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

✍ dations ◷ 2025-05-15 17:47:06 #十字架
十字架曾作为一种古代死刑的刑具。《新约圣经》希腊文版圣经记载耶稣曾被犹太教宗教领袖拘送到罗马帝国驻犹太总督彼拉多,之后被判处此刑。所以基督十字也是基督教重要的象征。在欧美文学中,一般用十字架比喻苦难。作为刑具的十字架,曾流行使用于巴比伦波斯帝国、大马士革王国、犹大王国、以色列王国、迦太基和古罗马等地,常用以处死叛教者、异教徒、奴隶和没有公民权的人。在当时的社会,这种死刑方式是一种忌讳,一年通常只会处死数人,对象是极度重犯。公元337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下令禁用此刑具。现每年在菲律宾的复活节,愿体验耶稣被钉死的信徒还使用此刑具作为一种仪式。刑具的形状是两条架成十字形的原木。行刑前,犯人会先行背着十字架的横木游街,直至走到行刑场所。行刑方法是先把犯人的双手打横张开,并用长钉穿过前臂两条骨之间,把手臂钉在一条横木上,再把横木放在一条垂直的木上,再把双脚钉在直木上面,然后把十字架竖起来,任他慢慢死去。若时限到了之前犯人还未死去,看守者会把犯人的双腿打断,加速犯人的死亡。因为钉在十字架上的死囚由于背部紧贴十字架,无法令肺部有充足扩张的空间纳入新鲜空气,故呼吸时需依靠双腿撑起全身,令背部稍微离开十字架。双腿若被打断,犯人亦无法撑起身体,最终因缺氧窒息而死亡。源于圣经中,耶稣屈尊就卑、纡尊降贵、舍己为人,经历种种苦难,犠牲自己为人类受苦受难至死,为纪念此事,纪念衪对人类的爱,并警醒世人要因为自己的罪而悔改,因此以衪受刑的刑具作整个教会的标志,亦指出教会应该以谦逊、刻苦的生活去成圣自己、圣化他人及转化世界。就天主教而言,一般放置十字架会有的原则: a.放于当眼位置 b.每个空间一个 c.十字架通常置于每个空间最高及最中心的位置外围以简约为主,室内以有耶稣像的苦架为主,然而,决定使用什么样式的十字存是由该堂区的设计师与堂区神父拟定。如神父或堂区没有特别要求,都会以传统的拉丁十字架作标志。在日本,使用的十字架称之为(磔)。用该刑具执行的死刑被称为磔刑。而磔在中国指的是凌迟。日本江户时代中期以后开始有十字架处死的磔刑和称为锯挽(鋸挽き)的情况。磔刑适用于犯人破坏关所、伪造货币、伤害主人和亲人等的情况,锯挽适用于犯人杀死主人和亲人的情况。受刑者会从小传马町的牢房中被带出并游街示众。磔刑的情况是游街后被带往刑场。锯挽的情况是把头以外的部分埋在地下两日,之后再执行磔刑。处刑是公开执行的,牢内的犯人如果在认罪后在狱中死去,则会以盐渍的方式保存尸体,经判决后继续执行处刑。首先,在刑场脱去犯人的衣服,把手、足、胸、腰部等用绳索捆绑在刑柱上(为了让长枪能刺到身体,会露出两乳和腹部,把一部分衣服剥去,用布束著身体中央),然后把刑柱竖立在地面。刑柱的形状根据性别而有所不同,男性用“キ”(卄转90度)形的柱子,而女性用“十”字形的柱子;男性用股间部来承重,而女性用脚下的承重台来承重。检察使的与力(辅佐官)收到弹左卫门(日语:弾左衛門)的手代(日语:手代)(小吏)的准备和报告后,任命同心(治安官)确认受刑者是本人。持长枪的死刑执行者属于非人身份,与手代一起站在磔柱的左右,最初把长枪交叉放在受刑者的面前(被称为“見せ槍”)。随着“阿利也阿利也(アリャアリャ)”的大叫声,把长枪扭刺入右腹至左肩,不断穿刺受刑者的身体(正式的做法是把枪刃从肩部突出一尺),之后再贯穿左腹至右肩,不断以同样的次顺左右交互地用长枪贯穿。受刑者主要会因为大量出血而陷入休克状态,被刺两至三次就会死亡,但是尸体仍然会被重复穿刺30多次。情况相当凄惨。与西洋的十字架刑的过程和方式完全不同,事实上是以长枪执行的死刑。通过对消化器官至肺等的范围内脏给予损伤,而且长枪会刺到骨和令到受刑者呼吸困难,比起斩首的痛苦大得多。最后用长柄连上罪人的髷并令面部向上,用长枪由右至左贯穿受刑者喉咙(被称为“止めの槍”)。尸体被放置三日曝晒后,非人会将其放入洞穴中。之后尸体会被鸟和野犬等处理。在东京都品川区的铃森刑场遗迹中,有为了竖立磔柱而使用的基石残留。江户时代前期之前,执行磔刑的方法有很多,藩和大名的执行方法有相当大的差异。有“串刺刑”等名称在记录中,实际就是磔刑。但是在小说中描述,用长枪刺入肛门的方法,在现实中技术上的执行相当困难。在海岸满潮时,把受刑者的头放入海中的磔刑被称为“水磔”,但是那是倒吊受刑者,另一种“磔刑”。《古兰经》第5章33节:“敌对真主和使者,而且扰乱地方的人,他们的报酬,只是处以死刑,或钉死在十字架上,或把手脚交互著割去,或驱逐出境。这是他们在今世所受的凌辱;他们在后世,将受重大的刑罚。”21世纪兴起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国也使用钉十字架作为处决方式之一。普遍认同的受刑者包括:斯巴达克斯起义失败后,被克拉苏俘虏的六千名奴隶,被钉死在从卡普亚通往罗马城的阿庇亚大道沿线的十字架上。 另外,基督教非传统教派之一耶和华见证人,则引证考古文献认为耶稣其实是死在一根直立的木柱上。

