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罗马教宗
✍ dations ◷ 2025-07-18 21:50:44 #罗马教宗
教宗(拉丁语:Papa),或译教皇(华语圈外国家如韩国、日本、越南与部分教外人士目前仍沿用之),是罗马主教,同时为普世天主教会领袖与梵蒂冈城国国家元首,传统上被认为是圣伯多禄宗徒之位的后继者。现任(第266任)教宗方济各于2013年3月13日当选。教宗的拉丁文原词“Papa”源自希腊文的“πάπας”,原意为“父亲”,起初用于对任何司铎或主教亲昵的称呼。4世纪或5世纪时,“πάππας”在西罗马帝国仍频繁地用于称呼主教,尽管它已经开始逐渐转变成现代的用途,即局限于称呼罗马主教,而在东罗马帝国,尤其是在希腊和俄罗斯,司铎仍然称为“πάπας”。从《宗徒大事录》时期开始,使徒们在犹太会堂讲道,但大部分基督徒聚会是分散在各个家庭中进行,甚至当有迫害时也会在地下坟墓中进行,因此聚会地点乃相当分散,渐渐的这些家庭聚会以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一个个教区的概念,在教区里面他们就设立主教,主教或教父这个词在中文里面也被翻译为监督或是长老,圣经中多次提到使徒召集各地方长老与祂们说话,这些主教在接受使徒的教导后,便将这些教导带回各教区,这些长老继承使徒成为各地方教会的宗教领袖。而主教之所以在社会上拥有很大的权力也有其历史因素。初代教会由于圣经及使徒书信多半由人工抄写在羊皮上,流传并不普及,一般信徒难以直接阅读,加上当时基督徒多数不识字,无法了解教义,因此各种的“异端”教义容易流传。特别是诺斯底主义的流行使得长老们在试图消灭这些“异端”的过程中,加强了这些主教的权力。其次,由于初代几位具影响力的教父(也就是教会领袖,特别是初代教会的神学家)十分看重与强调主教制度,无形中提高了主教的地位。例如伊格纳修、爱任纽、居普良等,其中居普良提倡主教制度最为出力,他说,一切的主教都是平等的,背叛主教就是背叛教会。到了国教时期,罗马帝国形成五个主要主教制度,即罗马主教、亚历山大港主教、安提阿主教、君士坦丁堡主教、以及耶路撒冷主教,五个主教明争暗斗,都希望能成为主教之首,直到伊斯兰教兴起后,耶路撒冷、安提阿和亚历山大港教会都因穆斯林势力入侵而衰落,剩下罗马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分别成为西东方教会重要领袖,而罗马主教在政权分裂的西部地区因数次与入侵蛮族成功的谈判,其社会重要性更远超过政权,成为西部有政教实权的人物。罗马主教权高于其他地区主教,有以下八个原因:在整个中世纪,由于《圣经》的不普及,对《圣经》的解释都由各地方主教担任,主教的权威甚至高于《圣经》的权威,同时基督教信仰也在这时期控制整个西方世界,罗马教会有了教廷的称呼,罗马主教也有了教宗的称呼,其影响力及影响范围甚至超过政权,政权的执政者也都受教宗的加冕,教宗可以从各地教会获得捐税,掌握神职人员的任用以及教会司法权。一直到13世纪下半叶,英法两国的皇室贵族,因自身利益不愿受外来势力影响,无法容忍罗马教会干涉各国政治,公元14-15世纪,英、法在神职人员任用及教会司法权上便归到君主手上,但仍向罗马教廷纳税。中古时期,由于神职人员的腐败,教廷势力渐渐低落,公元1300年左右,意大利和法国彼此争夺对教会的影响力,教廷一度迁移到当时为教宗领地但临近法国的亚威农(现今为法国领地),形成七任教宗都在亚维农治事的亚维农时期。之后,甚至出现同时有两个教廷与两位教宗的局面,公元1409年,巴黎大学的教授们提议召开比萨会议,会议中决议将两位教宗都撤职,另立一位新教宗,然而此次会议法义的两位教宗都没有出席,各国仍自拥各自认定的教宗,因此比萨会议后形成了有三个教宗的局面。一直到公元1415年的康士坦斯大公会议,才正式取消了三个教宗的职位,消除了教会的分裂,也把教宗的权力限制在立法团体——即大公会议,但仍无法解决教廷腐败的问题。