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德意志人

✍ dations ◷ 2025-11-28 05:32:47 #波罗的海德意志人,波罗的海,德国历史,爱沙尼亚裔德国人,拉脱维亚裔德国人,立陶宛裔德国人,德国裔爱沙尼亚人,德国裔拉脱维亚人,德国裔立陶宛人,爱沙尼亚历史,拉脱

波罗的海德意志人(德语:Deutsch-Balten)指波罗的海东岸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德意志人居民。尽管波罗的海的德意志人占人口少数 ,但从12世纪到20世纪初,波罗的海的德意志人组成了波罗的骑士团并控制着这两地的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自从12世纪初拉丁语在波罗的海东岸地区衰落,德语迅速取而代之,成为一切正式文件的官方语言,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所有城镇村庄,一律采用德文名字,为时达数百年之久直到19世纪90年代。

数百年来波罗的海的德意志人是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地主,他们是这地区的实际统治阶层。政治上他们在1710年之前只听命于瑞典帝国, 在1917年之前听命于俄罗斯帝国。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本土原居民,大多数是居住在乡村的农奴,不享有同等的权利。这种情况延续到1917年俄罗斯覆灭,1918年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脱离俄国独立为止。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独立后推行土地改革,剥夺波罗的海德意志人地主的土地。此后多数波罗的海的德国人成为爱沙尼亚国或拉脱维亚国的公民。

波罗的海德国人的历史在1939年骤然告终,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的秘密附加协议书划分出德苏势力范围--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被纳入苏联势力范围,希特勒将大批波罗的海德国人迁移到纳粹德国在二战中占领的波兰西部。1944年苏联占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国,波罗的海德国人再也没有返回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家园。

时至今日,波罗的海德国人的后裔,分布世界各地方,以德国和加拿大人数最多。

相关

  • 萨瓦河萨瓦河(塞尔维亚语:Сава,克罗地亚语:Sava,德语:Save, 匈牙利语:Száva)是流经东欧的一条河流。萨瓦河流经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赫塞哥维纳和塞尔维亚,在贝尔格莱
  • 盲点视网膜的后方称为眼底,在正对视神经起始处,有一呈白色的圆形隆起,称为视神经盘(又称视神经乳头)。此处是神经纤维进出的地方,没有感光细胞,不能感应到光线,故称为盲点。影像能够在盲
  • 苜蓿褐斑苜蓿 Medicago arabica 天蓝苜蓿 Medicago lupulina 小苜蓿 Medicago minima 扣形苜蓿 Medicago orbicularis 南苜蓿 Medicago polymorpha 早花苜蓿 Medicago praecox M
  • 睡衣睡衣 (又称寝衣) 是专供人们睡觉时穿着的服装,一般由宽松舒适的上衣和裤子组成。“睡衣”一词在希腊语和乌尔都语里,指的都是晚上在房间内穿的一种肥大的裤子。古代作为贵族专有
  • 百威捷克布杰约维采(捷克语:České Budějovice,捷克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棉兰老岛棉兰老岛(菲律宾文:Mindanao)位于菲律宾南部,是菲律宾第二大岛,也是世界第19大岛。根据2015年菲律宾人口普查,达沃市是岛上人口最多的城市(1,632,991人),三宝颜(861,799)、卡加延德奥罗
  • 轨道根数轨道根数(或称轨道要素或轨道参数)是描述在牛顿运动定律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作用下的天体或航天器,在其开普勒轨道上运动时,确定其轨道所必要的六个参数。由于运动的方式有许多
  • 阿部敦阿部 敦(1981年3月25日-)是日本男性声优。隶属于贤Production。出生于栃木县。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 镜中自己《同途她是他》(台译、港译),中国大陆译为“镜中自己”(波斯语:آینه‌های روبرو、Aynehaye Rooberoo‎)是一部2011年的伊朗剧情片,为女性导演奈嘉·亚萨贝嘉妮(Negar Az
  • 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潜艇(Virginia-class submarine,又称774级)是美国海军第一艘同时针对大洋和近海两种功能设计的核子潜艇。弗吉尼亚级是美国海军“新型攻击潜艇计划”(New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