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派
✍ dations ◷ 2025-01-23 02:18:53 #部派
最初僧伽
├ 大众部
├ 一说部
├ 说出世部
├ 灰山住部
├ 多闻部
├ 说假部
└ 制多部
└ 上座部
├ 雪山部
├ 说一切有部
├ 说转部
└ 经量部
├ 可住子部
└ 正量部
└ 分别说部
├ 化地部
├ 法藏部
├ 饮光部
└ 赤铜鍱部部派佛教,佛教术语,在佛教史中,是指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从上座部与大众部的“根本分裂”到大乘佛教兴起前的时期与发展阶段,也是这个时期佛教僧团所形成的各个部派的合称。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裂,被称为根本分裂;此前的阶段,通常被称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或初期佛教;此后佛教进一步分化,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传统与学说。对于根本分裂的原因和确切时间,目前仍有争论。所有部派共同传说,各部派皆源自于释迦牟尼的初期僧团。在各种文献中,有最初分裂为两大部,即上座部与大众部;又有最初分成三众或四众,后来分裂为十八部、二十余部的种种说法。在上座部与大众部根本分裂之后,在其中因地域、教义看法等等不同因素,在其下又分裂出不同的僧团(又称为“枝叶分裂”)。在根本分裂之后的时期,也被称为部派佛教时期。部派分化的另一个标准,是以传承的律藏来分别,传统上有律分五部的说法。佛教文献中,有一些对各部派分化的历史记载,由于各部派都想强调自己是嫡传正脉,许多内容都可能是后世主观臆想。进行历史研究的资料来源绝大多数仍是佛教文献,这些文献的写作时间与所记述事件相隔都很久远,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又经过不断更改,存在很多相互矛盾、自相矛盾之处,现代学术研究也难以建立客观、中立、纯粹的早期佛教历史。学者认为,部派分化可以分成四个时期:根本分裂后,僧团分成二部(上座部、大众部)。在阿育王在位初期,分别说部已从上座部中分化出来,形成先上座部、分别说部、大众部三个主要派系。稍后先上座部又分化为说一切有部与犊子部,形成四大部主流。最后,分化出十八部或二十余部等不同的小派系。至公元前一世纪前后,各部派已成熟发展,各自发展出不同的教义,也各自传承了不尽相同的经典。各部派在西元一世纪前大乘佛教成为印度佛教主流之后,仍然继续发展,与大乘佛教各有擅场。所有律藏一致记载,佛陀灭度之后,大迦叶于王舍城主持了第一次集结(又称为王舍城集结),优婆离诵出律藏,阿难诵出经藏(即后世传承的五部《阿含经》),结集了佛教的基本经典与僧团戒律。《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关于大众部结集的传说,无法参与第一次结集的大众,在距第一次结集地点二十余里处发起了数百千人大结集,因参与者广泛而称大众部结集。《三论玄义》记载婆师波尊者在第一次结集的界外发起了大众部万人大结集,称为界外结集。《大唐西域记》称大众部大结集所产生的经典,除三藏外还有杂集藏和禁咒藏。《增一阿含经·序品》声称杂藏中的方广经是玄邃的大乘法义,学者将方广部归为大众部末派。各部派经典中,都记载了佛教僧团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二者,这个事件被称为根本分裂,成为部派佛教的开端。根本分裂的时间与原因有许多不同的传说,现代学者多数支持,根本分裂的原因与戒律上的分歧有关。上座部律藏一致记载,在佛陀灭度之后百年(南传佛教记载此时摩揭陀国黑阿育王在位),僧团因为对于戒律的态度不同,产生争议。印度西部摩偷罗国的耶舍比丘,邀请东西方的七百位长老,至毗舍离(Vaiśālī)举行第二次集结(称为七百集结或毗舍离集结),会中做出决议,认为毗舍离僧团所行的十事是错误的(又称“十事非法”)。南传佛教《岛史》传说,东方比丘拒绝七百集结结论,自行进行大结集,成为根本分裂的开始。但在大众部《摩诃僧祇律》中,七百结集只因求乞金钱一事,当时与会者请优波离尊者的弟子陀娑婆罗尊者诵出律藏,他重申了求乞金钱非法,没有记载其他九事,此时两派观点虽有分歧但仍未彻底决裂。因此根本分裂应是在七百集结之后才发生。此外又有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提出的因大天五事而分裂的传说。姚秦时译《十八部论》记载,佛教僧团因诤论三比丘提出五事异说,而分裂为根本二部;藏传清辨《异部精释》中也提到类似的说法。到了陈朝时译《部执异论》,修改为四众诤论外道提出的五事,而分裂为根本二部;到了唐朝时译《异部宗轮论》,再修改为四众诤论大天五事,而分裂为根本二部。学者认为,这显示早期的传说是先分为三众,但至后期时则被改为分成四众。佛教部派的分化,与地域、民族、语言、文化造成的隔阂有关。四众之中,能比丘,可能是龙比丘之误,即长老龙、龙象众,一个说法是指大天,另一个说法是指优婆离传承的律师,即分别说部。因缘众,即坚意、外边众、边鄙众,传说为大天弟子,即大众部。多闻众,传说为阿难传承的经师。大德众,传说为阿毘达磨论师,属富楼那传承的论师。学者认为,这个传说显示了佛教僧团因为传承不同,对经、律、论的偏重不同,而产生分裂。学者认为,三众分化,可对应到分别说部、大众部与先上座部;稍后,因为先上座部分裂为说一切有部与犊子部,形成四众传说。《布顿佛教史》中引用调伏天与莲花生的说法,将四众解释为说一切有部、正量部、大众部与分别说部四者,并且认为以不同语言诵戒,造成四众的分化。其中,说一切有部使用雅语(古梵文,又称阐陀、天语),正量部使用杂语,南方大众部与分别说部使用俗语(阿槃提语、阿布兰迦语),西印度分别说部使用鬼语(毘舍遮语、土语,可能是巴利语前身)。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中,也将诸多部派归结为大众部、上座部、根本说一切有部、正量部等四部,藏传多罗那他也有相似记载。