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性交
✍ dations ◷ 2025-04-24 23:14:09 #网络性交
网络性交(cybersex)或称网络性爱,为利用网络从事牵涉二者或以上,不直接接触对方的一种虚拟性交。以引起性兴奋为目的,展示或描述人类身体或性行动的一种表现,即为“色情视讯、网络色情”的传播形式之一。该类型行为亦俗称网交,起始于1990年代网络电子邮件(E-mail)的发明,历经文字聊天等方式,而成熟发展于网络互动通讯之后。部分学者对其范围是否包含“利用网络媒介的集体自慰,是否纳入从事实际性行为的范围”存有争议。网络性爱在定义上,通常是指利用互联网、牵涉第二者以上,且不碰触到彼此身体的集体自慰,此间三种条件缺一不可。1990年代,网络电子邮件盛行之后,利用互联网为媒介的虚拟性交行为才得以出现,而最大的特征是伴随互动文字的自慰。之后,该形式性行为因BBS及之后的文字聊天室强调的互动文字对话式特点,更为盛行。不过真正成为完整性行为的模式,是声音与影像的即时通讯出现。迄今,网络性交种类随着互联网互动环境改进,而有多种形式。不论是电子邮件、BBS、聊天室、视讯软件,除了少部分商业化及特例,通常为一对一的互相自慰形式。甚至还出现能够通过网络远程操控的性爱器具,允许双方相互远程操控对方的器具,来为对方进行自慰的性形式。1990年代末期,互联网的兴起与日渐成熟的即时通讯软件(微软MSN、雅虎即时通、腾讯QQ)出现后,不但使得网络调情普遍,也迅速引起多项争议:性幻想的非直接接触性器官的互动自慰并非性交合,网络性交易问题,更涉及西方世界极为重视牵涉未成年人士的性罪行。一般来说,美国于1996年通过,1998年修正的“通讯内容端正法”(Communication Decency Act)、(Communication Decency ActII)、1998年通过的“儿童上线保护法”(Child Online Protection Act)有效的规范网络调情。其中,不得与十七岁以下对象从事网络调情成为美国明定规范。依其法律精神,网络调情在美国仅用正面表列方式,在某程度上视为性活动之一,除此之外,该举动在法律上不认定作性交。就中国大陆而言,2005年之前,网络性交与其他网络色情问题相同,并不受到任何箝制。2005年下半年,中国展开扫荡网络色情,9月并公开审理将网络性交商业化的“九九san情色论坛”组成成员,该组织首脑虽在逃,但其他11名嫌犯均被判有期徒刑,其中,从事网络调情的女性从业员则被判刑四年。该扫荡为师法美国以保护中国17.6%未成年网民为主。在台湾,法界对于网络性交的定义也有不同的看法。如其他国家或地区对于“与未成年网络性交是否犯罪?”、“经由网络性交索费是否为性交易?”甚至“只有涉及网络性交的行为是否构成外遇?”等问题,都成为台湾法律上灰色地带。自2000年起,撇开涉及未成年的网络调情外,在各界团体间亦有着正反两面的评价。此种两极评价尤以多个妇女运动团体间最为对立。反对网络性交者,则认为此举动会让当事者人际关系与心理层面受影响,并相当程度助长性犯罪。部分学者则自行将网络性交归类于变态的性举动。其他
相关
- 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多萝西·玛丽·霍奇金,OM,FRS(英语:Dorothy Mary Hodgkin,1910年5月12日-1994年7月29日)本姓克劳福特(Crowfoot),英国女性生物化学家,促进了蛋白质晶体学的发展。她生于开罗,1964年获诺
- 古根菌纲古根菌纲(学名:Archaeorhizomycetes)是子囊菌门外囊菌亚门下的一个纲,发表于2011年,其下只有一个单型目古根菌目(Archaeorhizomycetales)、一个单型科古根菌科(Archaeorhizomycetace
- 麦角中毒麦角中毒(Ergotism/ergotoxicosis/ergot poisoning)是长期麦角中毒的影响,在传统上,由于通过由感染黑麦和其它谷物的麦角菌真菌产生的生物碱的摄取,以及最近的许多基于麦角灵药物的
- 色矛纲色矛纲(学名:Chromadorea)之下只有色矛亚纲(学名:Chromadoria)一个分类单元,包括下列八个目:原来的蛔虫目(Ascaridida)及旋尾目(Spirurida)已被分别降为蛔形下目及旋尾下目。
- GAP良好农业规范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GAP)的一套用于农业生产且生产结果与执行者利益相一致的操作规范。对于由哪些方法组成“良好农业规范”,有着很多不同的定义。
- 苏格拉底后设伦理学 规范性 · 描述性 效果论 义务论 美德伦理学 关怀伦理学 善与恶 · 道德生物伦理学 · 网络伦理(英语:Cyberethics) · 神经伦理学(英语:Neuroethics) ·
- 斯特劳森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森爵士 (1919年11月23日 – 2006年2月13日)英国哲学家,语言哲学牛津学派代表人物。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森1919年11月23日生于英国伦敦,父母均为
- 自由大宪章《大宪章》(拉丁语:Magna Carta,英语:The Great Charter),又称作《自由大宪章》(拉丁语:Magna Carta Libertatum;英语:The Great Charter of the Liberties)是英格兰国王约翰最初于1215
- 早期现代英语近代英语(英语:Early Modern English,可缩写为 EModE),又译近世英语,指从英国都铎时期到王政复辟时期的英语,也就是从十五世纪末的中古英语到十七世纪中晚期的现代英语之间的英语语
- 图书馆学图书馆学是一门研究图书馆收集、加工、整理、保藏、控制、传递和利用文献信息的理论、方法以及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图书馆学”一词最早由德国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