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经济

✍ dations ◷ 2025-09-10 03:22:28 #经济意识形态,社会科学,伦理学与统计学,市场失灵,道德

道义经济(英语:Moral economy),经济人类学概念,指传统社会中农村的经济模式,当中农民不单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也受道德准则和价值观所驱使,在避免风险和安全第一的原则下,遵从“互惠性”惯例,并透过各种重新分配的制度,以确保村民的最低生活标准。批评道义经济论的学者则强调小农是理性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往往牺牲村社利益,村落中根本没有重新分配优惠穷人的制度,所谓“道义经济”实际上并不存在。

道义经济论具有社会学功能主义的成分,认为社会现象是由规范体系运作产生的:31,最初运用于欧洲民众运动史研究:62,由爱德华·帕尔默·汤普森加以发展:30。1976年詹姆斯·斯科特(英语:James C. Scott)出版《农民的道义经济: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指出小农经济行为的动机,主要是“避免风险”、“安全第一”,在同一共同体中,尊重人人都有维持生计的基本权利的道德观念,以及“主客”间的互惠关系:6。书中以水淹没颈比喻小农的贫困和孤立无援,指出其共同动机是维持生存:81、64。小农在生存线上挣扎,经常受天灾人祸折磨,其行为选择的基准并非利润最大化,而是不得不设法保障“风险最小化”。从“将最大损失的可能性最小化”这一目的出发,他们选择的不是能提高平均收入的新耕作法,而是风险小的传统耕作法。同样地,与定额租佃制相比,他们更希望选择分成租佃制。为了能在万不得已时受到保护,他们甘愿与能够保护他们的强者保持隶属关系。农民表面上盲从惯例,实际上是在安全第一的原则下作慎重选择:63。

农村社会的双重道德原则,是“互惠性的规范和生存的权利”。不应将小农视为在市场上巧取豪夺的个人主义者,应超越仅以利益动机进行的经济学分析,理解农民的道德价值观、具体的社会关系和文化:65。农村社会倾向有共同的道义价值观、着重团结和旨在消除个人生存危机的共同习惯。透过共同的道义价值观和村社制度,农村社会以合作方式组织起来:30。道义经济提供集体福利、消除生存危机及确保每个村民的最低生活标准,在其主从关系中,主人有义务在荒年免租、提供短期借贷;村中公地定期在村中家庭之间重新分配;互惠模式、分摊出工和强制性施舍一定程度上重新分配财富,确保最低收入,再加上村内税收安排有利穷人,保障了穷人的生活需要:34。而小农的集体行动,基本上是防卫性和复原性的,是为了对抗威胁生计的外来压力,对抗资本主义市场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入侵:6,感到不公平的农民会更容易起义:33。

道义经济学者与反对者观点的分歧在于,农民主要受共同的村社价值观驱使,还是仅为自身利益:31;在风险回避和利润追求之间,何者更受农民重视:64;以及农村内的再分配机制,是否有利穷人:69。

1979年波普金(英语:Samuel L. Popkin)(Samuel L. Popkin)出版《理性的小农》,阐释19世纪中期以来越南农村的政治经济,从经验和理论上全面批判道义经济论。波普金认为农民是理性的,主要受个人利益驱使:35、31,使个人或家庭福利最大化,而不是受群体利益或道义价值观所驱使。既然小农是理性决策者,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可以应用于分析小农行为。理性的农民不惜牺牲村庄或共同体利益,来争取个人福利:35、30。他批评道义经济论中村落运作能保障全体村民生存的说法,认为此说忽略了人人都谋求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大的利益,在公共事业上“搭便车”而坐享其成,不会跟村落的公共事业积极合作:65(例如水利工程、防御老虎的措施)。道义经济论高估了农村社会的团结一致及互助制度,农村社会内部并不平等,合作方案有种种困难,大大削弱了村社制度的稳定性,也难以达致生存保障:36、31。波普金指出,道德准则和价值观不能完满解释农村社会模式,准则往往被行动者操纵,让人为自私自利的要求提出传统的理由,例如穷人可以采用公认的准则“每个村民都有权生存”,要求税收应累进地分担,而富户则可将其解释为,只有孤儿寡妇可以得到赡养:38-39。

相关

  • 鲁昂鲁昂(法语:Rouen,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
  • 薯蓣属薯蓣属(学名:Dioscorea)是薯蓣目薯蓣科下的一个属,为攀援植物。该属共有600种以上,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本属拥有超过600个物种,部分物种如下:
  • 空军武官驻外武官,即外交代表机构(大使馆、领事馆)的武职专员(法语:Attaché)。多由陆海空三军种的校官或将官中选派,处理军事性业务,为使馆中专司国防的馆员,也是一国军队的驻外代表。驻外武
  • 摊丁入地摊丁入地,又称作摊丁入亩或地丁合一,草创于明代,是大体完成于中国清朝雍正帝统治时的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将中国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废除,而并入田赋,从而将人力形式的地方税
  • 朱拉隆功朱拉隆功(泰语:จุฬาลงกรณ์,1853年9月20日-1910年10月23日),汉名郑隆,(泰语:เจิ้งหลง),全称帕·巴·颂德·帕·博拉明·玛哈·朱拉隆功·帕·尊拉宗告·昭育霍(泰语:พ
  • 玛雅·安吉罗马娅·安杰卢(英语:Maya Angelou,发音: /ˈmaɪ.ə ˈændʒəloʊ/,原名Marguerite Ann Johnson;1928年4月4日-2014年5月28日),是一位美国作家和诗人。她已出版了六本自传,五本散文,数
  • 宗教暴力宗教暴力,意指受宗教启发,因特定宗教经典、信条与见解,或宗教之间的争议而引发的暴力行为。这些暴力行为的对象可能针对个人、特定宗教机构、宗教物件、特定种族、特定宗教信仰
  • 舞鹤 (作家)舞鹤(1951年10月13日-),本名陈国城,台湾作家,成大中国文学系毕业,曾就读师大国文所、东华创作与英语文学研究所。
  • 加布里埃拉·萨巴蒂尼加布里埃拉·萨巴蒂尼(Gabriela Beatriz Sabatini,1970年5月16日-),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昵称“Gaby”,已退役的阿根廷职业女子网球运动员,网球史上的女子GOAT之一,南美洲体
  • 史宾之史宾之,南宋政治人物。庆元府鄞县人。生于庆元府鄞县,即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出生东钱湖史氏,相史浩之孙,父史弥坚。早年师事丘崈(文定),是儒学中邱刘学派直传弟子(列第一)。历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