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斯图斯·利普修斯

✍ dations ◷ 2025-05-19 05:48:30 #1547年出生,1606年逝世,16世纪拉丁语作家,17世纪拉丁语作家,比利时哲学家,比利时天主教徒,佛兰德古典学者,佛兰德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鲁汶大学校友

尤斯图斯·利普修斯(Justus Lipsius,一作 Joose Lips 或 Josse Lips,1547年10月18日-1606年3月23)南尼德兰(今比利时)语文学家、人文主义者。他写下了一系列著作,试图以和基督教相兼容的形式来复兴古代斯多噶主义。其最著名的著作是 。他的斯多噶主义形式影响了许许多多同时代的思想家,开创了新斯多噶主义运动。他曾先后任教于耶拿大学、莱顿大学和鲁汶大学。

利普修斯生于布拉班特公国的奥纲赖泽,是知名学者马丁· 利普修斯(Martin Lipsius)的侄孙。他的父母很早就将他送到科隆的耶稣会学院,他曾先后于布鲁塞尔、阿特(Ath)及科隆的耶稣会学校求学。不过他的父母又恐怕他加入耶稣会,所以当他16岁时将他送往鲁汶大学攻读法律,尽管利普修斯更偏爱文学。

他献给枢机格兰维尔的校勘学著作 (1567)发表,为他赢得了该枢机的拉丁文秘书一职,以及跟随这位枢机赴罗马的机会。从1568年至1570年,利普修斯在罗马生活了两年,其间他将业余时间投入到对拉丁文经典的研究、对铭文的收集以及对梵蒂冈教廷图书馆所藏文献抄本的翻检中。他还结识了Marc-Antoine Muret 等人文主义者。从罗马返回鲁汶继续法律学习后,他发表了 (1575);相比于八年前出版的 ,这部新著作显示了他已经超越了纯粹的推测性校正(conjectural emendation)的观念,达到了校勘(collation)的观念。

为躲避政治宗教冲突,1570年他周游勃艮第、德国、奥地利、波希米亚,在那里耶拿大学于1572年聘其为教师,任期超过一年,这一职位暗示他改宗路德宗。在他回鲁汶的路上,他在科隆停留了一些时候,在这里他必须举止和天主教徒相若。

1574年,他回到尼德兰,先后住在奥纲赖泽与鲁汶,但是八十年战争很快就迫使他离开鲁汶经安特卫普逃到北尼德兰避难,在这里,新成立的莱顿大学1579年任命他为历史学教授。

在莱顿,他必已皈依加尔文宗。他在这里度过了七年,这也是他的高产期。那时他为其塞涅卡作了准备,并在后来的版本中润色了其塔西佗,还写出了一系列其他作品。其中有些是纯学术作品,有些是古典作家的文集,还有些是一般趣味的作品。这最后一类作品之一便是有关政治学的论文(, 《政治六书》,1589年),其中他表明,尽管一个国家内的一位公众教师自称宽容,但是他仍然不能摆脱阿尔瓦公爵和菲利普二世的国家箴言。他写道,一个政府应当只承认一种宗教,并用火与剑消灭异议。这一告白使其饱受攻击,但审慎明智的莱顿当局保护了他,并劝说他发表声明称,其著作中的 (烧和刻)是对积极处理的比喻。

1590年春,他以生病需要去斯帕以水疗养为借口离开莱顿,向莱顿大学提出辞职,并在美因茨重新皈依天主教会。此事深受天主教世界关注,他接到了来自意大利、奥地利和西班牙的许多大学和宫廷的犹如雪片般的聘书。但他更喜欢呆在自己的国家里,他于1592年回到鲁汶,并在鲁汶大学三语言学院任拉丁文教授。

没人指望他真的去教书,而且枢密院委员(privy councillor)的职位和1595年被委任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史官使他颇有余钱。他像以前一样继续发表论文,其中主要有 (1595) 以及 (1605),是布拉班特的通史介绍。

利普修斯因肝病逝世于鲁汶。许多年后,布鲁塞尔的埃特别克区的Wetstraat的一段被分出,以利普修斯的名字命名。在1990年代,欧盟委员会的新总部落成于该街,而对利普修斯的纪念仍被保留下来:1995年欧盟委员会总部将其大楼命名为尤斯图斯·利普修斯楼。

他的理想公民的概念——一个依理性而行动的人,能对他自己负责,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已准备好进行斗争——在骚动的宗教改革时期获得了广泛的接受。利普修斯的这一观点,在被转入政治学后,使国家及其政府机构的理性化、国王的独裁统治、施予臣民的纪律、以及强固的军事防御成为需要。这些原则适于早期现代国家的创建。

相关

  • 增殖性材料增殖性材料是指本身在热中子的作用下不易发生核裂变,但是通过中子俘获和接下来的核反应产生裂变物质的材料。可以通过在核反应堆中接受辐射转换为裂变物质的天然增殖性材料有
  • 艾伦·谢泼德小艾伦·巴特雷特·谢泼德少将(英语:Alan Bartlett Shepard Jr.,1923年11月18日-1998年7月21日)是一位美国航天员、海军航空兵、试飞员,也是一位商人。他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早
  • 小梁网小梁网,trabecular meshwork,位于眼内,位置在前房角,为网状组织。在房水外流中起重要作用。
  • 东格陵兰洋流东格陵兰洋流(East Greenland Current)由源自北冰洋,带来冰冻、低盐度、往南的水流沿着东格陵兰岸边。东格陵兰洋流为形成近极地环流(gyre)的五条主要洋流之一,并提供北冰洋的冰冻
  • 斯特凡·乌德里斯特凡·乌德里(法语:Stéphane Udry,1961年-)是一位任职于日内瓦大学的瑞士天文学家,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太阳系外行星巡天。2007年时他和他的团队发现了位于红矮星格利泽581适居带
  • τsup+/sup基本粒子反τ子(反陶子,Antitauon)是τ子的反粒子。
  • 国家广播文物馆国家广播文物馆,前身为1940年兴建的台北放送局民雄放送所,战后作为中央广播电台民雄分台,因其电波涵盖范围广大,后来改隶属于国防部,国防部迁出后做为展示广播相关文物的博物馆,以
  • 旁遮普人旁遮普人(旁遮普语:ਪੰਜਾਬੀ ਲੋਕ ,西旁遮普语:پنجابی لوک),南亚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印度的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邦、北方邦与克什米
  • 斯托里斯托里县(Storey County, Nevada),美国内华达州西部的一个县。面积683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3,399人。县治维吉尼亚城 (Virginia City)。成立于1861年11月25日,
  • 象牙塔象牙塔 (Ivory tower),法语 la tour d'ivoire的翻译,指的是“脱离现实生活的大学等学术机构”,其后引申为“脱离现实生活的学术理论”。Ivory Tower 是根据圣经《旧约雅歌》(the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