在公元1517年,在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中,因为马丁路德在数次与教廷的辩论中,始终坚持圣经权威高过主教权威的论点,持此观点的新教便由大公教会分裂出来,新教也称为改革宗、更正教、抗议宗或广泛称为基督教会。原来的大公教会,一般也称为天主教,便仍保存原来的教廷与教宗制度,而新教由于马丁路德人人皆祭司的观点,强调每个个人都可以借由读圣经、祷告直接明白上帝的旨意,不需透过主教或神职人员做为媒介,因此产生了非主教制的教会体系,但依然有维持主教制的新教教会,如圣公宗。教宗的完整头衔是:罗马主教、基督之代表、宗徒长之继承人、普世教会最高教长、意大利首席主教、罗马教省总主教及都主教、梵蒂冈城邦元首及天主众仆之仆(拉丁语:Episcopus Romanus, Vicarius Christi, Successor principis apostolorum, Pontifex Maximus, Primatus Italiae, Archiepiscopus ac metropolitanus provinciae ecclesiasticae Romanae, Princeps sui iuris civitatis Vaticanae, Servus Servorum Dei),但很少使用。天主教会认为教宗为初任罗马主教,即十二门徒之一伯多禄的后继,因此一开始称呼他为“伯多禄之代表”,直到11世纪教宗革命(又称额我略改革)时才改称为目前的“基督之代表”。2006年《宗座年鉴》删除了“西方宗主教”(Patriarcha Occidentis)的称呼。它的上一次修订在1969年,当时教宗保禄六世把“天主众仆之仆”加于名号之中,并删除了“光荣在位”的语句。由于教宗在中世纪时拥有超乎西欧世俗君王的精神地位,曾被明末天主教传教士译为“教化皇”,继而影响周边使用汉字的国家。
另外在西方世界,教宗有时也会被敬称为“圣父”(Holy Father),其意为“神圣的父亲”,与三位一体所指的圣父不同。教宗被天主教会认为是耶稣在当今世界的代表,其主要任务即是领导耶稣建立的教会,并将信仰传布到世界各个角落。教宗的教务职权(英语:Ecclesiastical jurisdiction)被称为“圣座”,是以教宗为中心构成的教务领导团体,除了负责管理罗马的天主教会,还具有代表与领导整个天主教会的功能,现今亦为国际法承认的主权实体,可与世界各国缔结外交关系。除了宗教职务之外,教宗也是梵蒂冈城国的国家元首,该国由圣座管治。梵蒂冈整个被意大利首都罗马包围,1870年之前,教宗统治的区域一度拓展到整个意大利中部,其领土——即教宗国,被称为“圣伯多禄的遗产”。尽管授予教宗对这些领土的统辖权的文件,也就是所谓的《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在15世纪被证明只是伪造文书,但教宗对教宗国的统治还是延续至1870年意大利统一,而意大利王国和罗马教会之间最终的政治协议一直到1929年的《拉特兰条约》才得以实现。1948年通过的《意大利共和国宪法》,再次确定该条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教宗是由枢机组成的枢机团召开秘密会议互选产生的,一旦当选就是终身职,但中途可辞职。前任教宗逝世或辞职后,至继任教宗选出前的职位空缺期,被称为“宗座出缺”。现今的教宗选举制度是在1268年至1271年的三年空位期之后,于1274年由里昂第二次大公会议采用的,包括枢机团在选举时必须与外界隔离的规定;而教宗选举在1492年起固定于梵蒂冈的西斯廷礼拜堂举行迄今。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78年以58岁之龄当选教宗,也是自教宗哈德良六世(1522年至1523年间在位)以来首位当选教宗时的非意大利人。