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

✍ dations ◷ 2025-09-29 13:56:16 #慈禧
孝钦显皇后(满语:ᡥᡳᠶᠣᠣᡧᡠᠩᡤᠠ ᡤᡳᠩᡤᡠᠵᡳ ᡳᠯᡝᡨᡠ ᡥᡡᠸᠠᠩᡥᡝᠣ,穆麟德:hiyoošungga gingguji iletu hūwangheo,太清:hiyouxungga gingguji iletu hvwangheu;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是清朝末年的一位皇太后,为同治、光绪年间实际上的主政者。她是咸丰皇帝妃,也是同治皇帝的生母。同治皇帝即位后,尊封为圣母皇太后;光绪帝即位后,称为皇爸爸,人人以老佛爷尊称之,与慈安太后在养心殿里一起垂帘听政长达二十年,直到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过世,慈禧太后才正式独揽大权。慈禧太后是同治,光绪年间清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包括前面与慈安太后的两宫听政,统治清王朝长达四十七年,在清朝仅次于康熙帝与乾隆帝。掌权时间不仅超越唐朝武则天、汉朝吕后且超越大多数帝王;统治期间发动政变两次,立皇储两次,推动变革三次。死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长度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过大清开国的孝庄文皇后及孝德、孝贞(东太后慈安)二位咸丰帝的正妻。在慈禧太后死后仅三年,辛亥革命爆发,溥仪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835年11月29日)出生,归化城副都统惠显之女镶黄旗满洲富察氏所出。根据《宫中档差务杂录》的记载,孝钦显皇后给其本家祖先祭祀时所写的文辞“孝次女”来看,孝钦显皇后应是惠征的次女。叶赫那拉家族后人根正所称,慈禧太后的乳名叫杏儿姑,“姑”是满人对未成年女子的通常称呼,而“杏儿”则是因为当时家中庭院种有几棵白杏树。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十一日,时年十七岁的叶赫那拉氏在外八旗选秀中被指定兰贵人,同年五月初九日由本家送入圆明园,居储秀宫丽景轩。。叶赫那拉氏未知何时改号为懿贵人。咸丰三年六月初三日(1853年7月8日),兰贵人之父惠征在镇江府病逝。同年七月初六日报单内开,咸丰帝命沈振麟画皇上穿盔甲乘马式御容大挂轴一张,以及主位喜容稿九张 ,即兰贵人那拉氏等全体内庭主位俱有一幅画像。咸丰四年二月二十六日(1854年),时年十九岁的兰贵人诏封懿嫔。根据《鸿称通用》的记载,懿字的满文意思为“端庄”和“文雅”,充分体现了文宗视角内孝钦显皇后的性格。册文如下:咸丰五年十月十三日,候补员外郎春年和懋勤殿太监张得喜交御笔字条一张:“慎重和平”。咸丰帝命人用一寸蓝绫边贴储秀宫殿内,不进工匠,而张贴地方要问懿嫔娘娘。咸丰六年三月(1856年),生皇子载淳(即同治帝),晋封为懿妃。册文如下:咸丰七年正月(1857年),时年二十二岁的懿妃晋封懿贵妃。册文如下:咸丰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咸丰帝命人交“御笔福、禄、寿、喜”各一张。翌日,进内贴储秀宫大爷殿内,张贴的地方要问贵妃娘娘。咸丰帝体弱多病,兼之当时的大清北有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南有太平天国反清农民运动,正值内忧外患之际,让他心力憔悴。懿贵妃工于书法,于是咸丰帝时常口授并让其代笔批阅奏章,并且允许懿贵妃发表自己的意见,因而大臣们多对叶赫那拉氏不满。咸丰十年八月(1860年),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攻破大沽口,占领天津。随后在八里桥击溃了清军的精锐,京师危在旦夕。9月22日,咸丰帝率包含慈禧在内的一干宫眷逃往热河避暑山庄避难,留恭亲王奕䜣在京师与联军议和。英法联军在北京大肆抢劫后,10月18日将包括圆明园在内的皇家“三山五园”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内驾崩,享年30岁。咸丰皇帝临终前曾经赐给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两人各一枚印章。赐给慈安太后的称为“御赏”,慈禧太后的则称为“同道堂”。也就是所有的旨意先由顾命八大臣拟定后,再交由两宫太后审查后盖上咸丰皇帝所赐的御印后,即可正式生效。咸丰帝令其年仅五岁的独子载淳继承皇位,并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额驸景寿、兵部尚书穆荫、吏部左侍郎匡源、礼部右侍郎杜翰、太仆寺少卿焦祐瀛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嗣君,人称“顾命八大臣”。同治帝在避暑山庄居丧期间,奉嫡母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住烟波致爽殿的东暖阁;奉生母那拉氏为皇太妃。次日,尊母后皇太后为慈安太后,皇太妃那拉氏加封为圣母皇太后,尊号慈禧,住在西暖阁;因此,慈安和慈禧分别被称为东宫太后和西宫太后。咸丰帝死后,皇子载淳即位,9月3日发命,明年改元祺祥,叶赫那拉氏与皇后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顾命八大臣与慈禧产生了严重的矛盾。而当时恭亲王奕䜣已与西方列国达成议和,于9月5日赴热河奔丧。奕䜣与慈禧秘密取得联系,决定策划一次政变。在慈禧的鼓动下,这次政变得到了慈安太后的同意。同年9月14日,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奏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慈禧与慈安便召八大臣入议,八大臣以“本朝未有皇太后垂帘”为由拒绝。在奕䜣的帮助下,慈禧取得了侍郎胜保、大学士贾桢等多人的支持。10月26日,咸丰帝的灵柩运回京师时,慈禧命八大臣护送灵柩殿后,自己与慈安、嗣君载淳则先达京师。随后,慈禧便先发制人,利用帝后和咸丰帝的梓宫回京的机会发动辛酉政变,设计逮捕了八大臣,判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自裁、肃顺斩立决,其他人革职。奕䜣被封为议政王。自此,八大臣势力被铲除。由八大臣拟定的年号“祺祥”也被废除,11月7日下诏,废除“祺祥”年号,翌年改元为同治,出自《书经.蔡仲之命》:“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同治甲子,载淳在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登基,颁诏天下,以第二年为同治元年,故称同治帝。十一月乙酉朔,嫡母慈安太后、生母慈禧太后在养心殿正式垂帘听政。登基时,同治帝年仅五岁,故其后一直由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史称两宫听政。执政初期,在议政王奕䜣的辅佐下,整饬吏治,重用汉臣,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地主武装;又在列强支持下,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起义,缓解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定。出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她又重用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发展一些军用,民用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客观上对清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这一时期,国内起义被平定,两次鸦片战争暂时满足列强的贪欲,外交上没有吃大亏,洋务运动后清王朝的军事实力有所提高,工商业有了初步发展,史称为“ 同治中兴 ”。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帝已满18岁,慈禧不得已为他选后,次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但同治帝亲政后为了尽孝心,下旨修缮圆明园以供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居住,然而当时财政紧缺,圆明园又残毁严重,修复耗资甚钜,同治帝坚持开工,引起奕䜣等王公大臣多人反对,同治帝竟要将他们全部革职,慈禧出面制止了同治帝这一决定。同治十三年(1875年),同治帝病逝,年仅19岁。同治无后,慈禧太后就立咸丰帝之弟奕

