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疫苗
✍ dations ◷ 2025-07-11 15:33:34 #疫苗
疫苗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通过疫苗接种使接受方获得免疫力。英语中,疫苗一词“vaccine”源自于爱德华·金纳所使用的牛痘。“vacca”为拉丁文,意即牛。当人类接种牛痘后,能对天花产生抗体。牛痘为巴斯德及其他人继续研究。而派发及接受疫苗的过程称为接种。此份列表专注于预防性疫苗的研发历程,较早期的疫苗以其发展或试验年份为主,近代则以上市或最新试验为据。疫苗对公共卫生有极重大的贡献,尽管目前只有天花成功地从世界上灭绝,但亦有多种疾病在实施疫苗接种后数目巨幅减少,如小儿麻痹、乙型肝炎等。按制备工艺分类:将病原微生物灭活后保留全微生物体做成的疫苗。如甲肝灭活疫苗、日本脑炎灭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流感(全病毒)疫苗等。采用病原微生物表面的有效抗原制备的疫苗种类。如肺炎球菌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流感(裂解或亚单位)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等。减毒活疫苗是通过减少病原体的毒力,但仍保持它存活的疫苗。其采用感染因子,借由改变使病毒变的无害或降低毒性。
例如-
病毒: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减毒活流感疫苗(季节性流感喷鼻和2009年H1N1流感的鼻腔喷雾剂)、水痘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萨宾)、轮状病毒疫苗和黄热病疫苗。而狂犬病疫苗现在是在两个不同的减毒形式,一种用于人类,另外一个用于动物。
细菌:卡介苗、伤寒疫苗和流行性斑疹伤寒疫苗。疫苗接种时间表为提供最佳的保护,儿童在其免疫系统成长至能对部分疫苗产生反应,便应接受疫苗。一般来说,儿童需接受加强针以达至对产生疾病全面抵抗力。因此产生了繁复的疫苗接种时间表。在美国,预防接种咨询委员会负责向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议接种时间表的增加。该委员会建议所有儿童应接受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小儿麻痹症、腮腺炎、痳疹、德国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型流感、水痘、轮状病毒、流行性感冒、脑膜炎球菌病及肺炎的疫苗.建议中的大量疫苗及加强针(至两岁需接受二十四次注射)引起能否接种全部疫苗的问题。为解决完成所有接种率下跌的问题,当局设立了不同的通知系统。市场上亦提供了不同的结合疫苗(例如:普雷维纳(英语:Prevnar)及MMRV疫苗(英语:ProQuad)),以单次接种提供对多种疾病的抵抗力。接种特定的疫苗可能成为入读不同年级的条件。此举只为减低可能透过学校传染的疾病的数目,而并非某年岁儿童适合接种的疫苗清单。因此为避免疾病暴发时可能引致的影响,学校可能需要儿童接种具高度传染性的疾病的疫苗,例如:乙型流感及水痘。而若病原体只能存在于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当中;亦不会透过课室一般社交活动传染,例如:乙型肝炎,学校要求学生接种此类疾病的疫苗的机会便较低。
在美国的个别州份,政府会按家长提出的宗教、道德或者医疗原因,来设定强制接种的各种豁免。除建议婴儿接种加强针外,专家建议某些特定的疫苗亦应定时重复接种 -- 通常为痳疹、破伤风、流行性感冒和肺炎。孕妇对德国麻疹的持续抵抗经常被筛选。 2006年,带状疱疹的疫苗面世。带状疱疹是由水痘病毒造成的疾病,通常影响年长的人。 而长者的疫苗主要针对肺炎和流行性感冒,因其对长者的影响较大。“疫苗争论”集中在疫苗的益处和风险。疫苗被广泛认定为能减少许多疾病的流行和影响。各国和国际 公共卫生组织视 接种为他们对抗拒疾病的战略重点。保健组织和医生 的共识是透过大型接种活动来达至个人及群体免疫力是铲除或控制致命疾病的一个根本和有效的组分。一直以来,人们就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会不会导致儿童自闭症等疾病产生了争论。2010年2月英国《柳叶刀》医学周刊正式废除在1998年对于这种疫苗对于自闭症的报导。此学说首次提出,是在1998年2月出刊的《柳叶刀》刊出由安德鲁·韦克菲尔德(英语:Andrew Wakefield)为首的研究,表示自闭症可能和麻腮风三联疫苗有关。