若望·保禄二世于2005年4月2日逝世后,于4月2日到18日期间产生职位宗座出缺,4月18日开始的教宗选举,用了不足1天即选出德国籍枢机若瑟·拉青格为新任教宗,圣号为本笃十六世。圣座发言人于2013年2月11日宣布,时年85岁的教宗本笃十六世因为健康因素而于2月28日欧洲中部时间晚上8点正式退位,成为公元1415年以来,首位主动请辞的教宗。2013年3月13日,梵蒂冈宣布阿根廷的枢机豪尔赫·马里奥·伯格里奥当选教宗,名号(英语:Papal name)为方济各 。他是教宗额我略三世以后一千二百年来,第一位不是欧洲出身的教宗;亦是天主教史上第一位来自美洲与南半球的教宗,以及首位耶稣会出身的教宗。安道尔大公 · 比利时国王 · 丹麦女王 · 列支敦士登亲王 · 卢森堡大公 · 摩纳哥亲王 · 西班牙国王(沿革:总统) · 瑞典国王 · 英国女王 (沿革:英格兰 · 苏格兰) · 荷兰国王 · 挪威国王 · 梵蒂冈教宗1 全部位处西南亚,但因其与欧洲的文化、政治和历史关系而包括在此。
2 部分或全部位处亚洲,视乎欧洲和亚洲边界的定义。
相关
- 阳极阳极(英语:Anode)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相对的,阴极(英语:Cathode)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英文anode和cathode是法拉第发明的词,anode表示“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或者失去电子的电
- 副粘液病毒科副粘液病毒科包括二个亚科,副粘液病毒亚科(Paramyxivirinae)及肺炎病毒亚科(Pneumovirinae)。副粘液病毒亚科除已归类六属病毒外,还有尚未归类之马麻疹病毒属(Equine Morbilli
- 三唑三唑是指分子式为C2H3N3,由2个碳原子和3个氮原子组成的一个五元杂环有机化合物。因两个氮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同,三唑有两种同分异构体,这两种异构体分别是:三唑的衍生物一般用
- 间皮细胞间皮细胞是指构成间皮的细胞,间皮由一层细胞组成,位在胸膜或腹膜,心包腔内和器官相接之面上。间皮的功用是提供润滑,使器官与器官、器官与胸膜与腹膜间都能得到良好的保护,不会互
- 水槽水槽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一般为圆形或者方形的大口容器,由塑料或者玻璃制成,可以盛装一定体积的水或其他液体,在多种实验中都可以使用。常用于排水集气法收集不溶于水的
- 手写体手写体又称书写体,港澳粤语称为潦草,是每个人用手书写的字体,用意在于加快书写的速度,而对少数笔画的简写或连写。每个人的手写体因人而异。手写体包括:用刻字的篆书、毛笔书写的
- 奎里纳尔宫奎里纳莱宫(意大利语:Palazzo del Quirinale),现为意大利总统府,坐落于罗马七丘之一奎利那雷山,1871年罗马并入意大利王国,这座原本是教宗的宫殿被改为意大利国王的王宫。1946年以
- Claude克劳德(英语:Claude)是《侠盗猎车手III》的主角。但他不是第一次现身在侠盗猎车手系列作品。他曾出现在侠盗猎车手III、侠盗猎车手:圣安地列斯。侠盗猎车手II的主角名字是克劳德
- 香精香精是将各种香料按适当比例调配而成的,具有一定类型香气的混合香料。用于加工化妆品、食品等。液态的香料也常被称为“香精”,因此两者仅为外观形态的差异。
- 权威性权威(英语:Authority),可以最简单地定义为“正当的权力”。权力是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而权威则是发挥此影响的权利。人类社会中某种不容置疑的,强制性力量,要求人们无条件的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