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

✍ dations ◷ 2025-02-23 14:16:57 #唐人
唐人为华人的称呼之一,常被用来称呼汉族。“唐人”一词源自唐朝,原指唐帝国的属民。明朝之后,得知国外有称中国为唐人的异称,于是出现海外移民称唐人的现象“华人”取代了“唐人”一词。清代的客家人,闽南人与广东人在移居海外时,常会称自己为“唐人”,或称来自“唐山”,因此这些移民的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在中华民国成立后,由于受到了中国民族主义及中华民族思想的影响,“华人”的称呼被广泛使用,使得“唐人”一词有式微的倾向。在唐朝之前,“秦人”与“汉人”等词被用于称呼汉族或其后裔。到了唐代,由于举国文化的开放程度有所提升,中国汉人与外国通商日益频繁,再加上其国力的强盛,使得大唐帝国的一切在海外均被以“唐”字加称,如“唐人”、“唐语”、“唐字”、“唐山”等等,并延续至今。当时的文人沈亚之在“进士策问”中,就以“唐人”来称呼中国人。《新唐书》、元代《岛夷志略》、《明史》等书皆有使用过“唐人”作为当时中国汉人之称呼。日本直到安土桃山时代,仍以“唐土”或“唐国”来称呼明朝。清代康熙年间,王士禛任职礼部之时,荷兰与暹罗(大城王国)等国家仍然称呼中国人为“唐人”。以粤语和闽南语等承接了唐代汉语部分特征之语言为母语的族群在移居到中国海外之后,往往以“唐人”自称,也因此使得“唐人”成为在华人在海外的代称,而“华人”一词在这些地区普遍不如“唐人”常用。“唐人”一词不同于其他包含中国籍人士(一般被称称为“中国人”)的广义称呼,在大中华地区亦没有类类似“唐人”的自称或他称的使用习惯与惯例。另一种说法是“唐人”为明清时时期流亡至外国的华人,而在中国的汉族则被称为汉人,但这时期的“唐人”大多数已同化并融入当地社会,或于流亡之后回到中国。一些国家,如日本等国,直到近现代仍称中国人为“唐人”,而此称呼约以19世纪中期之后开始盛行。20世纪后,“唐人”之称呼虽普遍不如“中国人”、“华人”常用,但仍见于各国地名,例如“唐人街” (China Town,直译“中国城”),并普遍应用于海外华人(广府人占多数)。由于历史原因,印尼官方一直称呼华人作“Orang Cina”,直翻为“支那人”,此一称呼被当地华人普遍认为是一种歧视的象征。为了修补及改善与当地华人的关系,印尼政府于2014年颁布法令,改称华人作“Orang Tionghoa”,“Tionghoa”发音取自于福建话的“中华”。

相关

  • 轻偏瘫轻偏瘫(英语:Hemi-paresis)是人体左右某一侧出现的麻痹的症状,最严重时将导致偏瘫(英语:Hemi-plegia),或称半身不遂,即半个身体的完全麻痹。这两种症状的成因有很多,既有先天原因也有
  • 扑热息痛7.21 g/kg (0 °C) 8.21 g/kg (5 °C) 9.44 g/kg (10 °C) 10.97 g/kg (15 °C) 12.78 g/kg (20 °C) ~14 mg/mL (20 °C)对乙酰氨基酚(英语:Acetaminophen),又称
  • 合文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妊娠高血压妊娠型高血压(英语:Gestational hypertension,或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指孕妇在怀孕二十周之后,出现的高血压症状。如果孕妇怀有多胞胎,或是水泡状胎(葡萄胎),可能在二十周
  • 原子力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简称AFM),也称扫描力显微镜(Scanning Force Microscope,SFM)是一种纳米级高分辨的扫描探针显微镜,优于光学衍射极限1000倍。原子力显微镜的前
  • 臼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三十四个(六划的则为第十七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臼部归于六划部首。臼部通常从左、上方为部字或包围字的旁边。且
  • 金帐汗国钦察汗国(英语:Golden Horde;蒙古语:Алтан Орд,Altan Ord)(1242年-1502年)又称金帐汗国或大帐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元朝称之为大元钦察术赤兀鲁思,对金帐汗庭称为金斡耳朵,称
  • Hsub2/subCSesub3/sub硒代碳酸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为碳酸中的氧被硒取代产生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H2CSe3。用二硒化碳(CSe2)从金属的硒氢化物(HSe-)的水溶液或乙醇溶液沉淀出紫色的三硒代碳酸盐。通常
  • 毛毡苔见茅膏菜属列表.茅膏菜属(学名:Drosera),又名毛毡苔属,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同属约有170多种,此属是在食虫植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群。茅膏菜的叶片为圆形,叶片边缘密布可分泌
  • 亨尼格·布兰德亨尼格·布兰德(Hennig Brand,1630年-?),是一名德国炼金术士。布兰德尝试找寻贤者之石而未果,期间通过加热大量尿液而意外地发现了化学元素磷,成为有纪录而来第一个化学元素发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