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尾圣娘

✍ dations ◷ 2025-10-24 21:18:02 #道教神祇,中国民间信仰,东亚民间信仰,海南宗教人物,中国人物神,莫姓,中国女神,海南人

水尾圣娘,又称南天夫人、水尾云感圣旨莫氏夫人、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是海南本土的海神,信徒分布在文昌、海口、琼海,并被海南移民带入海外琼籍华人聚居区。

水尾圣娘本名莫丽娘,元末明初年间出生在海南琼州府定安县梅村峒龙马田村(今中国海南省定安县岭口镇水尾田村),父亲是莫家十四代祖莫素、母亲刘妹(一说父亲是十五代祖莫瑚)。丽娘十六岁时(一说十二岁时)随母亲干活,一去不归。相传其被玉皇大帝选中,肉身归天成为圣娘。莫氏族人尊其为“圣旨婆祖”,建庙供奉。

在海南北部一带流传有很多水尾圣娘的传说,既有点化渔民潘敏理要知恩图报的故事,也有在梦中启示学子张岳崧的故事。

相传文昌县东郊镇北港村有个渔人潘敏理,有一天在海边拉网时,捕捞到一块沉重的木头。渔人将木头放回海中,不久再拉网,却又捞到同样那块木头。渔人便许愿:“如果能捕到鱼,就把这木头雕刻成神像”。渔人许愿后捕鱼大有收获,但他并未兑现诺言,将该木头带回家后只是用作猪圈的门。结果他养的猪非病既死。渔民这才想起那神奇的木头,便烧香祷告。每当黄昏时分,常常有一位容貌慈祥的姑娘坐在渔人门外的龙眼树上。乡人便催促潘某将雕像建庙供奉,经乩童指点后在坡尾村滨水处建庙,供奉水尾圣娘,是第一座供奉水尾圣娘的庙宇。

嘉庆年间琼州府学子张岳崧进京赶考,梦见一女神与其说话。女神告知张岳崧自己是琼州水尾圣娘,特来帮助琼州府进京赴考的学子,并给予了指点。考试时,张岳崧按照水尾圣娘的启示答题,最终高中探花。张岳崧回到海南后亲自查访并来到供奉水尾圣娘的圣庙,写下“慈云镜海”一匾赠献。回到京师后,张岳崧将圣娘显灵的事迹上奏给嘉庆帝,嘉庆帝赐封圣娘为“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

水尾圣娘的正居庙宇除水尾村外,在外地还有三座,一座在四川(其父母葬地),一座在琼山,还有一座在文昌东郊。文昌的水尾圣娘庙在清澜港对面白土尾的坡尾村,建于明正德年间,清光绪元年(1875年)曾重修,上有张岳崧“慈云圣母”的牌匾。庙宇后毁于文革,1982年修复后进。

在海外海南人社区亦有较多水尾圣娘庙。水尾圣娘被海南籍侨民奉为乡土神,在某些地区甚至地位不亚于妈祖,而水尾圣娘庙则成为海南籍侨民的活动中心。

供奉在水尾圣娘左右的辅助将军主要为“云灵将军”及“诰庆大元帅”。

水尾圣娘的圣诞为农历十月十五日,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为庙会日。

相关

  • asRNA反义RNA(Antisense RNA, 常缩写为asRNA),是一种与转录产物mRNA(信使RNA)互补的单链RNA。部分学者亦将这类RNA称为“micRNA”(mRNA干扰互补RNA,英语:mRNA-interfering complementary
  • 停车停车(Parking),是交通活动,也是一项常见的商业服务。司机把轿车、单车等停泊在马路、停车场等停车位。如此生活所需,有免费,也有需要付费的服务。在地产发展项目中,停车位的多少及
  • Mesozoa中生动物是一种多肉海洋无脊椎寄生动物,现今依然不清楚它们是退化了的扁形动物,还是独立发展出的。一般而言,这些细小、难以理解的生物是由包附在一个或多个生殖细胞上的纤毛种
  • 身高体重指数身高体重指数(又称身体质量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一个计算值,主要用于统计用途。“身高体重指数”这个概念,是由19世纪中期的比利时统计学家及数学家凯特勒(Lamber
  • 隶部隶部,為漢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個部首中的第一百七十一個(八劃的則為第五個)。就繁體和簡體中文中,隶部歸於八劃部首。隶部只以右方為部字。且無其他部首可用者將部首
  • 1918年米骚动1918年米骚动(米騒動),亦称为米暴动,是指1918年7月至9月于日本发生的一系列骚动,这次骚动直接导致寺内正毅的内阁垮台。大米价格的暴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对于以大米为主食的农
  • 近畿中国森林管理局近畿中国森林管理局(日语:近畿中国森林管理局/きんきちゅうごくしんりんかんりきょく )是日本林野厅在大阪市的地方支分部局,管辖范围为石川县、福井县、三重县、滋贺县、京都府
  • 上塔特拉山上塔特拉山(斯洛伐克语:Vysoké Tatry, 波兰语:Tatry Wysokie)是位于斯洛伐克北部和波兰南部的一个山脉,也是塔特拉山脉的一部分。最高峰是格尔拉赫峰,高2,655米。上塔特拉山其他
  • 波列斯克区坐标:54°51′N 21°30′E / 54.850°N 21.500°E / 54.850; 21.500波列斯克区(俄语:Полесский район),是俄罗斯的一个区,位于该国西北部,由加里宁格勒州负责管辖,始
  • 石钟山记《石钟山记》是中国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5年)夏。当时,苏轼陪同苏迈由黄州到汝州上任,在途中经过石钟山,考察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说明认识事物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