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嘌呤氧化酶

✍ dations ◷ 2025-04-25 06:21:34 #黄嘌呤氧化酶
黄嘌呤氧化酶(英语:Xanthine oxidase,缩写为XO,EC 1.17.3.2)是催化次黄嘌呤氧化为黄嘌呤并可继续催化黄嘌呤被氧化为尿酸的酶。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生物,黄嘌呤氧化酶在嘌呤的分解代谢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黄嘌呤氧化酶可通过巯基的可逆氧化而转化为黄嘌呤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催化的是如下反应:次黄嘌呤 (一个氧原子)黄嘌呤 (两个氧原子)尿酸 (三个氧原子)黄嘌呤氧化酶的分子量较大,约27万,并含有两分子FAD、两个钼原子和八个铁原子。酶中的钼以钼蝶呤辅因子的形式存在,是酶的活性位点。铁原子则为 铁氧还蛋白铁硫簇的一部分,参与电子转移反应。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位点中钼蝶呤辅因子的钼原子另外与一个端氧、多个硫原子以及一个端羟基相连。在黄嘌呤至尿酸的反应中,钼上的氧先是转移至黄嘌呤分子上,然后,水分子与活性中间体进行加成,使活性的钼中心得到再生。与其他已知的含钼氧还酶类相同的是,产物中新引入的氧原子是来自于水分子中的氧,而非氧气分子。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 2.1/2/3/4/5/6/7(2.7.10/11-12)/8/9  · 3.1/2/3/4(3.4.21/22/23/24)/5/6/7/8/9/10/11/12/13  ·IMP→AMP: 腺嘌呤琥珀酸合酶 ·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 · reverse (AMP deaminase)二氢乳清酸脱氢酶 · 乳清酸核苷-5'-磷酸脱羧酶/尿苷酸合成酶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相关

  • 丛集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又称丛发性头痛 (英文:Cluster headache) ,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常见症状为反复性的严重单侧头痛,常见在眼眶周围。 通常会伴随着流眼泪、鼻塞、患侧眼眶红肿。 一般而言
  • 萤光素萤光素(Luciferin,源于拉丁语:lucifer,意思是“光明带来者”,词根是:lux,“光明”的意思)是一个通用名称,泛指所有 在生物中发现,能产生生物光的化合物。萤光素一般透过由一种酶作催化
  • 姚明姚明(1980年9月12日-),生于中国上海市,祖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著名篮球运动员,曾为中国国家篮球队队员,曾效力于中国篮球职业联赛(CBA)上海大鲨鱼篮球俱乐部和美国国家篮球协会
  • 小托马斯·弗兰西斯小托马斯·弗兰西斯(英语:Thomas Francis Jr.,1900年7月15日-1969年10月1日),美国医生,病毒学家与流行病学家。弗兰西斯是第一位在美国分离出流感病毒的科学家,在1940年发现了另一种
  • 西哥特人西哥特人(拉丁语:Visigothi),港、台译作西哥德人,是东日耳曼部落的两个主要分支之一,另一个分支是东哥特人。在民族大迁移时期,是摧毁罗马帝国的众多蛮族中的一个。公元4世纪西哥特
  • 传统逻辑传统逻辑,也叫做词项逻辑,是关于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所开创的传统逻辑学的宽松的术语,并有幸的没有经历广泛的改变,直到十九世纪末出现了谓词逻辑。有时很难理解在弗
  • 巧人能人(学名:Homo habilis),台湾称巧人,是灵长目动物里第一种被认为属于人类的生物,是人科人属中的一个种。1960至1963年,玛丽·利基于东非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生存在大约两百万
  • 硫化物无机化学中,硫化物指电正性较强的金属或非金属与硫形成的一类化合物。大多数金属硫化物都可看作氢硫酸的盐。由于氢硫酸是二元弱酸,因此硫化物可分为酸式盐(HS−,氢硫化物)、正盐
  • Hsub3/subNOsub4/sub原硝酸(Orthonitric acid),也称作正硝酸,是一种氮的含氧酸,化学式为H3NO4。由于原硝酸会脱水生成硝酸,目前还没有制得这种酸,但是通过固态反应制得了原硝酸盐:原硝酸钠为白色晶体,
  • 基因毒性基因毒性(英语:Genotoxicity)是指会破坏细胞内遗传物质完整性的性质。如六价铬、苯、芳香胺都是具有基因毒性的化合物。游离辐射也具有基因毒性。基因毒性的物质由于会造成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