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帝国议会
✍ dations ◷ 2025-02-23 16:36:04 #帝国议会
帝国议会(拉丁语:Dieta Imperii / Comitium Imperiale; 德语:Reichstag) 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审议与立法机构。议会成员被称为帝国政治体,并被分为三个议事团。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宫廷集会(英语:Hoftag),这样的集会随着时代变迁最终形成永久且常态化的帝国议会。从1663年开始直到1806年帝国解体为止,帝国议会于雷根斯堡形成并维持长达百年的永久会期(英语:Perpetual Diet of Regensburg)。根据封建法,帝国政治体的权力仅次于神圣罗马皇帝。持有一个帝国领地代表帝国议会中拥有一票。因此一名议会成员可能依据其所拥有之领地数量而在帝国议会中同时拥有数张选票甚而能于不同的议事团中参与投票。议会成员一般不直接参与议事,而是派遣代表前往位于雷根斯堡的永久议会。晚期的帝国议会实际上即为帝国各领地大使的永久集会。如同帝国本身,帝国议会的地位及功能随着时间而演变,在这过程中各个帝国领地获得越来越大的自治权力,而与之相对的是帝国整体实力的不断削弱。在帝国议会刚开始出现时,招集议会并没有固定的时间或地点。会议最初的起源来自于古代法兰克王国成员的各日尔曼部落的公爵聚集并做出各种重要决定的会议。这种集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基于古日尔曼法(英语:Ancient Germanic law),领导者必须获得其他人的支持。例如根据法兰克皇家编年史,早在萨克森战争时,查理大帝领导下的议会就于777年在帕德博恩开会,而802-803年于亚琛招开的议会则正式颁布有关新征服的萨克森地区与其他部族的法律。于919年在弗里茨拉尔招开的议会上,帝国公爵们选出了萨克森的亨利一世为首任日尔曼国王,借此克服法兰克与萨克森之间长期对立的问题并为日尔曼王国的出现奠下基础。在首次远征意大利后,1158年的隆卡格利亚议会(英语:Diet of Roncaglia)所订下之法律彻底改变了帝国从未正式明文规范的宪法,这次议会最终造成帝国中央集权的持续衰弱及地方诸侯的实力增长。1356年议会招开后查理四世颁布的金玺诏书奠定了领地主权(Landesherrschaft)的原则,即各领主大公对其领地拥有极大程度的自治主权。此诏书并正式规范帝国皇帝的选举流程,并订下拥有投票权的七位选帝侯。教宗在皇帝选举过程中并未直接涉入,而是针对选帝侯们选出的皇帝候选人进行承认与加冕。然而直到15世纪晚期之前,这个议会并非帝国的正式官方机构,而是亲王及公爵们不定期在帝国皇帝的宫廷中组织的会谈;这些聚会一般被称为 宫廷会议(英语:Hoftag)。从1489年开始,集会才被正式称为 帝国议会,并且在其中分为不同的议事团(collegia,"colleges")。议事团一开始只有两团,分别由各选帝侯及其他公爵与亲王们组成。稍后,帝国内享有帝国直辖权(英语:Imperial immediacy)而实际上独立于各区域领主并直接受皇帝管辖的各帝国自由城市也在议会中被接纳成为议会中的第三个议事团。在历次帝国议会中,尤其是从1495年沃木斯议会(英语:Diet of Worms (1495))开始,议会各方面曾经数次试图对帝国进行改革并避免帝国解体,然而这些尝试皆无明显效果。相对的从1648年签订西发里亚和约并且进一步限制帝国皇帝权限使其只能接受议会所做的一切决定开始,帝国解体的过程进一步的加快了。和约的签订实质上剥夺了皇帝剩余不多的权力,因而从此时开始直到1806年帝国正式解体为止,神圣罗马帝国仅代表其范围内各独立邦国的集合统称。帝国议会历史上最有名的几次会议包括:颁布了帝国改革(英语:Imperial Reform)法案的1495年沃木斯议会;马丁·路德被审判及宣告为异端的1521年沃木斯议会;1526与1529年两次施派尔议会针对马丁·路德禁令与宗教改革的相关决定与抗议造就了新教的崛起及其命名来源(Protestant);数次于纽伦堡招开的议会亦涉及宗教改革。帝国议会的招开地点不停变换,直到1663年于雷根斯堡招开永久议会后才保持于固定地点举办。1507年的康士坦兹议会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的统一性,并且成立了帝国法院(英语:帝國法院)。1489年以后,帝国议会由3个议事团体组成选帝侯(Kurfürstenrat),由美因茨大主教领衔,1356年金玺诏书确认,共有7位帝国内自由市(Free city,例如法兰克福),每个自由市各有一票,但只是作参考之用,并没有实际意义
相关
- 梅毒梅毒是一种细菌型的性感染疾病,病原体是螺旋菌菌种梅毒螺旋体(英语:Treponema pallidum)的一种亚种(Treponema pallidum pallidum)。其病原体最早是由德国的埃里克·霍夫曼(英语:Eri
- 登革热登革热(法語:La fièvre de la dengue ; 英語:dengue fever),也称为骨痛热症、断骨热、天狗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由蚊媒热带病(英语:tropical disease)。患者大约会在感染后3
- 斯涅尔定律当光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其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斯涅尔定律(Snell's Law)来描述。斯涅尔定律是因荷兰物理学家威理博·
- ICD-9编码列表 (460–519)医学导航: 呼吸系统解剖(n, x, l, c)/生理/发育病理(c, p)/先天/肿瘤, 症状/人名体征, 创伤手术, 药品(R1/2/3/5/6/7)
- 西半球西半球是地球上本初子午线以西,180度经线以东的半球。由于欧洲及非洲的西部在西经,为避免被本初子午线分割,西半球及东半球的分界线有时也被定义为西经20°及东经160°。依照此
- 侯云德侯云德(1929年7月13日-),江苏常州人,中国医学病毒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院士实验室主任,传染病国家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
- 交叉学科科际整合(英:Interdisciplinarity),或译交叉学科、学科间研究,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学科相互合作,在同一个目标下进行的学术活动。科际整合的项目通常源于对单一学科无法、或是无意
- 表面改性技术表面改性技术(Surface modification)是仅对材料的表面进行处理的技术,如渗碳(或渗氮)、喷丸、激光处理、离子注入、表面涂层法、阳极氧化、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等等。
- 番泻苷番泻苷(Senna glycosides,亦作Sennosides或Senna)也被称为番泻叶苷或番泻叶,为治疗便秘的药物,可用于手术前净空大肠的药物,可经由口服或直肠给药。直肠给药通常可于数分钟内作用,
- 特夫纳克特特弗纳赫特(英语:Tefnakht),(?-前725年),古埃及法老,第二十四王朝建立者。第二十三王朝末期,群雄争霸,动荡不安。特弗纳赫特遂乘势起兵,先后通过征服尼罗河三角洲西部诸城以及该洲东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