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炽昌

✍ dations ◷ 2025-11-20 09:19:46 #杨炽昌
杨炽昌(1908年-1994年)是台湾日治时期著名诗人,笔名:水荫萍、南润。台南市人。杨炽昌9岁进入台南第二公学校(现在的“立人国小”),读了5年公学校后,考入台南二中与日本人共学,毕业后于1932年赴日求学,入东京文化学院深造,常有诗作发表于《椎木》、《神户诗人》、《诗学》等日本杂志。因父亡故,于1934年返台,受聘代理《台南新报》学艺栏主编。1935年秋,杨氏与张良典(又名丘英二)、李张瑞(利野苍)、林永修(林修二)等人合组风车诗社。诗社、诗刊为时不长,1936年夏季就结束了。1937年杨炽昌进入《台湾日日新报》当记者,该报与其他5种报纸在1944年4月1日改为《台湾新报》,1945年10月25日再改为《台湾新生报》,杨氏转入《新生报》任职,之后受聘于李万居组织的《公论报》,担任台南分社主任。此外,他还担任了台南市文献委员会委员,偶尔帮忙扶轮社编社刊。1930年代初,杨炽昌曾将法国超现实主义引进台湾文坛。超现实主义于1924年产生于法国巴黎,于1928年传到日本,当时日本作家有百田宗治(日语:百田宗治)、西胁顺三郎等人提倡,并有《诗与诗论》、《诗·现实》、《椎木》等杂志响应。1933年超现实主义在日本文坛掀起一股浪潮,正在日本留学的杨炽昌适逢其会,接触到超现实主义的文艺思潮,便将它引进台湾。杨炽昌在解释为什么要把超现实主义引进台湾文坛时,曾说:“台湾当时受日本统治,在这种环境下,我认为文学应该舍弃政治立场,而追求纯正的表现,才能在政治的夹缝中,永远生长茁壮。”向阳曾说:“杨炽昌在1936年发表台湾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新精神和诗精神〉,除了介绍当年日本盛行的前卫运动与现代诗运动(包括西方未来派宣言、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即物主义等论述)之外,更推崇超现实主义。他主张‘联想飞跃、意识的构图、思考的音乐性,技法巧妙的运用和微细的迫力性等’,强调‘超现实是诗飞翔的异彩花苑’”。杨炽昌的主要作品有:诗集《热带鱼》、《树兰》、《燃える颊》;诗篇〈花海〉(刊登在《文艺台湾》)、〈窗帷〉(刊登在《华丽岛》) 、〈茉莉花〉(刊登在《风车同人集》)等;小说〈蔷薇的皮肤〉(曾入选《台湾日日新报》小说奖)、〈贸易风〉(刊登在《台南新报》);评论《洋灯的思维》等。黄忠武的《日据时代台湾新文学作家小传》曾对杨炽昌作过这样的评述:日据下的台湾文学,充满着反日的民族情绪与浓厚的政治色彩,在这特殊的环境里,文学艺术往往受到政治利用与污染,很难维持其纯正的面貌,而《风车诗社》却丝毫不受政治感染或干扰,杨炽昌便是《风车》的灵魂人物。他引起了“超现实主义”,建立了新的文学理想——努力显现蕴藏在人的内心深处的东西。“风车诗社”在1935年秋季成立,地点在台南,成立宗旨为“主张主知的‘现代诗’的叙情,以及诗必须超越时间、空间,思想是大地的飞跃。并以法国超现实主义的宣言奉为创作的圭臬”,也就是成员普遍主张抛弃传统诗的音乐性与型式,创造一种新的形象,呈现人们内心领域的精神活动,并且以法国超现实主义的宣言,作为成员的创作圭臬。发起人有杨炽昌、林永修(又名:林修二)、李张瑞(笔名:利野苍)、张良典(笔名:丘英二),以及日本人户田房子、岸丽子、尚梶铁平(笔名:岛元铁平)等人由于他们的作品没有政治色彩,所以未受日本当局的干扰。诗社同时发行《风车诗刊》,刊衔标题为法语,用粗糙的台湾竹纸印刷,是个不定期出版的刊物,只刊登同仁的作品。诗刊在1935年创刊,每期发行75本,至1936年夏季停刊。目前为止(2016/11/27),已知的有:

相关

  • 关节关节(拉丁语:Articulatio)在解剖学里指的是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之间能活动的连接。在解剖学上有不动关节、动关节(连接处有液体)和微动关节(Amphiarthrosis)三种。不动关节有:例如尺
  • 人眼眼睛是一种人体器官,位于头部,左右成对。与其它哺乳动物的眼睛相同,人眼有多种用途。作为感觉器官,眼睛能对光起反应,传送讯号至大脑,以产生视觉。在眼睛后端的视网膜上,拥有杆细胞
  • 异维A酸异维A酸(Isotretinoin),是维A酸的异构体,最初是一种治疗脑癌、胰脏癌和皮肤癌等多种癌病的药物,但现时常用作治疗青春痘,通常为口服用A酸,外用A酸则通常为维A酸成分,有时亦用作医治
  • 吡喹酮吡喹酮(英语:Praziquantel,或英语:Biltricide)为一种用于人类及动物的驱虫药,专门治疗绦虫及吸虫。对于血吸虫、中华肝吸虫、广节裂头绦虫(英语:Diphyllobothrium latum)特别有效,吡喹
  • 神经经济学神经经济学(英语:Neuroeconomics),一种跨领域研究,研究人类进行选择决策时的生理机制。结合了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实验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等学科。它同时也结合了数理
  • 山地山是地面上被平地所围绕的具有较大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而凸起的地貌区。山离地面高度通常在海拔600米以上,包括低山、中山与高山,是否被称作山取决于当地人。 山一般是因板块
  • 晁衡阿倍仲麻吕(日语:阿倍 仲麿/あべ の なかまろ Abe no nakamaro,698年-770年),朝臣姓,阿倍氏,原文名仲麿,又作阿部仲满,在中国时取汉名朝衡,又作晁衡、鼂衡,字巨卿。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
  • 理查德一世理查一世(英语: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中世纪的英格兰王国的国王,因勇猛善战而有“狮心王”称号。理查一世身为天主教教徒,曾加入教廷发起的十字军圣战,为第三次十字
  • 消耗战消耗战是一种军事战略,交战国会以人力与物资使另一方的军事力量达到崩溃,进而赢得战争。此战略常伴随着巨大的伤亡与损失,并往往是物资量较多者得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场是
  • 后期制作后期制作(英语:Post-production),简称后制,在多媒体编修里是对于电影、电视节目及唱片等摄影、录音完成后,影音材料处理作业的总称。另外产品制程中,最后美化处理制作的所有过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