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桑黄
✍ dations ◷ 2025-02-23 03:29:08 #桑黄
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又称桑耳、桑臣,为锈革菌科桑黄属的物种,也是桑黄孔菌属的模式种。本种生长于桑属植物的树干上。具有抗氧化、抗发炎、提升免疫力、抗癌、护肝、抗失智症、心血管疾病预防、抗过敏 (过敏性鼻炎、湿疹、类风湿性关节炎)、舒眠、镇痛 (如经痛)、抑制尿酸及皮肤保养等功效。安全无毒性。桑黄为广效型且具有积极功效的药用真菌,中国大陆誉为“森林黄金”。真假桑黄不易分辨。市售数量较多的桑黄孔菌属是长在山杨树干的杨树桑黄 (S. vaninii) 以及长在丁香树干的暴马桑黄 (S. baumii)。真正桑树桑黄的药理活性优于杨树桑黄以及暴马桑黄。在中、日、韩广泛栽培的所谓桑黄子实体并非真正桑黄,而是杨树桑黄 (简称杨黄)。担子果多年生,无柄。蕈伞扁平(applanate)或凸面状(convex),质地坚硬。蕈伞背面褐色至近黑色,蕈伞腹面黄色,有圆形小孔,每mm间6-8个孔。菌丝属双系菌丝型(dimitic),生殖菌丝中隔 (septa),欠缺扣子体(clamp connections),偶有分支,呈无色或黄棕色,薄壁;骨骼菌丝黄色至黄棕色,无分支,厚壁。刚毛 18-35 × 7-14 μm。孢子广椭圆形,光滑,黄褐色,约4-5 × 3-4 μm。关于桑黄最早的药用记载可以追溯至东汉《神农本草》,当时记载为“桑耳”,文中提到桑黄具有抗发炎、止血、以及治疗妇女病功效。桑黄之名则最早出现于唐甄权所著《药性论》,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也有提到相关记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广岛与长崎地区遭到原子弹攻击,癌症比例增加。然而移居到女岛的居民在服用桑黄之后,罹癌比例较低。1968年,日本学者在动物实验上发现桑黄具有明显的抗癌功效。韩国也于1984年支持桑黄研究,并于1997年核可桑黄菌丝体为抗癌药品。中国利用桑黄的记载长达千年,但桑黄的分类学却长期混沌不明。自1939年邓叔群院士的《中国高等真菌》到2010年期间戴玉成的中国刺革菌科研究,都没有文献或标本记载中国境内有长在桑树上的桑黄。日、韩学者以裂蹄热带孔菌(Phellinus linteus)作为桑黄的学名,但其实该物种分布于中美洲,东亚并无野生纪录。因此当时中国学者认为中、日、韩所产的桑黄应该是暴马子(Phellinus baumii)。但暴马子生于丁香树上,而非桑树上。2012年,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吴声华博士等在研究后认为桑黄为纤孔菌属中一未曾发表过的物种,故将其发表为 Inonotus sanghuang 。2016年,吴声华等人发表新属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以该种为模式种,桑黄的拉丁学名因此改为Sanghuangporus sanghuang。本种分布于中国大陆、韩国、日本,缅甸以及台湾。
相关
-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这种特化细胞的网络所构成的。其身体的不同部位间传递讯号。动物体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来应付环境的变化。动物的神经系统控制着肌肉的活动,协调
- 分解者分解者(英语:decomposer)主要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够分解动植物尸体和遗物中的有机物并且利用其中的能量,将有机物转化成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如植物再利用,重新以有
- H60-H95ICD-10 第八章:耳和乳突疾病,为世界卫生组织创建的ICD-10中涉及耳与乳突的疾病分类。外耳疾病(H60-H62)中耳和乳突疾病(H65-H75)内耳疾病(H80-H83)耳的其他疾患(H90-H95)
- 死亡焦虑死亡焦虑是由死亡想法引起的焦虑。 其一将死亡焦虑定义为当一个人想到死亡的过程,或者停止'存在'时,死亡焦虑被定义为"恐惧、忧虑或焦虑的感觉"。其二为死亡恐惧症(死亡恐怖症
- 肋膜黏连术肋膜黏连术(也称胸膜固定术)是一种针对多发性气胸跟肋膜积液的治疗。肋膜黏连术有两种:化学肋膜黏连术和机械肋膜黏连术。化学肋膜黏连术是利用化学物质,来刺激炎症,达到修补肺膜
- BUN尿素氮(英文:Blood urea nitrogen,缩写:BUN),是蛋白质经过消化作用分解后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经过尿素循环在肝脏中转换为尿素。一般人的血清尿素氮正常值为每100ml血液中含7~21 mg(7
- 身高身高,又称身长,是指一个人从头顶到脚底的身体长度。成年人的身高有一个标准范围,并且在同民族同性别内部遵循正态分布。身高的标准范围可以用正态分布中的标准差(σ)定义的z-scor
- 查尔斯·赫伯特·贝斯特查尔斯·赫伯特·贝斯特(Charles Herbert Best,1899 - 1978),加拿大生理学家。1921年在多伦多大学作为弗雷德里克·班廷的助手共提炼了胰岛素。1923年班廷获诺贝尔奖后曾将一半
- 后鞭毛生物后鞭毛生物(学名:Opisthokont)是真核生物的一个范围广泛的主要类群,包括动物和真菌界,以及原生生物的领鞭毛虫门和Mesomycetozoa。基因和超结构的研究都强烈地支持后鞭毛生物会形
- 曲霉属See List of Aspergillus species麹菌属(Aspergillus)是一个由几百种多细胞霉菌菌种所组成的菌属,在许多气候条件下皆可发现它们的踪影。麹菌属于1729年被皮耶尔·安东尼奥·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