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尔-颜过程

✍ dations ◷ 2025-08-22 15:41:51 #粒子物理学

德雷尔-颜过程(英语:Drell-Yan process)产生于高能强子散射。当一个强子中的夸克与另一个强子中的反夸克湮灭,产生一个虚光子或者Z玻色子,之后衰变到一对带有相反电荷的轻子。这个过程最早在1970年由西德尼·德雷尔和颜东茂提出用来描述高能强子碰撞中的轻子-反轻子对反应。实验上,最早由J.H. Christenson等在交变梯度同步加速器实验中的质子-铀碰撞中观测到。

在固定靶实验和碰撞实验中都有对德雷尔-颜过程的研究。它为描述高能核子中的组分部分子的动量分布parton distribution functions(PDFs)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此分布是计算强子碰撞中所有基本过程的基础。尽管这个分布可以从理论推导,但是目前对于强相互作用的一些简化使得推导难以实现。因此需要通过实验数据来得到。

使用德雷尔-颜散射可以探测质子中的味不对称。质子中的夸克海被认为产生于不区分上下夸克的量子色动力学(QCD)过程。对于强相互作用耦合常数的首项αs,质子束作用在氘靶上的Drell-Yan散射截面和质子束作用于质子靶上的Drell-Yan散射截面的比值为: σ p d 2 σ p p = 1 2 {\displaystyle {\frac {\sigma ^{pd}}{2\sigma ^{pp}}}={\frac {1}{2}}\left}

德雷尔-颜过程中产生的Z玻色子给研究Z玻色子到夸克的耦合提供了契机。主要的可观测量是两个轻子在 质心系中角分布的向前-向后不对称性。如果重的中性规范玻色子存在,它们可能在轻子对的不变质量谱中产生一个峰。

相关

  • 颚胃动物门颚胃动物门(学名:Gnathostomulida)是动物界的一个门。这类无体腔的动物体型很小,生活在浅海细砂间,于1956年发现。目前已记录了18个属,大约有100种。
  • 木豆木豆(学名:Cajanus cajan),又名蒲姜豆、木豆、米豆、树豆、柳豆、白树豆、花螺树豆、观音豆、番仔豆、山豆根,为豆科木豆属下的一个种,台湾一般称为树豆,阿美语称 fata'an,泰雅语称
  • 乌克兰族乌克兰族(乌克兰语:українці,拉丁化:ukrayintsi)是东斯拉夫人的一个分支,乌克兰的主体民族。有时候乌克兰族也会被称作乌克兰卢森尼亚人或是哥萨克等现已不常使用的名字。
  • 汉坦病毒属汉坦病毒(Hantavirus),又译汉坦病毒或汉滩江病毒,是本雅病毒目的一种病毒,其引发的病症称为汉他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为一种经由老鼠传染给人类的致命传染病,被列为生物
  • 柏实义柏实义(1913年9月30日-1996年5月23日),美籍华裔空气动力学家。生于江苏句容,自幼定居南京。1935年于中央大学电机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后,进入中央大学机械特别班(即航空工程研究生班),1
  • 北京舞蹈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位于中国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公园北侧,1954年9月6日成立。被誉为“舞蹈家摇篮”的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舞蹈教育的最高学府,世界知名的舞蹈院校。中央芭蕾舞
  • 珀尼达岛珀尼达岛是印度尼西亚的岛屿,位于巴厘岛东南面龙目海峡,属于巴厘岛克隆孔县的一部分,周边有伦邦岸岛。巴塘海峡将该岛屿与巴厘岛分隔开来。岛上多山地地形,最高海拔高度524米。
  • 尤斯图斯·利普修斯尤斯图斯·利普修斯(Justus Lipsius,一作 Joose Lips 或 Josse Lips,1547年10月18日-1606年3月23)南尼德兰(今比利时)语文学家、人文主义者。他写下了一系列著作,试图以和基督教相兼
  • 枝垂樱枝垂樱(学名: f. )是樱花的一种变种,属蔷薇科的植物。树枝垂下的樱花的总称。多属于江户彼岸樱的系统,品种众多。八重红枝垂、红枝垂等较有名。花语:勿忘我乙姫樱(福岛县白河市)万博
  • 半球多脉扁螺半球多脉扁螺(学名:),又名台湾类扁蜷,为扁蜷螺科多脉扁螺属的动物。分布于俄罗斯、日本、印度、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主要生活于湖泊、缓流小溪沿岸带、稻田、池塘、沟渠、小水洼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