但此研究有人批评可信性成疑,因为安德鲁·韦克菲尔德(英语:Andrew Wakefield)有利益冲突。2005年10月,考科蓝协作网总结了31项有关自闭症和麻腮风三联疫苗的研究,未有证据证明麻腮风三联疫苗与自闭症有关。1998年由吉尔伯格领导的研究,分析瑞典由1975至1984年的数据,发现加入麻腮风三联疫苗于防疫计划之前和之后,自闭症的发病率没有统计学上的明显分别。马德森等于2002年发表的研究,分析丹麦由1991年至1998年的数据,也发现有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与没有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之儿童的自闭症病发率没有统计学上的明显分别。为延长疫苗有效期限,并减少制作和储存成本,过去一度大量使用硫柳汞(thimerosal)(进入身体后代谢成乙基汞(英语:ethylmercury)后于18天内排出体外)做为局部抗菌剂。但由于有些儿童可能是因使用相关疫苗,导致神经发育异常及心脏疾病,因此除了少数的流行性感冒疫苗,局部抗菌剂在美国
、丹麦等多个国家中逐步淘汰,但可能用于制造过程。许多父母希望疫苗的制作可以避免使用此类化学药剂,而有越来越多的疫苗储存,已被要求完全避免或微量使用该抗菌剂,但美国布什政权已于21世纪初推动取消部分相关限制,并将药厂可用水银量提高以利疫苗的保存。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无科学证据证明疫苗内的硫柳汞(乙基汞)对人体有任何危害。虽然美国减少硫柳汞(thimerosal)的使用,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亦认同无科学证据证明用硫柳汞保存疫苗对人体有风险。
相关
- 汉他病毒汉坦病毒(Hantavirus),又译汉坦病毒,是本雅病毒目的一种病毒,其引发的病症称为汉他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为一种经由老鼠传染给人类的致命传染病,被列为生物性危害第四级
-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影响神经系统的一小类医学病症,有600多种不同的疾病,包括遗传性疾病、感染、癌症、癫痫发作(如癫痫)、心血管疾病(如中风)、先天和发育障碍(如脊柱裂)和退行性疾病(
- 上呼吸道呼吸道是指人体内呼吸过程中空气所要通过的所有器官的总称。呼吸道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呼吸系统还包括空气不必通过的、但对呼吸过程依然非常重要的器官,比如横膈膜。呼吸道可
- 预防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预防医学是指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来代替
- 老化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在生物学及医学上,老化是生理状态随时
- 微米微米(Micrometer、㎛)是长度单位,符号µm。1微米相当于1米的一百万分之一(10-6,此即为“微”的字义)。此外,在ISO 2955的国际标准中,“u”已经被接纳为一个代替“μ”来代表10-6的国
- ITIS整合分类学资讯系统(英语: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缩写作 ITIS)是一个专门提供生物物种分类讯息的机构。前身是设立于1996年的一个团体,属于美国联邦政府商务部
- 胎儿胎儿(拉丁语:fetus)是指已经怀于母体但尚未出生的人类。在法律上,胎儿因为尚非为人,不具权利主体地位,没有权利能力。但是为了保护其将来得享有的利益,通常以非死产者为限,增设法律
-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英语:apoptosis,源自希腊语:απόπτωσις,有“堕落、死亡”之意),为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对于细胞坏死(necrosis),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实施的。细胞凋亡一般由生理或
- 吸入器吸入器或吸入剂(英语:inhaler)是一种医疗设备,可协助让药品通过肺部吸收入体内,主要用来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比如,用于治疗流感的扎那米韦(英语:Zanamivir)就必须通过吸入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