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陆坡
✍ dations ◷ 2025-09-15 05:35:48 #大陆坡
大陆坡为向海一侧,从大陆架外缘较陡地下降到深海底的斜坡。展布于所有大陆周缘。大陆坡上界水深多在100~200米之间;下界一般渐变,约在1500~3500米水深处,在邻近海沟地带,下延至更深处。宽约20~100公里,面积287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面积5.6%。坡度多为3~6°。大西洋型大陆边缘,陆坡常随水深增大变缓,下延为大陆隆;太平洋型大陆边缘,陆坡常随水深增大变陡,下延为海沟。太平洋陆坡平均坡度5°20′,大西洋陆坡平均坡度3°05′。大型三角洲的坡度最小;珊瑚礁的陆坡最陡。大陆坡呈单一斜坡,或台阶状,形成深海平坦面、边缘海台。底质以泥为主,少量砂砾、生物碎屑。沉积物主要是陆源碎屑,比较细,在冰期海平面下降期间,大部分大陆架出露为陆,河流向前推进到陆坡顶部附近入海,大陆坡上粗粒沉积物增多。与山脉海岸相邻的狭窄陆架外的陡坡上,常出露岩石。基底为变薄的大陆型地壳。陆坡下部花岗岩层向大洋一侧逐渐变薄到消失;陆坡上有褶皱、断裂构造。陆坡是轻而浮起的大陆、重而深陷的洋底之间的过渡带。随着大陆裂开,其间形成狭窄的幼年海洋。新生洋壳高程低于两侧大陆,在大陆、新洋底之间形成陡峭的新生陆坡。板块的分裂、聚合运动奠定了陆坡的基本格架。
相关
- 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英语:epidermoid cyst)是一种通常在皮肤上发现的良性囊肿。表皮样囊肿主要源于表皮上的外胚层组织。在组织学的角度上,它是鳞状上皮细胞所组成的。通常此类囊肿容易
- 二苯乙醇酸-3-喹咛环酯二苯乙醇酸-3-喹咛环酯(QNB)- IUPAC名 1-azabicyclooct-3-yl 2-hydroxy-2,2-diphenylacetate;美军代号:EA-2277;北约代号:BZ(毕兹);苏联代号:Substance 78。是一种无味的军事失能剂(
- 介词悬空介词悬空(Preposition stranding,英语有时又作P-stranding)是一种语法上的结构,在其中,带有受词的介词出现在与其支配的受词直接相连的地方之外的地方(也就是说介词“悬”在了
- 威廉·冯特威廉·冯特(Wilhelm Maximilian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兼哲学家,心理学发展史上的开创性人物。他被普遍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
- 法国悖论法国悖论是一个流行语,此一词语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是在描述一种似乎矛盾的流行病学观察:法国人饮食中的饱和脂肪相对偏高,可是其冠状动脉心脏疾病(CHD)的发病率却相对偏低,这和普
- 脱氧核糖核酸酶去氧核糖核酸酶(英语:Deoxyribonuclease;缩写:DNase)又称DNA酶,是指能经由水解作用,将DNA骨架上的磷酸双酯键切断的酶。DNA酶是核酸酶(nuclease)中的一种,目前已知的DNA酶有许多不同类
- 阿那含上座部佛教阿那含(梵语:अनागामिन्,Anāgāmi),是佛教用语,由后秦鸠摩罗什由梵语译为阿那含,“不来”或“不还”之义,声闻第三果。谓不再来,又称不还果,是佛教修行者进入圣道
- 色界色界(梵语:rūpa-dhātu),或称色界天,又称色地(rūpa-bhūmi),佛教术语,世界的三界(欲界、色界及无色界)之一。据佛典说法,此界位于“欲界”之上。此界天人,仍保有色身(物质身),而已无欲乐,故
- 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A(英语:Protein kinase A,简称为PKA)在细胞生物学中是指其活性取决于细胞环腺苷酸(cAMP)水平的一家族酶类。蛋白激酶A也被称为环腺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EC 2.7.11.11)。蛋白
- 国语传习所国语传习所是1896年到1898年,台湾日治时期的台湾总督府于台湾实施的基础教育学制与场所。此学制或场所的制定或设立,确定日本统治者对台湾在“放任驱逐”与“同化”两教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