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传递链

✍ dations ◷ 2025-02-23 14:30:16 #电子传递链
电子传递链又称呼吸链,是氧化磷酸化的一部分,位于原核生物细胞膜或者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内膜上,叶绿体在类囊体膜上所进行的进行光合磷酸化过程,高能电子在膜上一系列蛋白传送的过程,借由膜蛋白的氧化与还原将其能量逐渐释放出来,造成膜外与膜内质子浓度的差异(proton-gradient),而这些质子(H+离子)再由高浓度往低浓度运送,伴随着电子转移穿膜,其中产生的电化学质子浓度的差异驱动三磷酸腺苷(ATP)合成。电子在电子传递链中的最终受体是氧分子。电子传递链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从阳光在光合作用中,或者如在糖类,细胞呼吸氧化的情况下获取能量。在真核生物中,一个重要的电子传递链在线粒体内膜发现,通过使用ATP合成酶作氧化磷酸化反应。还发现在有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在细菌中电子传输链位于其细胞膜上。在叶绿体中,光驱动水转化为氧,并借由传递H+离子跨越叶绿体膜转化NADP+成NADPH。在线粒体中,则是将氧转化成水,NADH至NAD+和琥珀酸盐至富马酸盐建立质子梯度。包括了四个膜蛋白复合物和脂溶性电子载体,用于将还原电势转化为跨膜的质子梯度。电子传递链本质是一个氢氧化合为水的放热反应。其实它是由辅酶NADH+H+和FMNH2和FADH2提供氢原子,在粒线体内膜上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由ATP合成酶(有时被称为“复合物Ⅴ”)将ADP和磷酸转化成细胞能量货币ATP的反应过程。这些辅酶(氢载体)来自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分解和糖酵解。即NADH脱氢酶,或称NADH-辅酶Q还原酶,以黄素单核苷酸和铁硫簇为辅酶,用NADH将辅酶Q还原为QH2,同时泵出质子。即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是个跨膜蛋白复合物,是三羧酸循环的一部分,用琥珀酸以共价结合的FAD为辅酶将辅酶Q还原为QH2,不泵出质子。即辅酶Q-细胞色素c还原酶。细胞色素c是重要的电子载体,在复合物Ⅲ和Ⅳ之间传递电子。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复合物IV是电子传递链的终点,氧气在此被还原生成水。(如连结失效请用)呼吸链组成网络图书馆

相关

  • 发热发烧(英语:fever),又称作发热(英语:pyrexia)或发热反应(英语:febrile response),其定义为:体温在调节时超过了平常体温。现在医界并没有一致认可的正常体温上限,文献从37.3到38.3℃都有。
  • 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或称研究所、研究院、研究机构,是指以研究或研发为目的之设施、组织或机构。所做的研究通常都会聚焦于一个特定的领域。一个研究中心可能同时具有不同的学科或专业,同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又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基因,是存在于大部分脊椎动物基因组中的一个基因家族,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其中人类的MHC糖蛋
  • A50–A64ICD-10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被视为具有可传播性和可传染性的疾病。肠道传染病(A00-A09)结核病(A15-A19)由特定动物传染的细菌性疾病(A20-A28)其他细菌性疾病(A30-A4
  • 黄沙黄沙(即黄尘、亚洲粉尘、黄河风或中国沙尘暴)是一种季节性的气象现象,它会于东亚冬春交际时零星地出现。沙尘起源于蒙古沙漠、中国北部和哈萨克斯坦,而表面高速的风及激烈的尘暴
  • 倍他米松戊酸酯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为一固醇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以及皮肤炎和银屑病等等免疫性皮肤疾病。其他适应症还包含哮喘及血管
  • 大陆洲,或大洲,指地球上的大块陆地地区,人类将现今的地球分为亚洲(全称亚细亚洲)、欧洲(全称欧罗巴洲)、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大洋洲、北美洲(全称北亚美利加洲)、南美洲 (全称南亚美利加
  • 游隼17–19, see text夏季侯鸟繁殖区  留鸟繁殖区  冬季侯鸟  过境侯鸟Falco atriceps HumeFalco kreyenborgi Kleinschmidt, 1929Falco pelegrinoides madens Ripley & W
  • 监护宣告行为能力(capacity)为一种法律上的概念,其与“权利能力”及“意思能力”不同,乃指为法律行为之资格,亦即个人以独自的意思表示,使其行为发生法律上效果的资格而言。民法中基于私法
  • 海绵多孔动物门(学名:Porifera)为原始的多细胞生物,也称海绵动物门(Spongiatia或Spongia),一般称为海绵。海绵没有神经元/神经系统、消化和循环系统,相反,它们大多依靠海水流过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