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德意志人

✍ dations ◷ 2025-09-12 11:17:37 #波罗的海德意志人,波罗的海,德国历史,爱沙尼亚裔德国人,拉脱维亚裔德国人,立陶宛裔德国人,德国裔爱沙尼亚人,德国裔拉脱维亚人,德国裔立陶宛人,爱沙尼亚历史,拉脱

波罗的海德意志人(德语:Deutsch-Balten)指波罗的海东岸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德意志人居民。尽管波罗的海的德意志人占人口少数 ,但从12世纪到20世纪初,波罗的海的德意志人组成了波罗的骑士团并控制着这两地的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自从12世纪初拉丁语在波罗的海东岸地区衰落,德语迅速取而代之,成为一切正式文件的官方语言,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所有城镇村庄,一律采用德文名字,为时达数百年之久直到19世纪90年代。

数百年来波罗的海的德意志人是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地主,他们是这地区的实际统治阶层。政治上他们在1710年之前只听命于瑞典帝国, 在1917年之前听命于俄罗斯帝国。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本土原居民,大多数是居住在乡村的农奴,不享有同等的权利。这种情况延续到1917年俄罗斯覆灭,1918年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脱离俄国独立为止。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独立后推行土地改革,剥夺波罗的海德意志人地主的土地。此后多数波罗的海的德国人成为爱沙尼亚国或拉脱维亚国的公民。

波罗的海德国人的历史在1939年骤然告终,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的秘密附加协议书划分出德苏势力范围--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被纳入苏联势力范围,希特勒将大批波罗的海德国人迁移到纳粹德国在二战中占领的波兰西部。1944年苏联占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国,波罗的海德国人再也没有返回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家园。

时至今日,波罗的海德国人的后裔,分布世界各地方,以德国和加拿大人数最多。

相关

  • 肠道沙门氏菌肠道沙门氏菌(学名:Salmonella enterica)是一种有鞭毛的革兰氏阴性菌及沙门氏菌属的一员。肠道沙门氏菌有着极其大量的血清型:大约有2000个不同的血清型。就如伤寒杆菌(学名Salmo
  • 蛋白质定量布拉德福蛋白质定量法(Bradford protein assay)(中文名称为“考马斯亮兰法”)为一种利用光谱学技术分析溶液中蛋白质浓度的技术。本定量法会受待测氨基酸序列影响,此方法为Marion
  •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华电信,简称中华电、CHT,是台湾的电信运营商之一,于1996年由交通部电信总局的营运部门分拆(英语:Corporate spin-off)及公司化(英语:Corporatization)而来,业务范围涵盖固网电信、行
  • 赛巴斯蒂安·雷里奥赛巴斯蒂安·雷里奥(西班牙语:Sebastián Lelio,1974年3月8日-)是一名智利男导演、编剧与监制。
  •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英语: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 技术通过超短脉冲激光聚焦样品表面形成等离子体,进而对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进行分析以确定样品的物质成分及含
  • 日中学院坐标:35°42′16.7″N 139°44′51.7″E / 35.704639°N 139.747694°E / 35.704639; 139.747694日中学院(日语:にっちゅうがくいん),是一所位于日本东京的中文学校。创立于1951
  • 阿姆拉梅坐标:7°28′N 0°54′E / 7.467°N 0.900°E / 7.467; 0.900阿姆拉梅(法语:Amlamé),是多哥的城镇,位于该国中南部,由高原区负责管辖,是阿穆省的首府,面积2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80米,20
  • 扬·格奥尔基·毛雷尔扬·格奥尔基·毛雷尔(罗马尼亚语:Ion Gheorghe Maurer 1902年9月23日-2000年2月8日), 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常设主席团委员、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总理。
  • 克里斯多福·黑格克里斯多福·黑格是英国的史学家,专门研究英国宗教改革的宗教和政治面向。他在2009年退休之前,是牛津大学的大学讲座教授。 他曾就读于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和曼彻斯特大学。“
  • 麦可·罗素麦克·罗素(英语:Michael Russell,1978年5月1日-)是一位美国职业网球运动员,1998年转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