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岩虾

✍ dations ◷ 2025-09-06 07:49:01 #新西兰岩虾
Nephrops challengeri Balss, 1914新西兰岩虾(学名:Metanephrops challengeri),亦作新西兰龙虾,是一种在新西兰周边海岸栖息的一种纤细、粉红色的龙虾物种。本物种一般体长13~18 cm(5~7英寸),重约100 g(3.5 oz)。头胸甲及腹部平滑,成年后变为白色,但带有粉红色及棕色的色斑,还有一对显眼的细长螯足。新西兰岩虾会在多种沉积物中挖洞居住,栖洞位于水深处约140~640米(460~2,100英尺)。这种龙虾的个体一般可存活15年左右,但丰饶度低,只有少量幼体可以发育至较高阶段。新西兰岩虾是羽鼬鳚(Genypterus blacodes)的主要猎物,亦是捕渔业的重要渔获,以供人类食用:拖网船(英语:fishing trawler)根据新西兰的配额管理系统(英语:Quota Management System),每年被限制不能捕捞超过1,000 t(2,200,000磅)。 本物种的种小名是纪念1872年–1876年挑战者号远征期间发现本物种这件事,但当时本物种未被详细描述,直到1914被获Heinrich Balss作为一个相关的物种去描述。新西兰岩虾原属海螯虾科海螯虾属(Nephrops),1972年随同大多数这个属的物种一起被重新分类到后海螯虾属(Metanephrops)。

相关

  • 指头的骨头趾骨(英语:phalanges,或Phalanx bone)或指骨是大多数脊椎动物手、脚指头处的骨骼。在灵长类动物身上,拇指(拇趾)通常有两节趾骨,而其余指头(趾头)则有三节。趾骨被归类为长骨(英语:long
  • 脱氧糖脱氧糖(英语:Deoxy sugars)是指糖分子中有一个羟基被氢原子所替代的糖。例子包括: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2→6甘露聚糖:低聚木糖:半乳聚糖:
  • 传导电子电传导(英语:electrical conduction)是指介质内,载电荷的粒子的运动。称这些粒子为电荷载子。它们的运动形成了电流。这运动可能是因为感受到电场的作用而产生的,或是因为载子分
  • 莰烷莰烷,又称菠烷,是一种与降莰烷紧密相关的化合物,系统命名为(1S,4S)-1,7,7-三甲基双环庚烷。
  • 皮肤色素皮肤划痕症,又称为人工荨麻疹,是皮肤病的一种,通常患者也有湿疹,属于荨麻疹的一种类型。常见的皮肤划痕症有两种,分别是“单纯性皮肤划痕症”和“症状性皮肤划痕症”。“单纯性
  • 哈奴曼哈奴曼(梵语:हनुमान्;Hanuman),或译哈努曼、哈鲁曼,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与罗刹恶魔罗波那大战,解救阿逾陀国王子罗摩之妻悉多。罗摩是大神毗湿
  • 雏菊雏菊(学名:Bellis perennis)是菊科雏菊属的一种,别名长命菊、延命菊,原产于欧洲,原种被视为丛生的杂草,开花期在春季。雏菊在原产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的种加词perennis也含有“
  • 丙酮氰醇丙酮氰醇,学名2-羟基-2-甲基丙腈。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一般常用溶剂,不溶于石油醚和二硫化碳。因能分解为丙酮和氢氰酸,故不宜蒸馏。有中等毒性和刺激性。可通过丙酮与氰化钠加
  • 莱森龙莱森龙属(属名:Lessemsaurus)是蜥脚形亚目恐龙的一属,可能属于黑丘龙科。模式种是似蜥脚莱森龙(L. sauropoides),由约瑟·波拿巴(Jose Bonaparte)在1999年正式叙述、命名,属名是以全球
  • 仲星火仲星火(1924年2月5日-2014年12月25日),安徽亳县人,中国电影演员。1946年进入山东大学文艺系学习,在校期间参加剧团演出,次年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文工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