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德意志人

✍ dations ◷ 2025-05-10 05:55:37 #波罗的海德意志人,波罗的海,德国历史,爱沙尼亚裔德国人,拉脱维亚裔德国人,立陶宛裔德国人,德国裔爱沙尼亚人,德国裔拉脱维亚人,德国裔立陶宛人,爱沙尼亚历史,拉脱

波罗的海德意志人(德语:Deutsch-Balten)指波罗的海东岸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德意志人居民。尽管波罗的海的德意志人占人口少数 ,但从12世纪到20世纪初,波罗的海的德意志人组成了波罗的骑士团并控制着这两地的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自从12世纪初拉丁语在波罗的海东岸地区衰落,德语迅速取而代之,成为一切正式文件的官方语言,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所有城镇村庄,一律采用德文名字,为时达数百年之久直到19世纪90年代。

数百年来波罗的海的德意志人是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地主,他们是这地区的实际统治阶层。政治上他们在1710年之前只听命于瑞典帝国, 在1917年之前听命于俄罗斯帝国。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本土原居民,大多数是居住在乡村的农奴,不享有同等的权利。这种情况延续到1917年俄罗斯覆灭,1918年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脱离俄国独立为止。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独立后推行土地改革,剥夺波罗的海德意志人地主的土地。此后多数波罗的海的德国人成为爱沙尼亚国或拉脱维亚国的公民。

波罗的海德国人的历史在1939年骤然告终,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的秘密附加协议书划分出德苏势力范围--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被纳入苏联势力范围,希特勒将大批波罗的海德国人迁移到纳粹德国在二战中占领的波兰西部。1944年苏联占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国,波罗的海德国人再也没有返回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家园。

时至今日,波罗的海德国人的后裔,分布世界各地方,以德国和加拿大人数最多。

相关

  • 奥柏丹尼尔·弗朗索瓦·埃斯普雷特·奥柏(法语:Daniel François Esprit Auber,1782年1月29日-1871年5月13日),法国作曲家,他早年在伦敦商界当小职员,1804年回国,致力于音乐创作,曾任巴黎
  • 通古斯人通古斯民族(俄语:Тунгус, Tungus),指居住在满洲(远东)到西伯利亚的东北亚地区,所有使用满-通古斯语族的民族。通古斯该词来源于“Donki”,在通古斯语中意为“男人”。 有些学
  • 宙斯盾埃癸斯(希腊语:Αιγίς;英文拼法Aegi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神盾,据说有两面,一面为宙斯所有,而另一面为雅典娜所有。据说两面都为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所打造。
  • 飞跃比弗利杰森·普雷斯利(Jason Priestley) (1990-1998) 香侬·陶荷提(Shannen Doherty) (1990-1994) 珍妮·加斯(Jennie Garth) 伊恩·齐尔林(Ian Ziering) 姬比奥·卡达尼斯(Gabrie
  • 次磷酸次磷酸(化学式:H3PO2)是一种磷的含氧酸,也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无色、低熔点的晶体,易过冷成粘稠液体,可溶于水、二�烷和乙醇。虽然次磷酸可以表示为H3PO2,但更准确的表示式为HOP(O)
  • 圣卢西亚君主圣卢西亚国王,圣卢西亚的君主称号。圣卢西亚的国家元首,由英国君主兼任。1979年2月22日圣卢西亚独立后,保留王位,成为英联邦中的一员。圣卢西亚君主为象征的存在,没有实权。通常
  • LncRNAdblncRNAdb在生物信息学里是一个长链非编码RNA的生物学数据库。此数据库主要关注那些在试验上已经表征其生物学功能的那些RNA。此数据库目前已经保存来自越60种物种的超过150
  • 汤姆·奇尔顿汤姆·奇尔顿(英语:Tom Chilton),外号卡尔根(英语:Kalgan),是暴雪娱乐的首席设计师,也是《魔兽世界》游戏总监,他有暴雪的PvP的大师的称号。他也是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的首席设计师;
  • 毛利隆元毛利隆元,出生于1523年(大永3年)、卒于1563年(永禄6年(阴历)8月4日),是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安艺国大名毛利元就的长男。丰臣五大老毛利辉元之父。亲胞弟有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
  • 珠柄珠柄(拉丁语:,意思就是“小柄”)是植物学上与珠被、珠心及合点(Chalaza)共同组成胚珠的外侧组织,将种子与胎座连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