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性别认同障碍
✍ dations ◷ 2025-11-24 15:46:59 #性别认同障碍
性别不安(英语:gender dysphoria),又称性别焦虑、性别不一致,旧称性别认同障碍(英语:gender identity disorder)或易性症,是一个人因为出生时的性别指定而遭受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性别指定不符合该人的性别认同,并且该人是跨性别。有证据表明,性别认同不同于性别指定的双胞胎可能不仅仅是出于心理或行为原因,而且还有关基因或出生前暴露于相关荷尔蒙的生物学因素。性别认同障碍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2013年被重新分类为性别不安。一些跨性别和研究人员支持性别认同障碍的重新分类,因为他们说诊断会使非常规性别病理化,强调性别二元论的模型,并可能导致跨性别者的污名化。官方DSM-5中性别不安的重新分类可能有助于解决其中一些问题,因为性别不安这一术语仅适用于某些人因性别认同问题而产生的不满情绪。美国精神医学学会,也就是DSM-5的发行者,指出“非常规性别本身并不是一种精神障碍。性别不安的关键因素是存在与该状态相关的临床显著的痛苦。”对被精神诊断患有性别不安的人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心理治疗或激素治疗,支持个人性别认同的性别表达、性别角色或性别重置手术。人具有“自己属于哪个性别的感觉,一种对自己是何种性别的自我认知”,这被称为性别认同,大多数人都有着与指定性别相同的性别认同,但在极少数情况下,有些人对他们的指派性别有着清晰的认识,但是并不认同这个性别的情况,有这种对性别认同不一的状态被称作性别认同障碍(性别焦虑/性别不安)。
在过去,一般认为性别是由生殖器和染色体所决定的,并一直认为这和性别认同是一回事,但是解剖学上也有发现染色体与性腺所不同的性分化异常的情况。性别认同障碍被认为是一种由于某种原因,指派性别与涉及大脑性别认同的部分彼此不匹配的情况。性别不安儿童通常有以下情况:对自己的生殖器的厌恶,与同龄层的社会隔离,焦虑,孤独和抑郁。据美国心理学会称,跨性别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容易在学校,寄养,住宿治疗中心,无家可归者中心和少年司法方案中遭受骚扰和暴力。在许多案例中性别不安通常是在小时候就会出现,但也有在青春期或成人时才出现的可能,并且随着年纪增长而越来越强烈。由于许多文化并无法接受跨性别的行为,这种感觉往往为当事人以其家人、朋友带来许多问题。在许多案例的报告中,也有人的不适感是觉得自己的身体“出了差错”,或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是如此。
以下症状一般被认为是性别不安的表现。但这些症状并非所有性别不安者都有表现。当一个人因性别认同而感到不满时,性别认同障碍就会存在,从而导致他们情绪低落。研究人员对性别认同障碍患者的痛苦和损伤的本质持不同意见。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患有性别认同障碍的人受苦是因为他们受到羞辱和暴力。而且,如果社会性别分化不那么严格,跨性别就会遭受少一点的痛苦。一般人可以很轻松的维持自己对出生性别的认同,但性别不安者则不同。例如,在实验中让被试者尽可能快的写出尽可能多的、描述自己的语句,通常被试都会做出很多跟自己性别相关的描述。一般人做出的描述都会和其性别指定或社会普遍认同的相应性别特征一致。而性别认同障碍者却会做出很多跟自己性别指定相矛盾的描述。这种矛盾的性别认同往往会给人以严重的痛苦体验。许多跨性别及研究人员的支持解密的GID作为一个精神障碍有以下几个原因。最近的跨性别的大脑结构的医学研究表明,一些跨性别的物理脑结构类似激素治疗,甚至在他们想要的性别。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性别不安的更可能的原因从遗传的原因(如克氏症候群),生母在妊娠期间暴露于过量类激素化学物质(如类固醇、环境荷尔蒙),以及其他心理和行为的原因所引起的。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要被诊断判定为“性别认同障碍”前,须达到五项条件: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要被诊断判定为“性别不安”前,青少年或成人须至少符合两个标准以及持续至少六个月:此外,该病症必须与临床上显著的痛苦或损害相关。DSM-5将性别不安从性偏离中移除,并将其纳入其他的类别。在性别认同障碍被批评为污名后,该诊断被重新命名为性别不安,并删除了子类别中的性取向。儿童的诊断与成人的诊断被分开,如“儿童性别不安”。为儿童建立一种特定的诊断反映了儿童较少有能力洞察他们正在经历的事情,或者让他们表达自身正在经历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不符合性别不安的标准但仍有临床上显著的痛苦或损伤,则可以诊断出“其他性别不安”或“性别不安,不明确”。根据《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列出与性别认同有关的几种疾病:根据《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一版,对性别认同相关疾病的分类进行重大修订。 截至2018年8月 (2018-08),ICD-11这种情况列为“性别不一致”。此外,已经移除了性成熟障碍以及双重角色异装。ICD-11将性别不一致定义为“个体所经历过的性别与指定性别之间存在显著且持续的不一致”,其解释类似于DSM-V的定义,但不需要明显的痛苦或损害。
相关
- 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又译为菸草镶嵌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专门感染植物,尤其是烟草及其他茄科植物,能使这些受感染的叶片看来斑驳污损,因此得名(mosaic为马赛克,也就
- 死神死神指的是掌管死亡的神明,由于死亡是人类必经的历程,因此普遍出现于各民族信仰及宗教之中,也是小说、电影等常见的题材。电影(第六感生死缘)
- 变应原过敏原(英语:allergen,又称为变应原、过敏物、致敏原、致敏物)是指能引起过敏的物质。严格地说,过敏原是一种能促进在特应性个体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非寄生抗原。尘螨的排泄物、花
- 螺旋动物螺旋动物(学名:Spiralia),又称螺旋卵裂动物,是原口动物的一大分支,包括多种型态的动物门类,如软体动物、环节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等。其动物在发育的早期过程中以经典的“螺旋式”卵
- 鳞柄白鹅膏蕈伞凸面鳞柄白鹅膏(学名:Amanita virosa),又称毁灭天使、招魂天使、破坏天使 (Destroying Angel),是一个隶属于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下的有毒真菌种。其为中至大型的菇菌,全体
- 本土外小岛屿美国本土外小岛屿(英语:United States Minor Outlying Islands),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3166-1国际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659、《中华民国国家标准》CNS 12842所定义
- 贝克曼重排贝克曼重排反应(Beckmann rearrangement)是一个由酸催化的重排反应,反应物肟在酸的催化作用下重排为酰胺。若起始物为环肟,产物则为内酰胺。此反应是由德国化学家恩斯特·奥托·
- 精确质量质谱(英语:mass spectrometry,缩写:MS)是一种电离化学物质并根据其质荷比(质量-电荷比)对其进行排序的分析技术。简单来说,质谱测量样品内的质量。 质谱法被用于许多不同领域,并被用
- 升华热升华热或升华焓,是在指定温度和压强(通常为标准状况)下,使一摩尔的物质升华所需要的热量。升华热的单位通常是kJ/mol,但有时也会使用kJ/kg作为单位。同一种物质的升华热等于其汽
- 解思深解思深(1942年2月18日-),生于青岛,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9年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就读,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金属物理专门化。1983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