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nb.) Zoll. et Mor. ex Zoll.
竹柏(学名:),别名南攻竹柏、台湾竹柏、恒春竹柏、山杉、竹叶柏。叶脉平行似竹叶而得名,材质似杉木,故有山杉之称。竹柏是有名的景观树与行道树种,为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病虫害为橙带蓝尺蛾。
树干通直,高可达30米,树皮黑褐色,光滑,外皮常片状剥落,树枝斜上升或水平开展。叶卵状披针形,单叶,对生或近似对生,长3至9公分,宽0.8至2.5公分,叶面革质光滑,质地厚,表面浓绿色,背面淡绿色,有多条平行细叶脉,无中脉,叶揉碎后有番石榴气味。雌雄异株;雄花球葇荑状,雌花单生于叶腋。种子球形,直径约1至1.5公分,种子表面微带白粉状,外种皮青蓝色,成熟后转深紫色。内种皮茶褐色,果柄光滑。种实可榨油。雄球花为穗状圆柱形,单生于叶腋,多呈分枝状,长1.8至2.5厘米,总梗粗而短,基部有少数三角状苞片,雌球花为单生叶腋,较少成对腋生,基部有数枚苞片,开花后与罗汉松不同,竹柏种托已经退化,苞片并不会肥大成肉质种托。
竹柏生长缓慢,喜温暖环境,不耐湿亦不耐旱,稍耐寒。为中性偏阴树种,幼株极为耐阴,成年后则可接受较强的光照。
竹柏可以利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可将竹柏种子除去外种皮,泡水一天,将浮于水面的不良种子剔除,沉于水的种子即可播种, 一年四季皆可播种,但春夏气温较温暖可加速发芽。
竹柏生长缓慢,质地坚重,遇火时不易燃烧,木材可供建筑、雕刻之用,树皮可用作提炼染料之用。竹柏边材淡黄白色,心材色暗,条纹理直,硬度适中,比重0.47至0.53,容易加工,耐久度高。是建筑、造船、家具、器具及工艺用材优良的用材。种仁油供食用及工业用油。
为台湾新竹县之县树。
竹柏分布于中国东南部低、中海拔常绿阔叶树森林,最高达海拔1600米之高山地带,台湾(1906年首度引进种植),日本、琉球、屋久岛及九州、四国等地。在台湾之原生分布于北部中低海拔文山地区及南部恒春半岛之北大武山区。
竹柏被IUCN红色名录近危物种,在1996年时已评估竹柏在台湾为极危物种(CR),园艺贸易的非法挖掘亦导致竹柏减少。
橙带蓝尺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