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面 (物理)

✍ dations ◷ 2025-07-01 09:42:30 #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

在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中,截面是一个用于表达粒子间发生相互作用可能性的术语。

假设有一束射出的粒子,另有一个由某种材料制成的平面状箔,粒子以垂直于这个平面的方向射来。平面箔上被击中的微粒在平面上代表的面积,即为所说的“截面”,用希腊字母 σ {\displaystyle \sigma } 表示。这些粒子在接近目标粒子所组成的薄面时,会发生一些相互作用。

这个术语起源于点粒子被射向固体目标的经典物理图景。假设发射粒子与目标粒子一旦靠近就一定会发生相互作用,如果错失了就完全不发生相互作用,则总的相互作用可能性就等于截面与整个靶面积的比值。

上述的基本概念可以引申到其他的情况,例如靶区域呈现介于0至100%反应几率的情况——因为目标中的物质不完全相同,或者因为不均匀的场使之减弱。一个特殊的例子就是散射。

散射截面 σ s c a t {\displaystyle {\sigma }_{scat}} 是用于描述光(或者其他形式的辐射)被粒子散射的可能性。一般地说,散射截面里所指的“截面”与几何上的“截面”不同,它与入射粒子的波长和靶粒子的电容率、形状、大小有关。稀疏介质的散射总数决定于散射截面和粒子个数的乘积。考虑到吸收、散射和发光,总散射截面( σ {\displaystyle {\sigma }} )可以用面积表示为下面的式子:

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吸光度与浓度成比例,即 A λ = C σ {\displaystyle A_{\lambda }=C\,\ell \,\sigma } ,其中 C {\displaystyle C} 是浓度, A λ {\displaystyle A_{\lambda }} 为给定波长 λ {\displaystyle \lambda } 的吸光度, {\displaystyle \ell } 为路径长度,由此总散射面积还与光的吸光度有关。入射辐射的吸光度是透光率倒数的对数:

在考虑粒子的散射时,通常引入另一个物理量微分散射截面,而将 σ {\displaystyle \sigma } 称作总散射截面。微分散射截面表达为:

其中 Ω {\displaystyle \Omega } 为出射粒子的空间角。这个微分表示每单位空间角的出射粒子对应的入射区域,因此对这个量在一个完整的空间角中积分即可获得总截面。微分散射截面在量子力学中可方便地由 f ( θ ) 2 {\displaystyle \mid f(\theta )\mid ^{2}} 求得;而 f ( θ ) {\displaystyle f(\theta )} 由量子力学中散射结果,进行渐近分析分解为入射波与散射波后(如用分波方法分解为球谐函数,或玻恩近似),设定入射项的系数为1,出射项系数即为 f ( θ ) / r {\displaystyle f(\theta )/r}

在原子核物理学中,截面的概念可以很方便地表达特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统计上,薄膜上原子的中心可以被看做均匀分布在一个平面上的点的集合。参与撞击原子的中心与其他原子以 r {\displaystyle r} 为距离通过的概率是确定的。事实上,如果在平面上 A {\displaystyle A} 区域有 n {\displaystyle n} 个原子中心,那么这个概率为 ( n π r 2 ) / A {\displaystyle (n\pi r^{2})/A} ,这仅仅是所有原子中心以 r {\displaystyle r} 为半径的圆的总面积与整个平面的比值。如果我们将原子考虑成不可穿透的钢制盘,将与之相互作用的粒子看做直径可以忽略的子弹,这个比值就是“子弹”被“钢质盘”截止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入射粒子被被射原子平面阻挡的的可能性。如果计算通过的原子,那么结果则可以被表达为原子的等效截止截面。这一概念可以延伸到任何有关入射粒子与靶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入射粒子阿尔法粒子轰击靶粒子铍会产生中子的可能性可以表示为这种原子核反应的反应截面。

相关

  • 阿拉伯非洲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相对,北非即非洲大陆北部地区,习惯上为苏丹热带草原以北广大区域。联合国定义的“北非”,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北地区,包括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
  • 里歇夏尔·罗贝尔·里歇(法语:Charles Robert Richet,1850年8月25日-1935年12月4日),法国生理学家,是许多研究的早期建立者,例如神经化学、消化作用、恒温动物的体温调控,以及呼吸作用。
  • 航空安全航空安全是指牵涉航空的安全,概念包括调查与研究空难的原因,以及避免空难发生的措施,包括定下相关规例、培训相关员工及向公众进行相关教育。而国际性的航空安全监管组织包括美
  • 大斜方截半二十面体在几何学中,大斜方截半二十面体(英语:Great rhombicosidodecahedron)又称为截角截半二十面体(英语:Truncated icosidodecahedron)是一种半正多面体,由于其具有点可递的性质,因此属于
  • 米德尔敦米德尔敦(英语:Middletown),又译“中州镇”。是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米德尔塞克斯县康涅狄格河畔的一座城市,人口43,167(2000年),其中白人占80.01%、非裔美国人占12.26%、亚裔美国人占
  • 威廉一世 (德国)威廉一世(德语:Wilhelm I,1797年3月22日-1888年3月9日),全名威廉·腓特烈·路德维希(Wilhelm Friedrich Ludwig),普鲁士国王(1861年1月2日—1888年3月9日),1871年1月18日就任德意志帝国
  • 多巴胺 (药物)多巴胺(Dopamine)药品名称有恩得品(Intropin)等,是常用来治疗休克、有导致其他症状的心跳过缓的药物,若心搏停止,又没有肾上腺素的情形下,也可用多巴胺治疗。多巴胺也是治疗婴儿严重
  • 悉尼先驱晨报悉尼先驱晨报(英语:)是澳大利亚悉尼的主要报纸,报社位于悉尼商业中心区苏瑟街201号。该报创办于1831年,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政治上倾向保守;代表富裕阶层的价值观。自198
  • 毛里塔尼亚地理毛里塔尼亚是非洲西部的国家,西濒大西洋,毗邻塞内加尔、西撒哈拉、马里共和国和阿尔及利亚,且为萨赫勒和马格里布的一部分。国内为辽阔而干燥的平原,面积1,030,700平方公里;地势
  • 反犹骚乱反犹骚乱 (Pogrom)是以屠杀及逼害特定民族或宗教群体为目标而发起的暴乱或骚乱,由群众自发或受到政府秘密支持,甚至有时由政府公开鼓吹煽动。该辞汇主要是指历史上在东欧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