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英国-阿富汗战争

✍ dations ◷ 2025-10-07 02:00:04 #19世纪亚洲战争,英国战争,阿富汗战争,1870年代亚洲

英国 大英帝国

第二次英国-阿富汗战争,是1878年至1880年间发生的一场英国与阿富汗之间的战争。当时阿富汗处于巴拉克宰王朝的希尔·阿里汗统治时期。英军损失惨重,但英国获得了阿富汗的外交权。


第一阶段


一支由约5万名战斗人员组成的英军,大部分是印度土兵,被派往军事行动,在三个不同的地点穿越阿富汗。惊恐的谢尔·阿里汗试图亲自向俄罗斯沙皇求助,但由于无法成功,他回到马扎里沙里夫,于1879年2月21日去世。


阿里清真寺的战役,发生1878年11月21日,英军攻入开伯尔山口。在陆军中尉 塞缪尔·詹姆斯·布朗对决阿富汗部队的吴拉姆·海德尔·汗。阿富汗将军拒绝允许英国特使进入该国的罪行被视为攻击阿里清真寺堡垒的借口,作为战争中的首战。 尽管遭受了许多挫折,包括一半的部队失去或延迟并完全错过了战斗,英国人很幸运,阿富汗人在一夜之间放弃了他们的位置。

攻入首都

1879年9月3日,在喀布尔的英国居民皮埃尔卡瓦尼亚里爵士和他的护送人员被叛乱的阿富汗军队屠杀,开始了第二次英国 - 阿富汗战争的。在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少将的指挥下,组建了一支部队并命名为喀布尔野战部队。10月6日,罗伯茨在Chariasab击败阿富汗军队后于10月13日进入喀布尔。

第二阶段

阿富汗军民在阿尤布汗的指挥下,在1880年发动反攻。1880年7月27日阿富汗军以25000人的优势击退二千人的英军。接着围攻]。

第三阶段

9月1日,英军在坎大哈击溃阿尤布汗军,平定叛乱。英国拥立阿卜杜勒·拉赫曼为新阿富汗埃米尔(王)。



相关

  • 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古亚美尼亚语:Կիլիկիոյ Հայկական Թագաւորութիւն, 转写:Kilikio Haykakan T'agavorout'ioun),是由中世纪中期塞尔柱人入侵亚
  • 拍米拍米(英式英语:Petametre,美式英语:Petameter,符号Pm)是一个长度单位。1 拍米=1015米。米(m) · 尧米(Ym) · 泽米(Zm) · 艾米(Em) · 拍米(Pm) · 太米(Tm) · 吉米(Gm) · 兆米(Mm) · 千米(km)
  • 皮埃尔·布莱兹皮埃尔·布列兹(法语:Pierre Boulez,1925年3月26日-2016年1月5日),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皮埃尔·布莱兹生于1925年3月26日。他本来打算和父亲一样,成为一个工程师。有
  • OC加拿大勋章(英语:Order of Canada,法语:Ordre du Canada),是加拿大的最高平民荣誉勋章,也是最重要的加拿大荣誉制度。勋章的资格是授予那些坚守勋章的拉丁格言的人,取自《希伯来书》
  • 全通型量子通讯网量子网络(英语:quantum network),是指在多个通信节点间,利用量子密钥分发进行安全通信的网络。各节点间产生的量子密钥可以对传统的语音、图像以及数字多媒体等通信数据进行加密
  • 衣藻正文衣藻属(学名:Chlamydomonas)是绿藻门下一个包括约325个物种的属。他们都是带有鞭毛的单细胞生物。有纤维素壁,营养细胞有两根等长鞭毛,叶绿体杯状,叶绿体前端或侧面有一红色
  • 中天娱乐台中天娱乐台是中天电视旗下的电视频道,以播出娱乐性质的电视节目为主,并有多个节目与中视无线台联播。前身为中视卫星传播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中视卫星”频道,与中天综合台共用
  • 菹草菹草(学名:Potamogeton crispus),又名马藻、虾藻、虾柳,为眼子菜科眼子菜属下的一种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原产于欧亚大陆。叶条形,边缘有锯齿。穗状花序顶生,花果期为4-7月。
  • 阿根廷经济阿根廷是一个高收入国家,也是拉美第三大经济体和南美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经济体。阿根廷自然资源丰富,人民受教育水平高,并且是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工业体系也很多样。但阿根廷
  • 兰塔纳 (佛罗里达州)兰塔纳(英语:Lantana),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下属的一座城镇。建立于1921年。面积约 为7.5平方公里(约合2.9平方英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人口10,423人。论人口在本州排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