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振旸墓

✍ dations ◷ 2025-11-09 04:57:52 #曾振旸墓
曾振旸墓位于台南市南区的桶盘浅墓园内 ,于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为中华民国三级古迹,现为直辖市定古迹。该墓是台南市列为古迹的四座古坟之一,另外三座是永历年间郑家宗族之墓的藩府曾蔡二姬墓、藩府二郑公子墓与清光绪三年(1877年)的施琼芳墓。此墓是现今台湾已知的坟墓中最早的明朝坟墓。曾振旸未载于文献之中,只能从碑文上得知他出身于福建省漳州府海澄县,于台湾荷治时期来台,在1642年时去世,有二子分别名为若龙、若凤。该墓是在1952年11月由台南市文献委员石旸睢所发现,于隔年1月时重修,后来在1975年时由台南市政府再修。1985年11月,曾振旸墓公告为三级古迹。1997年5月,《文化资产保存法》修法,取消三级分制,曾振旸墓成为市定古迹。2010年12月,台南县市合并升格后,成为直辖市定古迹。该墓格局遵守规制,由墓埕、供台、墓碑、左右手和墓冢组成,不过除了墓碑之外皆为1975年(民国64年)整修时的东西。墓碑质料为花岗石,宽53.5公分,长76公分,最上面横刻“皇明”二字,中间竖刻“澄邑振旸曾公墓”,其左刻“崇祯十五年”,右刻“孝子若龙若凤同立”。

相关

  • 立克次氏体痘立克次氏体痘(英文:Rickettsialpox)是由立克次氏体属病原体(Rickettsia akari(英语:Rickettsia akari))引起的、由螨传播的传染性疾病。1946年,该种疫情在纽约一片公寓群爆发后,医师罗
  • 生物工程学生物工程学(Biological Engineering或bioengineering),是一种即综合利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知识,以及工程学本身的方法,以应对在生物学及医药学等领域等各种问题,满足人
  • 瓦杜兹瓦杜兹(德语:Vaduz;发音: 或 )是列支敦士登的首都,座落于莱因河河谷沿岸的一处高地上,拥有5,000上下的人口,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罗马天主教信徒。相传瓦杜兹的起源,是13世纪时伟登贝格伯
  • 沃尔夫冈·帕诺夫斯基沃尔夫冈·库尔特·赫尔曼·帕诺夫斯基(德语:Wolfgang Kurt Hermann Panofsky,1919年4月24日-2007年9月24日),德国-美国物理学家。
  • 5f4 6d1 7s22, 8, 18, 32, 22, 9, 2蒸气压主条目:镎的同位素镎(Neptunium,台湾译作錼)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Np,原子序为93。镎是首个超铀元素,属于锕系金属。镎具有放射性,其最稳定
  • 马里人马里人(俄语:Марийцы)是伏尔加河、卡马河流域的居民,大多数居住在俄罗斯联邦马里埃尔共和国境内,在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乌德穆尔特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等周边地区也
  • 材料性质热力学上的“材料性质”一词指某种给定材料的内禀性质,它们多与热力学势的二阶偏导数有着直接联系。对于一个简单的单组分系统,常见的材料性质有:以上各式中,
  • 泻痢痢疾,是一种传染病。依传染性的致病生物体不同而分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元朝皇帝元顺帝便是死于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于痢疾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纤维
  • 罗东镇罗东镇可以指:
  • 公孙度公孙度(150年-204年),字升济(一作叔济),幼名阿豹,幽州辽东襄平人,汉末割据辽东的军阀。永康元年(167年),随其父公孙延躲避战乱迁往玄菟定居。初为郡吏,后因幼名与玄菟太守公孙琙早逝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