相关

  • 痢疾痢疾,是一种传染病。依传染性的致病生物体不同而分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元朝皇帝元顺帝便是死于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于痢疾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纤维
  • 丹贝丹贝(tempeh)是一种发源于印尼爪哇的发酵食品,又名天培、天贝等。传统丹贝是接种根霉属(Rhizopus spp.)真菌至煮过的脱皮大豆,再以香蕉叶包覆接种过的大豆,经过一至两天发酵,所得到
  • 睾酮睾酮(testosterone)(又称睾固酮、睾丸素、睾丸酮或睾甾酮、睾脂酮)是类固醇激素,由男性的睾丸或女性的卵巢分泌,肾上腺亦分泌少量睾酮。睾酮是主要的雌雄激素及蛋白同化甾类。不论
  • 权利法案美国权利法案是美国宪法前十条修正案的统称。这些修正案的提出是为了缓解那些反对批准宪法的反联邦党人(英语:Anti-Federalists)的担忧,其中保障了多项个人自由,限制了政府的司法
  • 冗余冗余(英语:redundancy)是指系统为了提升其可靠度,刻意配置重复的零件或是机能。冗余一般是为了备用,或是失效安全的考量,也有可能是了提升系统性能,像是卫星导航系统接收器,或是多线
  •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吸收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吸收抑制剂(NDRI)是一种借由阻挡多巴胺转运体(DAT)及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而达成作用的再吸收抑制剂。 它可使细胞膜外的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达
  • 路易吉·伽伐尼路易吉·阿洛伊西奥·伽伐尼(意大利文:Luigi Aloisio Galvani, 拉丁文:Aloysius Galvani)1737年9月9日-1798年12月4日)是意大利医生、物理学家与哲学家,现代产科学的先驱者。他在意
  • 19-去甲孕酮19-去甲孕酮(英语:19-Norprogesterone)也叫做19-去甲孕甾-4-烯-3,20-二酮(英语:19-norpregn-4-ene-3,20-dione)是性激素孕酮的结构类似物,只少了19号C原子的甲基。19-去甲孕酮首次
  • 国会议会是立法机关的一种型态,由人民中选出一定数量的代表者组成以执行立法权;这些代表者称为议员,可以透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也可能是委任的。议会常用来指称民主国家的立
  • 城堡城堡是中世纪欧洲和中东地区的一种武装建筑,一般特指作为领主和贵族私人住所的武装建筑,而非作为一个城镇公共防御设施的要塞。由于建筑时期和地点的不同,城堡有很多不同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