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英国-阿富汗战争

✍ dations ◷ 2025-07-04 09:43:49 #19世纪亚洲战争,英国战争,阿富汗战争,1870年代亚洲

英国 大英帝国

第二次英国-阿富汗战争,是1878年至1880年间发生的一场英国与阿富汗之间的战争。当时阿富汗处于巴拉克宰王朝的希尔·阿里汗统治时期。英军损失惨重,但英国获得了阿富汗的外交权。


第一阶段


一支由约5万名战斗人员组成的英军,大部分是印度土兵,被派往军事行动,在三个不同的地点穿越阿富汗。惊恐的谢尔·阿里汗试图亲自向俄罗斯沙皇求助,但由于无法成功,他回到马扎里沙里夫,于1879年2月21日去世。


阿里清真寺的战役,发生1878年11月21日,英军攻入开伯尔山口。在陆军中尉 塞缪尔·詹姆斯·布朗对决阿富汗部队的吴拉姆·海德尔·汗。阿富汗将军拒绝允许英国特使进入该国的罪行被视为攻击阿里清真寺堡垒的借口,作为战争中的首战。 尽管遭受了许多挫折,包括一半的部队失去或延迟并完全错过了战斗,英国人很幸运,阿富汗人在一夜之间放弃了他们的位置。

攻入首都

1879年9月3日,在喀布尔的英国居民皮埃尔卡瓦尼亚里爵士和他的护送人员被叛乱的阿富汗军队屠杀,开始了第二次英国 - 阿富汗战争的。在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少将的指挥下,组建了一支部队并命名为喀布尔野战部队。10月6日,罗伯茨在Chariasab击败阿富汗军队后于10月13日进入喀布尔。

第二阶段

阿富汗军民在阿尤布汗的指挥下,在1880年发动反攻。1880年7月27日阿富汗军以25000人的优势击退二千人的英军。接着围攻]。

第三阶段

9月1日,英军在坎大哈击溃阿尤布汗军,平定叛乱。英国拥立阿卜杜勒·拉赫曼为新阿富汗埃米尔(王)。



相关

  • 乙酰苯胺乙酰苯胺,又名N- Phenylacetamide、Acetanilide,或商标名称Antifebrin,是一种白色有光泽片状结晶或叶片或鳞片状的固体化学品。乙酰苯胺可以透过醋酸酐和苯胺或苯基苯胺氯化物
  • 外星生命入侵外星生命入侵或外星人入侵(Alien Invasion)是科幻作品里常见的一种要素,故事大多是描写低等的外星生物或具高度文明的外星人来到了地球,并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构成威胁,到最后地球
  • 麦芽糖醇麦芽糖醇(英语:Maltitol)是一种糖醇,它具有蔗糖甜味的75-90%,其它性质也类似,但因为它的生热值是蔗糖的一半,不大会引发龋齿,对血糖、血脂的影响也小。常作为糖类的替代品。它被用于
  • lisdexamfetamine甲磺酸赖氨酸安非他命(英语:Lisdexamfetamine),名字来源为“离胺酸-右旋安非他命”,是 中枢神经系统(CNS)右旋安非他命刺激剂的前体药物,一种安非他命类(英语:substituted amphetamine
  • 杂志及期刊以下列出台湾境内出版的各类杂志及期刊。本列表以向中华民国政府登记发行的刊物为收录范围。
  • 面条面或面条,一种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和成面团,之后或者压或擀制成片再切或压,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的食品。可再经煮、炒、烩、炸等烹调
  • 张珍张珍,直隶定州人,辅仁大学化学系学士,当代中国化学工业及兵器工业的奠基者之一。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中军区卫生部部长、晋察冀边区政府
  • 周正之周正之(1940年7月30日-),中华民国陆军中将、美国国际大学企业研究所硕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进修生、政治人物,曾任陆军206师长、国防部后勤次长兼采购局局长、
  • 分镜分镜或分镜脚本,又称故事板(storyboard),是指电影、动画、电视剧、广告、音乐录影带等各种影像媒体,在实际拍摄或绘制之前,以故事图格的方式来说明影像的构成,将连续画面以一次运镜
  • 成渝话成渝话,即西南官话成渝片,是四川话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攀西地区、陕西南部及湖北西部。成渝话的主要特点包括古入声字整体派入阳平、大多无tʂ组声母(卷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