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德

✍ dations ◷ 2025-02-23 21:18:52 #1922年出生,1998年逝世,台湾慈善家,台湾土木工程师,桥梁工程师,麦格塞塞奖获得者,新北市立瑞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校友,台湾佛教徒,民雄人,何姓,罹患肝癌逝

何明德(1922年-1998年2月1日),原名陈明德,台湾嘉义县民雄乡人,领导嘉邑行善团在台湾各地造桥行善。

何明德为嘉义民雄人,家中务农,母亲姓陈,父亲何狮改姓陈。

何明德自瑞芳土木测量学校(今瑞芳高工)毕业后,进入嘉南水利会,廿九岁时担任该会分支机构店长,后辞职经营钱庄,多年后在嘉义市区开设杂货店。他参与嘉义市游天宫庙务长达近三十年,平常时候勤于研读佛书,以《释迦牟尼传》影响他最深,在次子车祸过世后,茹素拜佛更加虔诚。因见到朋友被马路坑摔伤,所以立志修补马路、吊桥。1960年代,他加入嘉义市行善堂,该团体主以补修马路、吊桥至救济院与施米济贫为主,嘉义市圳头里嘉邑天元宫前的玄明桥是该堂第一座建的桥。何明德在白天时,会先去丈量马路上的窟窿,回来就向自家杂货店隔壁的钢铁厂购买铁皮,将尺寸修剪,晚上再把铁皮拿去盖住坑洞。

1971年,何明德与友人到中埔乡石硦村一带补吊桥时,当地人告诉他们前几日山洪爆发,一对兄弟在上学途中涉溪淹死,还感慨若有一座桥,这对兄弟就不会被淹死,于是他发心四处造桥。该年6月,长九点八米、宽五米的惠生桥在石硦村后坑仔建造完成。

行善堂刚开始只有廿二名成员,在中埔乡完成两座桥后,声名大噪,穷乡僻壤的民众陆续登门求助。1972年10月31日,大林镇县议员吴光耀建议下,嘉义县长黄老达特拨支五万元,补助他们在大林镇梅山乡交界处建桥。同年12月17日,他们在竹崎乡沙坑村沙坑溪建桥时,人数已有百余人。1974年1月13日,在竹崎乡狮埜村狮头溪建立大协桥时,人数已达二百余人。1980年,更名为“嘉邑行善团”。该团与团员保持连络的方式是一分内部印行刊物,内容包括建立桥梁各地点、费用明细、乐施棺木者与丧葬费明细等各种相关资料。每期造桥竣工收支征信,烧写捐款者姓名疏文,祭告上天。

多年来,学土木工程的何明德一直是这些桥梁设计者,有关材料购买、交通连系、经费收支、行动拟定,也几乎由他一人负责,偶尔由女儿协助会计事务。原先团址在嘉义市民族路的游天宫,后改为嘉义市和平路159号。资深团员民雄乡妇人卢林金回忆,以前跟何明德团长造桥,搭遮雨布棚简陋货车,后才有游览车坐。何明德被行善团成员称为“善头”,意思是“带领大家行善的头头”。在六十岁以前,他名字一直是“陈明德”,其儿女也都姓陈,为完成父亲改回本姓何的的遗愿,他过继给妻子李秋良的何姓大姨当养子,顺利改为“何明德”。1982年第一百座桥大谢桥后,其后桥名带有“善”,且把余款施棺孤苦贫困人家。兴建第一百座桥前,他以每座桥所需经费,募捐费会是每人三十元,也有五十元、六十元、一百五十元不等,直到第一百座桥以后,才固定每份造桥功德金一百元。为让人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行善机会,他规定不收没有具名的捐款。1992年第一百九十三座善进桥完成,改以“行”为桥名,至于桥名第二个字,则由团员建议约八十个名字,再掷筊杯请济公决定。

