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鲜卑山

✍ dations ◷ 2025-09-08 05:58:59 #鲜卑文化,中国考古学,内蒙古山峰

大鲜卑山,传说中的鲜卑起源地,其地点不详。现代考证认为应是指大兴安岭北侧。

史载鲜卑的名称来自他们所居地地附近的一座大山,名鲜卑山。

鲜卑的习俗,当他们游牧到某个地方,就会将此地的大山命名为鲜卑山。因此,许多古书,如《蒙古游牧记》中,就记载了很多个地方,都有被称为鲜卑山的地点。大鲜卑山的确实地点,长期以来无法考证。

据《魏书》记载,“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候国西北”。“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派中书侍郎李敞前往祭祀,并在洞中刻下祭文。

1980年7月,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在调查中发现了“嘎仙洞”,该洞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深山密林中的山崖上,洞中除了少量陶器、石器和骨器外,遗留的石刻铭文与《魏书》记载基本相同,从而证明嘎仙洞就是历史上记载的鲜卑石室。嘎仙洞面积近3000平方米,洞顶最高20余米,同时洞中还有小洞。

根据鲜卑族对祖先的记忆,大约早在夏代,鲜卑民族已经开始活动,而当时鲜卑民族活动的地点是否就是两千多年以后北魏时期的鲜卑石室尚缺乏直接的证据。目前只能说,鲜卑山非常可能就是今天的大兴安岭北麓。

相关

  • 17α-Hydroxylase,br /17,20-Lyasen/an/an/an/an/an/an/an/an/an/a细胞色素 P450 17A1(英语:Cytochrome P450 17A1)也被称为甾体17α-单加氧酶(steroid 17α-monooxygenase),17α-羟基化酶(17α-hydroxylase),17,20-碳
  • 赤藓糖赤藓糖(英语:Erythrose),又名显红糖,在分类上属于丁糖与醛糖,在费希尔式看来,中间两个碳原子上的羟基在碳骨架的同侧。其衍生物赤藓糖-4-磷酸是磷酸戊糖途径非氧化反应阶段中的一种
  • 爱德华时代爱德华时代(Edwardian era或Edwardian period)指1901年至1910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在位的时期。爱德华时代和维多利亚时代中后期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维多利亚女王190
  • 达斯汀·霍夫曼达斯汀·霍夫曼(英语:Dustin Hoffman,1937年8月8日-),美国电影巨星,多次在不同的电影奖项中获提名最佳男主角奖,并-共5度夺得金球奖,亦分别于1979年及1988年赢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更
  • 田黎明田黎明(1955年5月-),出生于北京,籍贯安徽合肥,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 郑武郑武(1967年-),中国篮球运动员,CBA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九十年代中国男篮黄金一代的成员。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福建莆田梧塘镇。少年时代就进入浙江男篮。司职小前锋,以准确的中远距离
  • 棕榈狸亚科棕榈狸亚科(学名:Paradoxurinae)又名椰子猫亚科,是食肉目灵猫科的一个亚科,1864年由约翰·爱德华·格雷首次描述。
  • 阿利亚运动阿利亚运动(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
  • 批判理论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 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少女系少女系(日语:乙女系;平假名:おとめけい),日语借词,包含以下的两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