相关

  • 吗啡吗啡(Morphine)为一种阿片类(英语:opiate)止痛剂,会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人体对疼痛的感觉。可使用于急性或慢性的疼痛。吗啡也常用于心肌梗塞和临盆时,可以口服、肛门塞剂(英
  • 狄摩西尼德摩斯梯尼(Δημοσθένης,前384年-前322年),也译作狄摩西尼或德摩斯提尼,古希腊著名的演说家,民主派政治家。早年从伊萨攸(Isaeus)学习修辞,旋教授修辞学。继而从事政治活动,极
  • 段落(英语: paragraph)简称段,是文章中最基本的单位。从内容上说,它具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在文章中,段与段通常会隔一行。段是由句子或句群组成的,在文章中用于体现作者的思路
  • 状语状语(adverbial)是用来修饰、限制谓语(动词或形容词)的语言单位,以表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能充当状语的有形容词、副词、能愿动词、表时间地点
  • 罗伯特·庞德罗伯特·维维安·庞德(英语:Robert Vivian Pound,1919年5月16日-2010年4月12日),美国物理学家,协助发现了核磁共振(NMR),并设计了著名的庞德–雷布卡实验以检验广义相对论。他在没有获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注意这里是 mononuclear cell 单个核细胞,而不是 Monocyte 单核细胞)是指任何拥有圆形的细胞核的外周血细胞,这些细胞
  • 断魂椒印度鬼椒(英语:Bhut Jolokia),也称鬼辣椒,其名称中的“鬼”来自印地语bhūt;鬼椒是盛产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一种辣椒,在2007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被确认为世界最辣的辣
  • ClF一氟化氯,为氯的氟化物,分子式为ClF。室温下为无色气体。一氟化氯热稳定性很高,即使在高温下,一氟化氯也不易分解。一氟化氯熔点-155.6℃,沸点-100.8℃.化学性质极为活泼。
  • 硝化甘油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C3H5N3O9),又称硝酸甘油酯、三硝酸甘油酯、三硝酸丙三酯,是甘油的三硝酸酯,是一种爆炸能力极强的炸药。1847年由都灵大学的化学家索布雷洛发明。常有人
  • 月球陨石月球陨石指源自月球,后来掉落地球表面的陨石。第一颗月球陨石──YAMATO 791197,在1979年于南极洲被发现,但当时仍不知道它源自何方。第一颗确认源自月球的陨石为1981年在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