1994年9月,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张平男被麦格塞塞奖基金会邀请作任社区领导类奖项的提名人,他先指派专人请台湾省和北高两市社会局处,搜集历年来曾受表彰的优良社会服务人员资料,发现何明德的事迹而提名出去。1995年8月29日,何明德到马尼接受拉蒙·麦格塞塞奖领袖奖时,转手又将奖金五万美元捐赠给菲国孤儿院及嘉义市警局买救护车一辆。1995年7月14日,省议员王兆钏质询说,国中小教材太偏重中国政治人物的个人崇拜,缺乏台湾乡土贤人的介绍,省教育厅长陈英豪则回应表示将在一年内把台湾的贤人事迹先编入补充教材中,包括甫获菲律宾麦格塞塞奖的何明德。

晚年,何明德有感眼力较差,逐渐将桥梁设计工作传承给嘉义市人郭淑芬接手。1996年台风贺伯,他们在云嘉南所造的二百多座桥,仅竹崎乡光华村的行验桥,因山崩而被冲失。

何明德因积劳成疾罹患肝癌,1998年2月1日晚上9点20分在嘉义市和平路家中去世。骨灰安放于嘉义市普照寺,身前共建造完成二百廿八座桥。

1998年,何明德事迹纳入翰林出版的国小二下国语教科书“值得尊敬的人”单元。同年4月19日,嘉邑行善团在番路乡触口村建造第二百三十座、何明德生前规划的最后一座桥--行圆桥时,斗南镇成员张冈义、章坤席,在返家路上车祸过世。6月28日,行圆桥通车典礼时,行善团已分裂成嘉义市嘉邑行善团、与何明德行善团。

2003年,嘉义市嘉邑行善团将其建造的第两百三十一座桥命名为“怀德桥”,以纪念何明德。

何明德女儿陈美智领导的何明德行善团,则于2012年重建了1984年嘉邑行善团所建台南市白河区仙草里的善忍桥,改名“行羌桥”。

2018年,嘉义市嘉邑行善团透过乡亲叶清水找到惠生桥遗址,立牌纪念。

2019年9月29日,太保市仁珠桥工程,当初跟随何明德的卢林金已一百零四岁,依然参与。


相关

  • 血液干细胞干细胞(英语:stem cell)是原始且未特化的细胞,它是未充分分化、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的一类细胞。干细胞存在所有多细胞组织里,能经由有丝分裂与分化来分裂成多种的特
  • 田麦角碱田麦角碱(agroclavine),是一种吲哚衍生物类生物碱。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本地简称为“市二医院”)现在又称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名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前身为华强集团改制前的企业医院,年长的深圳居民有称其为华强医院。目前的
  • 明治时代明治(日语:明治/めいじ Meiji),是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时间为公历1868年10月23日(庆应四年九月八日)至1912年7月30日。明治的前一个年号为庆应,后一个为大正,是日本最初
  • 英伦战火《英伦战火》(英语:),又名《荣光女王》(英语:,即伊丽莎白一世),是一部1937年由伦敦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由威廉·K·霍华德执导,克莱芒斯·达内编剧,改编自阿佛列·爱德华·伍德利·麦森
  • 渍物渍物(日语:漬物)是一种日本泡菜。渍物的制作过程是将各种食材放入由食盐、醋、酒粕等混合而成的调味液中浸泡,有时会伴随发酵过程。于渍物制作原理相似的食物包括朝鲜泡菜、榨菜
  • 米洛斯拉夫·克洛泽 米洛斯拉夫·约瑟夫·克洛泽(德语:Miroslav Josef Klose,波兰语:Mirosław Józef Klose,IPA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
  • 商承祚商承祚(1902年3月7日-1991年5月12日),字锡永,号驽刚、蠖公、契斋,广东番禺人,中国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早年师从罗振玉,研究甲骨文,曾任中山大学教授。有弟子
  • 埃莱克特伦艾埃莱克特伦艾(立陶宛语:Elektrėnai)是立陶宛维尔纽斯县的一座城市,人口14,050人(2001年)。埃莱克特伦艾建于苏联时期,主要为了安置附近一个发电厂的工人,是立陶宛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 东京都交通局330型电动列车东京都交通局330型列车(日语:東京都交通局330形電車/とうきょうとこうつうきょく330がたでんしゃ  */?)是东京都交通局AGT(新交通系统)日暮里-舍人线的列车。为了增加运输能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