现存五部律藏的第二次结集犍度是研究根本分裂、“律分五部”说法以及初期佛教历史的关键资料来源。公元489年译赤铜鍱部《善见律毘婆沙》记载到了第三次结集前后的历史,南传佛教《岛史》和《大史》引述加工了律藏注释的有关历史内容,这二部编年史以及现在版本的《一切善见律注》强调了自己是“上座部”。上座部后续分化的主要标志性文献是提婆设摩《识身论》,此论先批判沙门目连为“诽谤、违越、拒逆世尊所说契经”,再自称“性空论者”而批判了“补特伽罗论者”,形成了不可调和的分歧。《大毘婆沙论》和《舍利弗问经》最早提出“上座部”这个概念,特别是《大毘婆沙论》记载了早期主要部派的论点,是研究早期部派分化的重要资料来源。赤铜鍱部《论事》记载了大量部派观点,并有据信是觉音论师所做的注释指明了各观点所归属的部派。后世的《异部宗轮论》是研究部派宗义和历史的常用资料,窥基《异部宗轮论述记》和藏传清辩《异部精释》是对它的注释。《异部宗轮论》以旁观者的角度,记载了三支根本宗义,即大众部、说一切有部、化地部三支根本宗义,其他部派在其一基础上再有自己独特宗义,在其追溯出来的根本上座部的支派中含有以这三支为基础的部派,而根本大众部支派中也出现了以说一切有部为基础的部派。在早期佛教中一般梗概的称有十八个部派或二十个部派。下面列出来自不同来源的部派列表。下表取自斯里兰卡《岛史》和《大史》关于第三次结集前情况的记载。因赤铜鍱部《善见律毘婆沙》记载第三次结集前僧伽不合是混入的“外道”引起的,而在此前后佛陀弟子本身是一味和合的,此部派分裂说法的更确切来源不明。此外,在《岛史》列出下列六个起源不明的部派:下表来自世友菩萨的《异部宗轮论》。因为有人认为本论作者世友菩萨与说一切有部世友尊者是同一人,此说法被认为源自说一切有部;本论将“本上座部”这个有“根本”含义的称呼给予了雪山部,而后世将“根本”这个评价赋予说一切有部而形成根本说一切有部这个新说法。义净三藏《南海寄归内法传》:并记述四部分布情况为:汉译《舍利弗问经》也对部派分化有所记载。因为印度佛教在史料上的缺乏,各佛教部派传承之间的关系,南传佛教、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中,各有不同说法,直到现代学者中仍然有所争议。按现代佛教研究者的看法,大众部分派按上座部记载,上座部分派按大众部记载,对各部派做如下简单整理:一部分部派不认可大乘佛教的来源传承
“诸天所传授、从梦中得来、从他方佛闻、从三昧中见佛闻法、自然呈现在心中、得自龙宫、得自南天铁塔、来自窟外集结”,认为这些经典皆非释迦牟尼佛所说,将非《阿含经》来源的教法称为“非法说法”;而大乘佛教则贬称他们为“小乘佛法”。
相关
- 耳部耳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二十八个(六划的则为第十一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耳部归于六划部首。耳部以左、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
- 耶鲁大学耶鲁大学(英语:Yale University)是一所坐落于美国康乃狄克州纽黑文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美洲大学协会的十四个创始校之一,及著名体育赛事联盟常春藤盟校的成员。学校最初于1701
- 断裂生殖断裂生殖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指一些多细胞动物,因外力使生体断裂成两半,则断裂的另一半在生长发育成新个体。过程可以是有意或无意的,断裂后的部分仍然可以生长至一完整个体,并继
- 酸性酸(有时用“HA”表示)的传统定义是当溶解在水中时,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大于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化合物。换句话说,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水的pH值(25℃时为水的pH值是7)。酸一般呈酸味,
- 铁丝网有刺铁丝网(barbed wire),是一种防御型的金属丝,身上布满尖锐的刃口,刃与刃之间亦有相同的距离。这类丝网价格低廉,用来保护墙内的财产,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里堑壕战的重要防守设备
- 共和国广场共和广场(法语:Place de la République)是法国巴黎的一个广场,位于第三区、第十区和十一区的边界。它得名于法兰西第一、第二和第三共和国。在其地下是共和地铁站。在此交汇的
- iFokIFokI是一种存在于细菌Flavobacterium okeanokoites的type IIS限制酶,含有位于N端的DNA结合区块(N-terminal DNA-binding domain),以及一个位于C端的非专一性DNA切割区块。当此酵
- 李约瑟李约瑟,CH,FRS,FBA(英语:Noel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生于英国英格兰伦敦,生物化学家。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 陈永川陈永川(1964年3月-),四川南充人,中国数学家,南开大学教授,南开大学核心数学与组合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生于四川省南充市。198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87年毕业于四
- 徐叙瑢徐叙瑢(1922年4月23日-),生于山东临沂,中国发光学家,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55年获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