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是一篇由清代文学家彭端淑所作的散文,选自《白鹤堂文稿》,另有原名为《为学一首示子侄》。
这篇文章是彭端淑写给他的子侄辈看的,为的是教育他们要有远大志向,刻苦学习。
本文讲述了“蜀鄙二僧”“之南海”的小故事,生动地告诉人们困难与容易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鼓励他们立志学习,刻苦上进。
本文结构特点是从议论转到叙事再转回议论。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期昏与庸而力不学倦,自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