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奥·凡·杜斯伯格

✍ dations ◷ 2025-07-27 01:37:07 #1883年出生,1931年逝世,荷兰画家,乌特勒支人

特奥·凡·杜斯伯格 (荷兰语:Theo van Doesburg 荷兰语发音:,1883年8月30日 – 1931年3月7日)荷兰艺术家,擅长绘画、写作、诗歌以及建筑。以建立和领导荷兰风格派艺术闻名于世。

特奥·凡·杜斯伯格原名克里斯蒂安·埃米尔·玛丽·居伯,1883年8月30日生于乌特勒支,摄影师 威廉·居伯与亨莉埃塔·卡特琳娜·马哥丹特之子。短暂的表演和演唱训练经历之后,决心投入绘画事业。他一直将继父特奥多鲁斯·杜斯伯格视作亲生父亲,因此,其首批作品即署名特奥·杜斯伯格,后来又自行插入了“凡”。他于1908年进行了首次个展。1912以前,一直以为杂志供稿支撑绘画工作。虽然当时他自认为是一名现代画家,他的早期作品与阿姆斯特丹印象派并无二致,风格和主题都很有文森特·凡·高的影子。但1913年这种情况急剧转变。杜斯伯格读到瓦西里·康定斯基回忆自己1903到1913年绘画生涯的《回顾》一书,意识到绘画中包含有超越日常生活,仅仅来源于人的认识的更加高远和精神化的层面,而这只可能通过抽象来达成。而在1912年,凡·杜斯伯格就已经在11月9日的《单一》期刊第127号的艺术论文中批判过未来主义,认为“对于速度(无论何种形式:飞机、汽车或其他)的模仿性表达和绘画的特性是互相抵触的,绘画的至上源泉应当是内心世界。”1915年11月6日他又在同一刊物发表道:“蒙德里安真正看到了线条的重要性。几乎线条本身就成了艺术品;当被感知对象的表现放在首要位置时,任何人都必须严肃地观察。白色画布变得神圣。 任何多余的线条,任何错置的线条,任何不敬与随意的色彩,都将毁灭一切——亦即其崇高性。”

1915年(在他为期两年的军役途中),凡·杜斯伯格在一场画展评论的撰稿过程中,接触了年长自己8岁的画家皮特·蒙德里安的作品,而蒙德里安较早前亦对其画作有所关注。凡·杜斯伯格在其画作中看到了两人绘画理念的不谋而合:对现实的彻底抽象。展览结束后,凡·杜斯伯格立即与蒙德里安及相关艺术家取得联系,包括巴特·范·德·勒克、安东尼·科克、维尔莫什·胡萨尔以及J.J.P.欧得。1917年,他同这些艺术家一道创刊了《风格派》杂志。

尽管“风格派”运动成员众多,凡·杜斯伯格却扮演了在全欧范围内推广该运动的“使者”角色。他于1922年迁至魏玛,欲图给包豪斯校长沃尔特·格罗佩斯留下某种积极印象,以期扩大运动的影响力。

格罗佩斯尽管对大量现代艺术运动信条都予以接受态度,却并不认为杜斯伯格有资格成为包豪斯学校的教学成员。于是,杜斯伯格决心安身在包豪斯附近,开始吸纳那些对构成主义、达达主义和风格派的新观念怀有强烈兴趣的在校生。

尽管主要通信都依靠信件,凡·杜斯伯格和蒙德里安的友谊却维持了好些年。1923年凡·杜斯伯格携后来的妻子奈莉·凡·莫塞尔一同迁至巴黎。随着两人接触程度的加深,性格上的不合变得愈发暴露无遗:蒙德里安沉静内敛,凡·杜斯伯格却既热情又挥霍。1924年两人发生争执,最终导致了同年的(暂时)决裂。艺术史家对于决裂的理由有着不同的观点;通常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对绘画中线条方向的看法:蒙德里安拒不接受斜线,杜斯伯格却坚定维护斜线的动态感,也着实在艺术实践中广泛采取运用。蒙德里安实际上某种程度接受过斜线观念,例如在他的“菱形”画作当中,画布以45度角倾斜,但线条仍是地平线基准的。然而近年来,这一理论遭到了一些艺术史家的质疑,例如卡莱尔·布罗特坎普认为他们关于空间和时间的不同观念才是决裂的主要原因。决裂后,凡·杜斯伯格为自己的艺术设置了一种新概念,即以斜线为特征的基本要素主义,反对蒙德里安的新造形主义。

1929年两人在巴黎的咖啡厅偶遇,又达成了和解。


相关

  • 论上帝之城《上帝之城》(拉丁语:De Civitate Dei),书名或译作“天主之城”,为希坡的奥古斯丁所著。当时罗马城已被哥特人攻破。人们把罗马帝国的衰退归咎于基督徒之离弃传统多神宗教。奥古
  • 威廉·哈金斯威廉·哈金斯爵士(英语:Sir William Huggins,1824年2月7日-1910年5月12日),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功绩勋章、巴斯勋章得主,是英国最著名的天文学家之一,在1900至1905年间担任皇家学会的主
  • 2009年维多利亚森林大火2009年维多利亚森林大火(黑色星期六大火, Black Saturday bushfires )是2009年2月初,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发生的大型山火。造成173人死亡,1万多人无家可归。大面积的农田和森林
  • 洛邑雒邑,别称成周,中国古地名,在今洛阳市。西周周成王时,周公建成洛邑(今瀍河两岸),又称成周。西周灭亡后,周平王东迁成周,从此又称王城。周敬王前510年修筑新都(今洛阳白马寺以东),新城沿
  • 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概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最终目标是在低地轨道由中国大陆自主建设成的一个常驻的60至180吨级的大型空间站。该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试验阶
  • 工艺美术工艺美术(英语:Crafts)是指以日常生活用品或装饰品为媒介的美术,例如餐具、灯具、文具、家具、纸艺、编织、绣、结艺、首饰、家居饰品、陶器、瓷器、玉器等等。有的工艺美术制品
  • 回南天回南天(简称回南)是中国南方一种特有现象,原因在中国南方经过了一个冬天,物体温度低,阳春三月气温升高,物体温度(特别是厚大物体)一时未能升高,这时低温的物体面与来自太平洋的南风(南
  • 盎司盎司(英语:ounce;符号:oz),或作盎斯,港译“安士”或“盎士”,为英制质量、重量或体积的单位,旧称英两或唡。1盎司力(Ounce-force)等于1⁄16磅力或0.2780139牛顿。液盎司(Fluid ounce,又称
  • 韩有波韩有波(1960年-),辽宁庄河人,回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辽宁地区代表。毕业于法国南锡高等矿业学院产业现代化专业,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铁煤集团董事长
  • 雨季 (短篇小说)《雨季》是史蒂芬·金所著的短篇小说,最先收录在1989年的《午夜岩画》杂志,1993年,史蒂芬将故事收录在短篇小说集《恶梦工厂》内。2006年,故事又改编成漫画收录在《梦之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