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寂

✍ dations ◷ 2025-04-04 11:19:26 #热寂
热寂(英语:Heat death of the universe)是猜想宇宙终极命运的一种假说。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宇宙的熵会随着时间的流异而增加,由有序向无序,当宇宙的熵达到最大值时,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经全数转化为热能,所有物质温度达到热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热寂。这样的宇宙中再也没有任何可以维持运动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热寂理论最早由威廉·汤姆森于1850年根据自然界中机械能损失的热力学原理推导出的。热寂理论起源19世纪物理学家对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宇宙进程的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威廉·汤姆森在1851年对当时的一个动态热力学理论(Theory of Heat)实验作出了如下描述:“热量并非一种物质,然而是机械作用的一种动态形式,我们认识到机械功与热量之间必须是相关的,就如同因与果。”随后,热寂理论又由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和威廉·兰金加以发展。热寂说单纯地考虑热力学第二定律,而没有考虑引力效应。引力系统是负比热容系统,不存在稳定的平衡态。由于宇宙热寂说仅仅是一种可能的猜想,并没有任何事实证据支持该学说的正确性,所以以下内容仅为在假设该学说成立基础下的假说。在这段时间里,星系和恒星的形成逐渐减缓并完全停止,至于那些仍然存在的恒星,由于自身核燃料的逐渐枯竭,恒星的温度和光度逐渐下降,直到核燃料完全耗尽,恒星死亡为止。当宇宙中所有的恒星都熄灭之后,只有行星、小行星(包括彗星、陨石和棕矮星)、白矮星、黑矮星、中子星、奇异星和黑洞能够继续存在。偶尔,棕矮星之间的相互撞击会形成新的红矮星。这些红矮星会在宇宙中继续存在数十亿年,成为宇宙中为数不多的可见光源。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引力波和引力扰动的影响,行星逐渐脱离它们的原始轨道。同样是因为引力波和引力扰动的影响,星系中的恒星和恒星残骸也开始离开它们的原始轨道,只留下分散的恒星残骸以及超大质量黑洞。第一个可能性是以某些大一统理论中,质子寿命极长但有限为前提推测的。根据某些理论认为质子会衰变,而半衰期(1036年)的估计是正确的话,届时,宇宙中大约一半的物质已经通过质子衰变形式转化为伽马射线和轻子。这时,所有的质子都已完成衰变。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只能两种形式存在:黑洞或是轻子。黑洞继续通过霍金辐射的形式缓慢的蒸发除了少量黑洞以外,绝大部分的黑洞都已蒸发完毕。现在,所有组成恒星和星系的物质都衰变为光子和轻子最后的黑洞蒸发完毕:10150年所有残余的黑洞都已完全蒸发:首先是低质量的黑洞,最后是超大质量黑洞,现在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已衰变为光子和轻子。宇宙达到最低能量状态:101000年到1010056年现在,宇宙已经进入低能状态,目前尚不清楚在这之后会发生什么。一种假设是宇宙很可能会永远停留在这种状态,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热寂状态。意味着量子事件将会取代其他的微观活动成为宇宙的主宰。假如宇宙是平面的(即Ω=1)且没有质子衰变;则随着量子穿隧效应加上长时间的几率,最终所有小于铁的物质都会因此而发生核聚变,最终变为铁。(而铁的结合能最小,因此熵值最大。)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发熵值减少最终会通过庞加莱定理、热涨落和涨落定理,量子穿隧效应也应该将大物体变成黑洞。根据所做的假设,这种情况发生的时间可以从10100076年到以后计算。量子穿隧效应也可能使铁星在大约年内坍缩成中子星。假如宇宙是平面的(即Ω=1),在101500年到101056年,量子穿梭效应所导致的核聚变应使小于铁物质融合成铁-56,而自发裂变和核衰变也应使大于铁的物质衰变成铁。另一个宇宙可以是通过随机的量子穿隧效应或量子涨落粗略地创建的101056年到101076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发熵减少最终会通过庞加莱定理、热涨落和涨落定理。101076年到以后。量子穿隧效应也应该将大物体变成黑洞。根据所做的假设,这种情况发生的时间可以从101076年到以后计算。量子穿隧效应也可能使铁星在大约年内坍缩成中子星。以较新的观测所知宇宙常数,和以质子寿命无限为前提假设,有强大的暗能量不断加速,这样宇宙的整体熵极大,所以微观物质很少改变,但长远来说宏观物体难以保持现状。这仍然属于热寂的结论之一。这样的宇宙的预期寿命远较其他假设为短,估计约102500年便会崩溃而不适合维持生物的存活。宇宙加速膨胀使星系间距离扩大。1010年内,除了一些有引力联系的星系,其它星系都会因为离开可观测宇宙外而变成不可见。因为发光体不存在,只有高质量的暗物质,除人为光源外完全黑暗。但此情形下很难一直持续下去,到102500年,比上一种模型更可能因为零点能作用产生大撕裂(英语:Big Rip),甚至产生新的宇宙大爆炸。

相关

  • 748Template: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and deformations of nervous system Template: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and deformations of eye Template: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 神经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内科(neurolog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
  • 博帕尔事件博帕尔事件(印地语:भोपाल गैस काण्ड)发生于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的博帕尔市美国联合碳化物属下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UCIL),设于博帕尔贫民区附近一所农
  • 西兰岛西兰岛(丹麦语:Sjælland)是丹麦本土第一大岛(7031平方公里,世界第95名),分别被大贝尔特海峡和厄勒海峡将其与菲英岛和斯科讷地区分隔。借由大贝尔特桥与菲英岛相连结,和厄勒海峡大
  • 电动机械电动机械学(Electromechanics)是指从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中,结合电气和机械的过程和程序。电气工程在这方面也包括电子工程。继电器起源于电报,是用来再生电报信号的电动机械装置
  • 伽利略号伽利略号(英语:Galileo)是美国宇航局一艘无人航天器,专门用作研究木星及其卫星。它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的名字来命名,于1989年10月18日由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运
  • 大盆地大盆地(英语:Great Basin)是北美最大的内流盆地。以其干旱贫瘠,以及复杂多变的地形而著称。它包括了北美最低点恶水盆地以及美国本土最高点惠特尼峰,横跨数个地理分组、生物群系
  • 奥斯瓦尔德·埃弗里奥斯伍尔德·西奥多·埃弗里(英语:Oswald Theodore Avery,1877年10月21日-1955年2月2日),美国医生、最早的分子生物学家之一、免疫化学先驱,曾长期在纽约市洛克菲勒研究院附属医院
  • 布尔可满足性问题可满足性(英语:Satisfiability)是用来解决给定的真值方程式,是否存在一组变量赋值,使问题为可满足。布尔可满足性问题(Boolean satisfiability problem;SAT))属于决定性问题,也是第一
  • 诺夫哥罗德州诺夫哥罗德州(俄语:Новгородская область,罗马化:Novgorodskaya oblast),位于俄罗斯两大城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间,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属西北部联邦管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