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面熊

✍ dations ◷ 2025-08-14 09:21:25 #熊科,眼镜熊亚科,更新世哺乳类,北美洲史前哺乳动物

短面熊(学名:),又称为熊齿兽,是一种生活于更新世北美洲已灭绝的熊,生活于大约1千8百万年前至1万1千年前。它们是北美洲早期最常见的熊,尤其在加州,外观可能类似现生的棕熊,但有较长的前肢以及更巨大的体型。短面熊属下有2种:体型巨大的巨型短面熊()以及体型较小的倭短面熊(),它们的绝种被认为与新仙女木期导致的温度骤降有关。短面熊现存亲缘关系最近的近亲为眼镜熊。

短面熊学名 来自于希腊语,意思为“熊的牙齿”。

短面熊属于眼镜熊亚科,演化自出现于晚中新世的Plionarctos(英语:Plionarctos)。在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时,眼镜熊亚科入侵南美洲,并且演化出细齿巨熊以及现存的眼镜熊。虽然对短面熊的早期历史所知甚少,它后来于80万年前堪萨冰川作用时期(英语:Kansan glaciation)广泛分布于北美洲。

巨型短面熊()最早出现在80万年前中更新世时期的北美洲,分布范围大致从阿拉斯加至密西西比州。巨型短面熊约在 11,600 年前绝种,化石最早发现于加州沙斯塔县的 Potter Creek Cave。巨型短面熊是目前北美洲已知体型最大的陆域肉食性哺乳动物(次于细齿巨熊)。一具巨型短面熊的化石在印第安纳州的罗切斯特出土,为目前所发现最完整的全身骨骼化石,样本目前保存于芝加哥的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

倭短面熊()分布于较南方的地区,包括北德州至东新泽西州、阿瓜斯卡连特斯州、墨西哥。并且在佛罗里达州有大量化石出土,最早的样本出自吉尔克里斯特郡。

根据最近的研究,6具巨型短面熊的样本中有2具估计个体体重约900千克(2,000磅),其中最重的为957千克(2,110磅)的编号 UVP 015 样本,这代表着这样体型的个体其实比之前预估的还常见。巨型短面熊后脚站起来时全高 2.4~3.0米(7.9~9.8英尺),而较大型的个体全高则可达 3.4~3.7米(11~12英尺)。四足行走时,肩高为 1.5~1.8米(4.9~5.9英尺),可以与人平视。在美国密苏里州的河阶洞(英语:Riverbluff Cave)中,科学家在4.6米(15英尺)高的墙面上发现熊的爪印,这代表着短面熊站起来的高度可以达到3.7米(12英尺)。

更新世巨型动物群

相关

  • 生物薄膜生物薄膜(英语:biofilm),也称作“生物膜”或“菌膜”,是一些微生物细胞由自身产生的胞外多聚物基质(英语: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主要为多糖)所包围而形成,且附着在浸有液
  • 奥斯曼萨利赫·默罕默德·奥斯曼(英语:Salih Mahmoud Osman,1957年-),苏丹人权律师。他关注达尔富尔问题中的受到人权受到严重侵害的平民,并与苏丹反酷刑组织合作,为许多平民提供了保护。
  • 高雄端高雄端为中华民国(台湾)中山高速公路的终点,位于台湾高雄市凤山区、前镇区,指标为372~374k。2015年3月31日,国道1号终点高雄端往南衔接之高雄市中山四路高架桥(原属市区道路),并同“
  • 德西特威廉·德西特(荷兰语:Willem de Sitter,1872年5月6日-1934年11月20日)是一位荷兰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德西特生于荷兰弗里斯兰省斯内克。他就读于格罗宁根大学,之后进入格
  • 打卡机打卡机或称打卡钟、上班签到机、考勤机是用于纪录工作起讫时间的机器。打卡机主要功能是记录员工上下班时间。从最早打印在考勤卡上,到后来记录在芯片上或者直接上传到服务器
  • 家岛群岛家岛群岛(日语:家島諸島/いえしましょとう Ieshima shotō */?)是位于日本濑户内海东部播磨滩的一个群岛,介乎本州、小豆岛与淡路岛之间,约由40余个岛屿所组成,岛屿总面积19.7平
  • 埃格斯特朗埃格斯特朗(Ångström, 简称埃,符号Å)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它不是国际制单位,但是可与国际制单位进行换算,即1 Å = 10–10 米 = 0.1纳米。一般用于原子直径、化学键长和可见光
  • 任天堂明星大乱斗3DS/Wii U《任天堂明星大乱斗3DS/Wii U》(日语:大乱闘スマッシュブラザーズ for Nintendo 3DS / Wii U,英语:Super Smash Bros.for Nintendo 3DS/Wii U)是一款由南梦宫万代开发,并由任天堂
  • 杭州地铁工地坍塌事故]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施工单位违规施工、冒险作业,施工过程中基坑严重超挖,支撑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且钢管支撑架设不及时,垫层未及时浇筑,加之基坑
  • 中华蛩蠊中华蛩蠊(学名:),有翅亚纲蛩蠊目,体细长、呈暗灰色,无翅,丝状触角,复眼小,尾须长。多栖于高山的苔藓、石块下和土中,种类极少。1985年中国昆虫学家在长白山区首次发现蛩蠊目昆虫,并被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