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寂

✍ dations ◷ 2025-11-29 00:55:08 #热寂
热寂(英语:Heat death of the universe)是猜想宇宙终极命运的一种假说。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宇宙的熵会随着时间的流异而增加,由有序向无序,当宇宙的熵达到最大值时,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经全数转化为热能,所有物质温度达到热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热寂。这样的宇宙中再也没有任何可以维持运动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热寂理论最早由威廉·汤姆森于1850年根据自然界中机械能损失的热力学原理推导出的。热寂理论起源19世纪物理学家对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宇宙进程的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威廉·汤姆森在1851年对当时的一个动态热力学理论(Theory of Heat)实验作出了如下描述:“热量并非一种物质,然而是机械作用的一种动态形式,我们认识到机械功与热量之间必须是相关的,就如同因与果。”随后,热寂理论又由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和威廉·兰金加以发展。热寂说单纯地考虑热力学第二定律,而没有考虑引力效应。引力系统是负比热容系统,不存在稳定的平衡态。由于宇宙热寂说仅仅是一种可能的猜想,并没有任何事实证据支持该学说的正确性,所以以下内容仅为在假设该学说成立基础下的假说。在这段时间里,星系和恒星的形成逐渐减缓并完全停止,至于那些仍然存在的恒星,由于自身核燃料的逐渐枯竭,恒星的温度和光度逐渐下降,直到核燃料完全耗尽,恒星死亡为止。当宇宙中所有的恒星都熄灭之后,只有行星、小行星(包括彗星、陨石和棕矮星)、白矮星、黑矮星、中子星、奇异星和黑洞能够继续存在。偶尔,棕矮星之间的相互撞击会形成新的红矮星。这些红矮星会在宇宙中继续存在数十亿年,成为宇宙中为数不多的可见光源。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引力波和引力扰动的影响,行星逐渐脱离它们的原始轨道。同样是因为引力波和引力扰动的影响,星系中的恒星和恒星残骸也开始离开它们的原始轨道,只留下分散的恒星残骸以及超大质量黑洞。第一个可能性是以某些大一统理论中,质子寿命极长但有限为前提推测的。根据某些理论认为质子会衰变,而半衰期(1036年)的估计是正确的话,届时,宇宙中大约一半的物质已经通过质子衰变形式转化为伽马射线和轻子。这时,所有的质子都已完成衰变。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只能两种形式存在:黑洞或是轻子。黑洞继续通过霍金辐射的形式缓慢的蒸发除了少量黑洞以外,绝大部分的黑洞都已蒸发完毕。现在,所有组成恒星和星系的物质都衰变为光子和轻子最后的黑洞蒸发完毕:10150年所有残余的黑洞都已完全蒸发:首先是低质量的黑洞,最后是超大质量黑洞,现在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已衰变为光子和轻子。宇宙达到最低能量状态:101000年到1010056年现在,宇宙已经进入低能状态,目前尚不清楚在这之后会发生什么。一种假设是宇宙很可能会永远停留在这种状态,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热寂状态。意味着量子事件将会取代其他的微观活动成为宇宙的主宰。假如宇宙是平面的(即Ω=1)且没有质子衰变;则随着量子穿隧效应加上长时间的几率,最终所有小于铁的物质都会因此而发生核聚变,最终变为铁。(而铁的结合能最小,因此熵值最大。)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发熵值减少最终会通过庞加莱定理、热涨落和涨落定理,量子穿隧效应也应该将大物体变成黑洞。根据所做的假设,这种情况发生的时间可以从10100076年到以后计算。量子穿隧效应也可能使铁星在大约年内坍缩成中子星。假如宇宙是平面的(即Ω=1),在101500年到101056年,量子穿梭效应所导致的核聚变应使小于铁物质融合成铁-56,而自发裂变和核衰变也应使大于铁的物质衰变成铁。另一个宇宙可以是通过随机的量子穿隧效应或量子涨落粗略地创建的101056年到101076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发熵减少最终会通过庞加莱定理、热涨落和涨落定理。101076年到以后。量子穿隧效应也应该将大物体变成黑洞。根据所做的假设,这种情况发生的时间可以从101076年到以后计算。量子穿隧效应也可能使铁星在大约年内坍缩成中子星。以较新的观测所知宇宙常数,和以质子寿命无限为前提假设,有强大的暗能量不断加速,这样宇宙的整体熵极大,所以微观物质很少改变,但长远来说宏观物体难以保持现状。这仍然属于热寂的结论之一。这样的宇宙的预期寿命远较其他假设为短,估计约102500年便会崩溃而不适合维持生物的存活。宇宙加速膨胀使星系间距离扩大。1010年内,除了一些有引力联系的星系,其它星系都会因为离开可观测宇宙外而变成不可见。因为发光体不存在,只有高质量的暗物质,除人为光源外完全黑暗。但此情形下很难一直持续下去,到102500年,比上一种模型更可能因为零点能作用产生大撕裂(英语:Big Rip),甚至产生新的宇宙大爆炸。

相关

  • 浮霉菌门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是一小门水生细菌,在海水、半咸水、淡水中都可被发现。其中浮霉菌属(Planctomyces)和小梨形菌属(Pirellula)等都是专性好氧菌。它们通过出芽法繁殖
  • 尼古丁贴尼古丁贴,俗称戒烟贴,是一种贴在皮肤上的低浓度尼古丁贴片,能透过皮肤向人体释放尼古丁。它在1991年就开始投入使用,据信能够帮助戒烟。在戒烟方法之中,其乃应用尼古丁替代疗法最
  • 过敏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由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
  • 相对风险在流行病统计学中,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是指在暴露在某条件下,一个(产生疾病的)事件的发生风险。相对风险概念即是指一暴露群体与未暴露群体发生某事件的比值。 若将暴露群体写
  • BIBSYSBIBSYS是由挪威教育与研究部设立和组织的一个行政机构。它是一家服务提供商,专注于交流、存储和提供与图书馆资源相关的历史性元数据的检索。
  • 行为神经学行为神经学是神经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行为、记忆、与认知的神经学基础,也探讨神经损伤与疾病的影响和治疗方法。与行为神经学相关的领域包括神经病学与神经心理学等。“行
  • 联结主义联结主义是认知科学领域的一种方法,期望能够以人工神经网络 (ANN)来解释心灵现象。联结主义的中心原则是使用,简单且经常一致的单元互联网络,来描述心理现象。不同模型的联结及单
  • 方钠石方纳石(英语:Sodalite),又称苏打石,为蓝色架状硅酸盐矿物,被广泛作为装饰用的宝石。尽管块状的方纳石大多呈现不透明,但是晶体通常是透明到半透明的。和蓝方石、黝方石(英语:Nosean)、
  • 汤斯县汤斯县(Towns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北部的一个县,北邻北卡罗莱纳州。面积446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9,319人。县治海亚瓦夕 (Hiawassee)。成立于1
  • 端粒酶RNA组分· multicellular organismal aging biological process · negative regulation of apoptosis biological process · positive regulation of telomere maintenance 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