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爪动物门

✍ dations ◷ 2025-08-07 23:14:24 #有爪动物门
有爪动物(学名:Onychophora)是蜕皮动物(Ecdysozoa)中的一门,经常被简称为有腿的虫,种类极少,包括少数化石种类在内,共约90种。有爪动物门的动物极有可能和节肢动物(Arthropoda)和缓步动物门动物(Tardigrada)是近亲,它们共同构成泛节肢动物(Panarthropoda)。它们的祖先可能是寒武纪叶足动物。在现代动物学中,它们奇特的繁殖方式引起了很多科学家的兴趣。1825年,Landsdown Guilding以科学的方式描述了该门的第一个属的动物,他当时认为这种动物是腹足纲(Gastropoda)动物,如蜗牛的变种。这种理论的根据是两者皆蠕虫样,有简单脑部、眼部结构,有体节,成对的排泄器官。但这些并不为最新的分类法所接受。后来“有爪虫纲”被独立成为“有爪动物门”。“有爪动物”(Onychophora)一词出现于1853年。全部产于热带,非洲中部、马来半岛、美洲中部均有分布,主要在南半球分布。有爪动物门的动物陆栖、夜行、肉食性,靠捕食小动物例如昆虫生活。它们身体内有腺体,会喷出一些粘稠的液体去粘住猎物然后进食。体呈蠕虫形,不分节。气管呼吸,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多为胎生,直接发育。形态介于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之间,兼具这两门动物的特征。有爪动物门 Onychophora《普通动物学》

相关

  • 血清型血清型是指病毒和细菌中特定不同的亚种。这些微生物一般都由细胞表层的抗原来分类命名的。但是在同一种类的微生物里也会有分支和不同。血清型的决定是由很多种类的因素而形
  • HCG试验hCG试验(hCG pregnancy strip test)是利用检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方式,判断是否有怀孕的试验(妊娠试验) 。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胚胎受精后立刻就会分泌的激素,之后也会由胎
  • 彭世洛府彭世洛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พิษณุโลก,皇家转写:Changwat Phitsanulok,泰语发音:)是泰国的北部之一个府。顺时针向东开始邻近省份是:黎府、碧差汶府、披集府、甘烹碧府、素
  • 詹庆元詹庆元(1970年-),男,中国内科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现任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199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院,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
  • 西北高加索语系西北高加索语系(英语:Northwest Caucasian languages),亦称西北高加索语、西高加索语(英语:West Caucasian)、阿布哈兹-阿迪格语(英语:Abkhazo-Adyghean),是指在西北高加索地区使用的一
  • RFLP在分子生物学中,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英语: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具有两种涵义:一是DNA分子由于核苷酸序列的不同而产生的一种可以用来相互区别的性
  •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英语: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缩写作 OXPHOS)是细胞的一种代谢途径,该过程在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内膜或原核生物的细胞膜上发生,使用其中的酶及氧化各类营养素所释放的
  • 太赫兹辐射太赫辐射,又称THz波或太赫茲,包含了频率为0.3到3 THz的电磁波。该术语适用于从电磁辐射的毫米波波段的高频边缘(300 GHz)和低频率的远红外光谱带边缘(3000 GHz)之间的频率,对应的波
  • γ-亚麻酸Γ-亚麻酸,GLA(Gamma- Linolenic Acid)被称为γ次亚麻油酸,是一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在结构上属于特殊的Omega-6系列之必需脂肪酸。人体自行制造GLA的效率极低,因此须从食物中摄取
  • 韭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七十九个(九划的则为第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韭部归于九划部首。韭部只以左、右、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