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漫

✍ dations ◷ 2025-11-12 10:55:45 #1971年出生,在世人物,以色列语言学家,字词典编纂者,剑桥大学教师,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师,牛津大学圣休学院校友,特拉维夫大学校友,以色列

诸葛漫(英语:Ghil'ad Zuckermann,希伯来语:גלעד צוקרמן‬‎,1971年6月1日-),以色列语言学家。牛津大学博士,剑桥大学博士,特拉维夫大学硕士(优秀生 summa cum laude)。澳大利亚研究院 (ARC)发现学者“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ARC) Discovery Fellow”。现任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语言学教授,中国上海外国语大学211工程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和以色列威兹曼科学院特聘教授。

诸葛漫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1987-1989年就读于(意大利)亚德里亚世界联合学院,1987-1989年为以色列国防军军人,1993入特拉维夫大学就读,1997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语言学硕士学位。1997–2000就读于牛津大学,2000年获博士学位。2000–2004间任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研究员,2003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诸葛漫曾在多个国家担任教职,包括英国的剑桥大学、美国的迈阿密大学、以色列的本·古里安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斯洛伐克的帕沃尔大学、中国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

诸葛漫曾担任多家机构的研究员,包括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的古本凯恩(Gulbenkian)研究员,以及美国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德克萨斯大学的哈里·兰瑟姆人文研究中心、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语言类型学研究中心、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等机构的高级研究员职务。他2013-2015年间担任澳大利西亚辞书学会主席,是(语料库)词典学、司法语言学和世界各地诉讼案件的顾问和专家证人。此外,他还担任《语言接触学刊》(Journal of Language Contact)编委和《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顾问。

诸葛漫获得过英国科学院的研究基金,以色列文化博士后研究基金、志奋领奖学金等。

2009年9月,诸葛漫成功组织了第一届澳洲亚非语系语言学研讨会(AWAAL),那是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举行的一次最为成功的国际会议。他用多种语言发表文章与书籍-英语、希伯来语、意大利语、意第绪语、西班牙语、德语和俄语–其中包括备受争议的畅销书《以色列语,一个美丽的语言:希伯来语如神话》(Am Oved, 2008)和《语言接触与以色列希伯来语词汇扩充研究(Palgrave Macmillan ,2003)。后者分析了多源新词,即同时有多个起源的词(参考“multisourced neologization”、“phono-semantic matching”, 包括现代汉语和台湾国语中的多源新词。

诸葛漫曾受邀在多家媒体发表演讲,包括以色列语电视台的多个频道(比如 Channel 1,Channel 2,Channel 10,Channel 23,YES,YES DOCO)、英国的媒体 (比如 BBC)、澳大利亚的多家媒体 (比如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 Lingua Franca 节目)、以及以色列、西班牙、新西兰、南非、德国等国的媒体。

世界各地的多家报纸对诸葛漫做过专题报导,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以色列、荷兰、西班牙、新西兰、德国和澳大利亚等。

诸葛漫对希伯来语在以色列的复兴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认为,“现代希伯来语”,或他所称的“以色列语”,是一种闪米特-欧洲,或亚欧的混合语言,既属于闪米特(亚非语系)Semitic(Afro-Asiatic)又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以色列语是同时建立在“睡美人”希伯来语,“母语”意第绪语和其它语言基础上的。他开创了致力于语言再生、复苏与复兴的跨学科研究——语言复兴研究。目前,诸葛漫正致力于澳大利亚土著语言的复兴,与澳大利亚南澳洲林肯港、怀阿拉、奥古斯塔港的邦格拉原住民社区联手,发起了南澳大利亚艾尔半岛的邦格拉语言复兴项目,此举受到邦格拉使用者的热烈欢迎。 他被推选为澳洲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Studies,简称AIATSIS)和濒危语言基金会(Foundation for Endangered Languages,简称FEL)成员。以色列驻澳大利亚大使 Yuval Rotem在2010年9月2号曾表示,诸葛漫对土著语言的复兴和维护的热忱深深感染了他,正是诸葛漫教授促成了Allira土著文化IT中心(Allira Aboriginal Knowledge IT Centre)在新南威尔士的达博成立。

诸葛漫2018年的慕课“语言复兴:保护濒危语言的未来”吸引了来自190个国家的12,000名学生。

相关

  • 颈夹肌颈夹肌以狭窄的腱带起始于第三至第六段胸椎的棘突上,并以腱束附着至头两段或头三段颈椎的横突后结节上。本条目包含来自属于公共领域版本的《格雷氏解剖学》之内容,而其中有些
  • 夜行性夜行性(英语:nocturnality),是一种动物行为,形容这些生物会于日间休息,却在晚间活跃,正好与我们所熟悉的日行性行为相反。也有介乎两者之间,于黄昏时期出没的生活习性。昼伏夜出的习
  • 中华性文化展览馆中华性文化博物馆(英语:China sex museum)是一座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茅山寺庙群内的私人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所性博物馆。馆长是上海大学社会系教授刘达临。馆内展品为刘达临
  • 历史相对论历史相对论是一种强调历史重要性的理论,视其有如一种价值的标准或事件的决定因素。也特别指在艺术与建筑中,对历史的风格有自觉的复兴或参考仰赖。该理论认为某些特定社会环境
  • 飞镖飞镖,是一种用手将前端使用金属制作,后端具有尾翼的细长镖具投掷至靶子,并讲究投射精准度的运动。外圈为三倍 内圈两倍飞镖运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罗马帝国时代。帝国军团驻守
  • 白眉鸭 Linnaeus, 1758白眉鸭(学名:)为鸭科Spatula属的鸟类,俗名溪的鸭、巡凫、小石鸭。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澳大利亚等地。一般生活于平原地带的池塘、沼泽及河流中。该物种的模
  • 格奥尔格·威廉·帕布斯特格奥尔格·威廉·帕布斯特(德语:Georg Wilhelm Pabst,1885年8月25日-1967年5月29日),电影导演。1885年生于今天捷克境内的奥匈帝国,1967年卒于奥地利维也纳。
  • 冈田以藏冈田 以藏(1838年2月14日(天保九年1月20日)-1865年7月3日(庆应元年闰5月11日)),为土佐的郷士并且加入土佐勤王党,幕末四大人斩中的一人,被叫做“人斩以藏”。讳宣振。为香我美郡岩村郷
  • 善意在哲学的概念中,善意(英语:good faith;拉丁语: 或 ,即“善意的 / in good faith”)指真实的,诚挚的意图或信念,与行为的结果无关。与其相对的概念为“恶意”、“不诚实的”(“欺骗”)和
  • 金堡 (崇祯进士)清人绘《澹归和尚像》 现藏于广东海幢寺金堡(1614年-1680年),字道隐,号卫公,法名今释,字澹归,号性因,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明末、南明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幼有神童之目。崇祯十三年(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