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家庙

✍ dations ◷ 2025-04-25 10:30:44 #郑氏家庙
郑成功祖庙为奉祀郑成功的郑氏家庙,为明永历十七年(1663年)郑经所建之专祠,奉祀其父郑成功与其母董氏。该庙位于中华民国台南市中西区(台湾府城宁南坊五帝庙街)。台湾纳入清版图后,改称郑氏大宗祠,又称昭格堂。近年易名郑姓宗祠,后来才又回复正名郑成功祖庙。该庙于1985年(民国74年)11月19日公告为台南市三级古迹。郑经在明永历十七年(1663年)从金厦来到台湾后,随即建立了祭祀其父的“延平王庙”,又称“先王庙”,后来郑经逝世后建了祭祀他的“二王庙”,该庙遂又称为“大王庙”。后来明郑灭亡于明永历三十七年(1683年)之后,施琅曾来此处祭拜郑成功,但后来由于郑氏族人被迁回中国大陆,周围居民又不敢公然前去祭祀郑成功,导致该庙一度被两个姓许和姓蔡的官役占去,直到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才由士绅郑其嘏等人赎回重修,并改称“郑氏大宗祠”,又称“昭格堂”,而之后数年也有数次整修过。进入台湾日治时期之后,由于大正八年(1919年)进行市区改正而拓宽庙前道路,导致该庙门前有部分被拆除。而到了昭和五年(1930年),适逢举办“台湾文化三百年纪念”,郑氏家族则组成了台南郑氏宗亲会并发起募款,于两年后完成该庙的整修。二次大战结束进入民国时期后,1961年因延平郡王祠重塑郑成功神像,原本由蔡心雕塑于1947年的樟木神像则移祀至此。1983年因庙前道路再次拓宽,该庙前面便改建为墙门,此外郑氏家庙则改称为郑氏宗祠。之后2000年再次整修竣工,而2002年4月29日则正式改名为“郑成功祖庙”,并且对外开放。此庙为三开间三进的格局,座东朝西,由前殿、正殿与后殿组成,整体外观简朴不华。门前古井为创建时期遗迹,前庭则栽有七弦竹及置有幼年郑成功及母亲田川松之雕像。前殿之入口内凹,为“凹寿式”的形式,而两旁则有开了圆孔窗的耳房。正殿奉祀郑成功神像,与历代郑氏祖先、圣贤等神位,并悬有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三圭世锡”匾额,为郑成功第四代孙郑汝成至台湾祭拜祖先所立。堂内石柱联刻“昭毅无双开疆复土承天续,格思靡既迪后光前擘海祠”,彰显郑氏开拓之功劳。外观正殿外观“三圭世锡”匾幼年郑成功及母亲田川松之雕像坐标:22°59′33″N 120°12′11″E / 22.992597°N 120.203054°E / 22.992597; 120.203054

相关

  • 割双眼皮割双眼皮,又称双眼皮手术或重睑术,是一种整容手术。主要流行于东亚的大中华地区与韩国。人类眼睑(眼皮)可分为两类:睁眼的时候上眼睑无自然褶皱为单睑(单眼皮),出现自然褶皱为重睑(双
  • 水玉簪科见内文水玉簪科(学名:Burmanniaceae)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科,包括有99个草本植物物种,分属八个不同的属;中国有1属9种。这些草本植物可能是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 在传统的生物分类学上
  • 纳萨尔派纳萨尔派(英语:Naxalite或Naxal)是印度各个拥护毛主义、主张武装反抗当局的政党和组织的总称,目前,最大的纳萨尔派组织是印度共产党(毛主义)。纳萨尔派得名于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县纳
  • 普通楼燕普通楼燕(学名:Apus apus)为雨燕科雨燕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普通楼燕包括以下亚种
  • 水木茂水木 茂(日语:水木しげる,1922年3月8日-2015年11月30日),本名为武良茂(日语:武良 茂),日本漫画家。曾居住在东京都调布市。担任世界妖怪协会会长、日本民俗学会会员、民族艺术学会评议
  • 王昌高丽昌王(朝鲜语:고려 창왕/高麗 昌王 Goryeo Chang'wang;1381年-1389年),讳王昌(朝鲜语:왕창/王昌 Wang Chang),高丽王朝第33位国王(1388年—1389在位),前任国王王禑之子。明太祖洪武二
  • 附肢附肢是一个在无脊椎动物生物学的名词,指一种从身体长出的自然延伸,与脊椎动物的四肢近似。不同功用的附肢会有不同的名称,例如:螯足、步足、触角、颚足、腹肢、尾节:213、生殖肢
  • 吉姆·莫里森主要: 歌唱 偶尔:詹姆斯·道格拉斯·“吉姆”·莫里森(英语:James Douglas "Jim" Morrison,1943年12月8日-1971年7月3日),是一位美国创作歌手和诗人,其最出
  • 信任在社会科学中,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值得信任的个人或团体意味着他们寻求实践政策,道德守则,法律和其先前的承诺。尼克拉斯·卢曼给信任定义为:“信任是为了简化人与人之间
  • 伶盗龙伶盗龙属(属名:Velociraptor,拉丁文中意为“敏捷的盗贼”)或盗伶龙属,或在中文圈被错误翻译为“迅猛龙”,是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的一属,大约生活于7,500万至7,100万年前的白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