印卷号三次出错,但标头页没问题:第5/10期(即第五卷第十期)错标成5/8,5/11错标成6/3,6/11错标成6/12。

杂志的英国重印版1950年3月面世并持续到1954年9月,上面有期号但不标日期而且删减严重,只有64到68页。确知发行的有12期,江湖传言声称还有第13期但未经科幻目录学家证实。英国版由彭伯顿出版社(Pembertons)出版,另有记载称首期是流线出版社(Streamline Publications)发行。英国版第七至八期还转载《惊心故事》()与《惊险奇观》()的非小说素材。美国新闻公司从1948年秋到1951年3月共出版12期加拿大版《行星故事》,与对应各期美国版完全相同。

1950年夏,虚构之家推出《行星故事》姐妹刊《两本完整科学历险书籍》(),计划每期刊登两篇小说。杂志每年发行三期,一直持续到1954年春。1953年,科幻之家出版转载杂志《科幻巅峰》(),转载《行星故事》发表的作品,但只持续两期便停刊,其中第二期几乎无人问津。

1975年,巴兰坦图书推出利·布拉克特编辑的《行星故事精选》()第一辑,包含1942至1952年杂志刊登的七篇小说。原计划还会继续推出,但一直不见下文。

相关

  • 乳清酸盐乳清酸(英语:Orotic acid,共轭碱作orotate)或嘧啶酸(pyrimidinecarboxylic acid)是一种杂环化合物,也是一种有机酸。乳清酸曾经被误以为是一种维生素B,并被称为vitamin B13,但后来发
  • 郑敾郑敾,({lang-ko|정선}},1676年-1759年),字元伯、号谦斋,本贯光州郑氏,朝鲜王朝中期画家:255:198,与尹斗绪(字恭斋)和沈师正(朝鲜语:심사정)(字玄斋)并称为“士人三斋”:255-258。郑敾是朝鲜
  • 海清海清(本名黄怡,1977年1月12日-),中国大陆女演员,江苏南京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凭借着其在《蜗居》和《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好媳妇形象,享有“国民媳妇”之称。198
  • 危机事故压力处理危机事故压力处理(英文: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缩写CISM〉,是一套有系统、即时及早期处理危机事故(例如持械行劫、丧偶、自杀、工业意外、交通意外、暴力、自然灾
  • 埼玉县第12区埼玉县第12区是日本众议院的选区,设立于1994年。北海道 13 | 山形县 4 | 静冈县 9 | 岛根县 3 | 大分县 4福井县 3 | 山梨县 3 | 德岛县 3 | 高知县 3 | 佐贺县 3青森县 4 |
  • 胡得恺胡得恺(越南语:Hồ Đắc Khải/.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
  • 中国年度客车中国年度客车(Coach of the Year in China),是参照欧洲年度客车(Bus & Coach of the Year)评选模式,由《中国巴士与客车》年鉴(China Buses & Coaches Yearbook)每年度评选出来的非
  • 后物质主义后物质主义(英语:Post-materialism)是后现代的新理论:指由个体及社会所带动的持续转变,使他们从基本的物质需要中释放出来的持续革命。“后物质主义”这个概念及相关连的“宁静革
  • 凉元悠一凉元悠一(1969年1月13日-)是日本剧本作家、小说家。静冈县清水市(现静冈县清水区)出身。静冈县立清水东高等学校毕业。1991年以短篇小说《我青春的北西壁》参加集英社的Cobalt大
  • DRIPPINDRIPPIN(韩语:드리핀)是韩国Woollim娱乐于2020年10月28日推出的七人男子团体,成员包括有李协、黄允省、周昌煜、金东玧、金敏绪、车俊昊、Alex。DRIPPIN是有着“帅气”、“酷”的意思的新造词;从音乐开始到时装,带领着潮流“既帅气又酷的组合”的意思。以华丽的外貌、完美的表演和歌唱实力等多样的魅力,有着写下歌坛新历史的抱负。粉丝名称为DREAMIN (드리밍),意为粉丝们与他们一起做梦、一起实现梦想,希望“DREAMIN 以后也一起梦想着,创造幸福美好的回忆吧!”5月3日,李协以个人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