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耗战
✍ dations ◷ 2025-09-06 07:31:40 #消耗战
消耗战是一种军事战略,交战国会以人力与物资使另一方的军事力量达到崩溃,进而赢得战争。此战略常伴随着巨大的伤亡与损失,并往往是物资量较多者得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场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消耗战之一,协约国也因此以物资优势压倒了同盟国。一般来说,军事战略家与理论家如孙子都认为在战争中须极力避免消耗战的情况,消耗战被认为是与常规战争中,以突击、集中火力和机动战以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作法相反。不过,也有因为己方部分军事上居于劣势,而以消耗战的型态来抵销敌方的优势。以消耗战取胜, 经常形成惨胜。另外,由于消耗战会付出极为庞大的代价,也成了对其他可能的交战国一种震慑力,足以令他国放弃发动、或进一步的侵略、进攻行动(如到了中期的中国抗日战争,日本在财政与物资上付出极大的代价,因而无力深入内地继续进攻中国的重庆政府)。
相关
- 眼眼(亦称眼睛、目、目睭)是视觉的器官,可以感知光线,转换为神经中电化学的脉冲。比较复杂的眼睛是一个光学系统,可以收集周遭环境的光线,借由虹膜调整进入眼睛的强度,利用可调整的晶
- 不安全性行为安全性行为是指一套为保持人们身心健康的性行为作法而做出的设计,狭义的指减低性病感染风险的性行为;广义的安全性行为除此之外,还包括对进行性行为的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性行为
- 生物复育生物修复(英语:Bioremediation)是一种使用生物体来移除或中和污染现场内污染物的技术。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定义,生物修复是一种“使用自然产生的生物体来把有害物质分解成
- 多系群多系群(英语:Polyphyletic group)在生物系统发生学中,是指一个分类群当中的成员,在演化树上分别位于相隔着其他分支的分支上;也就是说,该分类群并不包含其所有成员的最近共同祖先
- 免疫组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英语: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是指在抗体上结合萤光或可呈色的化学物质,利用免疫学原理中抗原和抗体间专一性的结合反应,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是否有目标抗原
- 两性异形两性异形(性别二态性)是指同一物种性两性之间的差别。最基本的两性异形是生殖构造(第一性征),但因为所有有性别的生物都有生殖构造的差异,一般来说两性异形主要用在指其他与生殖没
- 基因序列核酸序列(英语:Nucleic acid sequence,亦称为核酸的一级结构)使用一串字母表示的真实的或者假设的携带基因信息的DNA分子的一级结构。每个字母代表一种核碱基,两个碱基形成一个碱
- 福州平潭壳丘头遗址壳丘头遗址,是位于中国福建省平潭县平原镇南垄村东的古遗址,其历史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商朝,现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67处古遗址之一。壳丘头遗址在1991年4月17日获公
- 东宁之变“东宁之变”,又称“东宁政变”,是明永历三十五年(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台湾明郑东宁国延平郡王郑经逝世后,于“东都明京”承天府(今台南地区)所发生的政变。身为外戚又兼任侍卫镇的
- 酷儿酷儿(英语:Queer)用来统称社会上性取向或性别认同,诸如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等非异性恋者。通常这个词是为了摆脱受污名化的相关名词。酷儿一词来自英文“Queer”,本意指“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