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速

✍ dations ◷ 2025-08-01 04:25:42 #连续介质力学,爆炸物

爆速,是爆炸火焰或其化学反应在药柱内传递速度称为爆速,依炸药成分不同而不同。

爆炸依其爆炸火焰或其化学反应传递速度或方式之不同,还可区分为爆燃(Deflagration)与爆轰(Detonation),化学反应在炸药中的传递速度称为爆速。

爆燃是一种爆速小于声音在炸药内传递速度的爆炸,而爆轰则为超音速的爆炸,其化学反应是以震波的形式传递,故爆轰产生的爆炸压力及破坏力均远大于爆燃。

爆速小于每秒3000英尺的爆炸称为爆燃,而爆速大于每秒3000英尺的爆炸称为爆轰。(1英尺=0.3048米)炸药依其爆炸方式或爆速的大小可区分为低爆药(Low explosives)与高爆药(High explosives)。产生爆燃反应或爆速低的炸药称为低爆药,如黑火药枪炮发射药或火箭推进剂等,如果当作爆破就需要预先装满封密的容器。而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会产生爆轰反应的炸药称为高爆药,如TNT、代纳迈等,都具有极大的爆炸威力,故亦称为猛性炸药。

但爆速不代表爆炸的能量,实际炸药释放的能量不一定高于爆燃的火药,可其以更短的时间(约万分一秒内)释放同等能量而适合爆破用,爆燃的火药的能量则以较长的时(约百分一秒内)间释放,但对人的感觉相差不远。

如果把强烈炸药减少分量到对枪炮膛“安全”的程度,给装在弹壳中所发射出的弹丸将只会极慢地飞出来。反之即使是低爆药如黑火药,如果预先做成极细的粉末状装满封密坚固的容器,仍然可以产生可观的爆炸力,却仍逊于同等重量的烈性炸药。

而不论是任何火药类的燃烧或爆炸的能量,都远低于同重量的普通燃料,这是因为内含固有的氧化剂可以在封密的条件下燃烧或爆炸,但氧化剂本身也占有了火药或炸药中的重量。而普通的化学燃料则可以使用空气中的氧气完成氧化过程,但在爆炸目标宏观上的破坏大于燃烧以及发射火箭和枪炮弹的需要,才是炸药类的价值。

另一方面也有使用非炸药的燃料做成的油气混合弹,便可产生出超过传统炸弹的威力。

爆速或爆轰速度,系爆轰波通过药柱的速度,是用于计算炸药爆轰压力的重要参数。一般而言,爆速大者其爆轰反应产生的压力也大,猛度也大,亦即对砂石的碎裂能力强。传统的爆速测量方法是采用杜氏法(Dautriche Method),方法虽然很简单,但精度也不高。较新的方法是利用高速照相、压力探针、离子探针法等先进技术,测量精确度可大大的提高。其中离子探针法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且相当精确,已成为主要之测试方法。

离子探针法之原理,是利用药柱爆炸瞬间高温高压而产生大量离子,因其具有导电性,能在一组断路的两探针间形成回路;利用波型产生器(或称信号混合器)给予一驱动电压,而后传输信号至计频器或示波器,若在药柱上插上两组探针量取两信号间的时间,并由已知两组探针间的距离,则可求得爆速。

影响爆速之因素有药柱成分、直径、密度、颗粒大小、有无外壳(Confined)、药柱温度等加工因素及环境因素影响,测试时须严格控制可能影响因素。故规定测试药柱为直径一英寸裸药柱,地组探针引爆端至少应有:2~5倍L(药柱长度)/D(药柱直径)的距离,并须以木架固定,以防止传爆药与药柱,或药柱与药柱间(压装)脱落而影响测试精度。

相关

  • 麦片燕麦片(英语:Oatmeal),又称麦片或麦皮,是由燕麦做成的食品。由于麦片食品的制作过程简单,而且省时,有些种类的麦片只要经过开水冲泡就可以食用,所以受到了许多人欢迎。燕麦在西方饮
  • 商务部美国商务部(英语: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是美国联邦行政部门之一,负责美国国际贸易、出口管制、贸易救济措施等。美国商务部设美国商务部长(Secretary)、常务副部
  • 分压气体分压(英语:partial pressure)指的是当气体混合物中的某一种组分在相同的温度下占据气体混合物相同的体积时,该组分所形成的压力。比如将一瓶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
  • 头孢头孢菌素(法语:Cephalosporine、英语:Cephalosporin),又名先锋霉素,是一系列属于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与头霉素一并细分为头孢烯。头孢菌素化合物最初是于1948年,由意大利科学家Giu
  • 莫霍面莫霍界面,有时简称莫荷面,是地球的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莫霍界面首先在1909年由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荷洛维奇(Andrija Mohorovičić)发现。他观察到地震波(特别是P波)在此处波速会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政治主题越南于第一届国会至第六届国会设立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越南语:Chủ tịch nước 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 主席渃共和社會主義越南?),在越南简
  • 成中英成中英(Chung-ying Cheng,1935年11月8日-),美籍华裔哲学家,拥有中华民国与美国双国籍,目前任教于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其著名哲学体系为以《易经》为雏型的本体诠释学(Onto-Herm
  • 富米·冯维希富米·冯维希(老挝语:ພູມີ ວົງວິຈິດ,1909年4月6日-1992年1月7日),老挝人民军、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老挝人民革命党的主要创立者和领导人之一。曾担任老挝王国外交大
  • 谷口知平谷口 知平(たにぐち ともへい 1906年 -1989年)日本民法学者。大阪市立大学名誉教授。生于京都府。主要研究家族法,继承法以及不当得利法。民事诉讼法学者谷口安平,是其子。
  • 拉斯·昂萨格奖拉斯·昂萨格奖(英语:Lars Onsager Prize)是由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理论统计物理学奖项,每年授奖一次。它由拉塞尔和玛丽安·唐纳利博士于1993年设立,以纪念拉斯·昂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