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教的批判

✍ dations ◷ 2025-09-06 14:51:08 #宗教批判,反佛教

对佛教的批判,更像是一般对宗教的批判,可以从反对者或质疑断言、信仰、许多佛教派别的其他因素中发现。一些佛教教派、许多佛教国家和独立的佛教领导人已经以一种或其他方式批判。批评者来自不可知论的、怀疑者、反宗教主义、无神论者、其他宗教的拥护人、佛教徒改革或仅是简单的表达不喜欢。

唐朝韩愈在《谏迎佛骨表》中写到,佛教信徒出现了自残倾向且不务正业:“焚顶烧指……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韩愈认为必须禁止佛教,以避免伤风败俗、贻笑四方。而在《原道》中,韩愈进一步认为佛教弃绝君臣、父子的人伦关系:“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韩愈认为对佛教要:“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必须把和尚尼姑还俗,烧掉佛经,把佛寺变成平民的住宅。)

《阿育王经》记载,阿育王曾将以万计的分那婆陀那国的拜偶像外道屠杀,甚至将异教徒全家活活烧死屋中 ;也有记载称他曾因佛教僧侣不与外道一起和合说戒,而屠杀了都城内的佛教僧侣。据记载因为此事导致阿育王的老师亦被当是外道屠杀了,于是阿育王后悔了(Steven L. Danver、Huu Phuoc Le等学者认为这些记载是捏造出来的,并不可信)。之后的他也再没有迫害其它教派的具体记载,相反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捐助。

与其他政教合一的国家一样,佛教在佛教国家里也无法避免地卷入政治冲突之中,如中世纪的东南亚国家蒲甘王国、素可泰王国和波隆纳鲁沃区的古国等。现代斯里兰卡的僧侣也经常卷入国家政治斗争。

批评者包括信仰佛教文化和习俗,这些批评对于原本的佛教徒操守,并非所有都是真的。山姆·哈里斯著名的新无神论拥护者 和佛学禅修者宣称,修行者不适当的把佛教当作是宗教,并且他们的信仰通常是"天真、一厢情愿和迷信的",而这些阻止他们是真的佛教徒操守。一些批评者宣称佛教徒和领导人已经是唯物主义并且堕落于不当的财富和权力而不是追寻佛教操守。有许多已知的性丑闻和新兴西方佛教徒群体的导师有关。

*释印顺:他毕生推行人间佛教,承继于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主张而来。人间佛教重视“此时,此地,此人”的关怀,主张“然佛法以人为本,也不应天化、神化。不是鬼教,不是(天)神教,非鬼化非神化的人间佛教,才能阐明佛法的真意义”。这种主张被视为“一种为了佛教适应近代社会的发展而探寻其理论和实践的运动”。然而,其某些观点招来反对者的激列批判,如:印顺早期的净土论述《念佛浅说》、《净土新论》,不被奉“明清以来净土宗”为圭臬的莲宗信众所接受,而对其净土思想产生反对声浪。据江灿腾所说:反印顺激进者,如台中李炳南居士领导的台中莲社的部分信众,曾出现烧书破魔说事件。

相关

  • 爱德华·B·铁钦纳爱德华·布拉德福德·铁钦纳(英语: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1867年-1927年),英国籍美国心理学家,为二十世纪初期五大心理学派中的结构学派领导者,修正过威廉·冯特的感情三维论。
  • dCDP去氧胞苷二磷酸(Deoxycytidine diphosphate,dCDP)是一种核苷酸,是胞苷三磷酸(CTP)的衍生物,比CTP少了一个位于五碳糖2号碳上的-OH基,以及一个磷酸根。
  • 八德区八德区(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Pat-t
  • 朝鲜纯宗朝鲜纯宗(朝鲜语:순종/純宗 Sunjong;1874年2月8日-1926年4月25日)姓李,讳坧(朝鲜语:이척/李坧 I Cheok),字君邦,号正轩,是朝鲜高宗李㷩的儿子,大韩帝国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于1907年7
  • 独居老人独居长者,亦称独居老人,是指单身一人或夫妻二人孤独居住的老人,是现今社会问题之一。独居老人可能因没有后代而独居,也可能因为子女居住在他处而独居;属于后一种情况的老者在中国
  • 卢德运动卢德主义者(英语:Luddite)是19世纪英国民间对抗工业革命、反对纺织工业化的社会运动者。在该运动中,常常发生毁坏纺织机的事件。这是因为工业革命运用机器大量取代人力劳作,使许
  • 浅粉红粉红色(英语:Pink)是一种由红色和白色混合而成的颜色,通常也被描述成为淡红色。但是更准确的应该是不饱和的亮红色。在欧洲和美国,粉红色通常与女生联系在一起,而蓝色会与男生联系
  • 桑切斯佩德罗·桑切斯·佩雷斯-卡斯特洪(西班牙语:Pedro Sánchez Pérez-Castejón;1972年2月29日-)是西班牙的一位经济学者和政治家,出生于马德里,现任西班牙政府主席(首相)及西班牙工人
  • 巴托洛梅·米特雷巴托洛梅·米特雷(Bartolomé Mitre,1821年6月26日-1906年1月19日),第六任阿根廷总统(1862—1868),军人、史学家。米特雷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9岁随父母迁居乌拉圭,学习文学和军事。作
  • 隔代教养家庭隔代教养(英语:Skipped generation families)又称为隔代教养家庭,广义上指的是,祖父母辈乃至任何非孩子父母辈的人于适当的时间点,适度的肩负起对孙子女的教养与照顾责任。至于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