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恩格勒

✍ dations ◷ 2025-05-09 23:05:18 #1844年出生,1930年逝世,有命名人缩写的植物学家,德国植物学家,圣彼得堡科学院通讯会员

阿道夫·恩格勒(全名海因里希·古斯塔夫·阿道夫·恩格勒 德语:Heinrich Gustav Adolf Engler)(1844年3月25日-1930年10月10日)是一名德国植物学家,他在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上有重要的贡献。

恩格勒出生于普鲁士王国的萨根(今属波兰),1866年在弗罗茨瓦夫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教书,1871年,他成为慕尼黑植物协会的标本采集管理员,1878年,担任基尔大学教授,并当选为德国自然历史科学院院士,1884年他回到弗罗茨瓦夫,担任弗罗茨瓦夫大学教授和植物园长,1889年担任柏林大学教授和柏林植物园长,直到1921年退休,1930年在柏林逝世。

恩格勒对植物分类学有很大的贡献,他制定的包括从藻类到有花植物的总的恩格勒分类法目前仍然广泛被植物标本分类中应用。他编写过大量关于植物分类法的书籍,并雇佣著名画家制作了描述有6 000种植物的33 000幅版画。

1913年,他获得伦敦林奈学会颁发的林奈金质奖章,国际植物分类协会于1986年为纪念他设立了恩格勒奖章(参见奖章获得者名单)。

柏林植物园出版的杂志《恩格勒拉》(Englera ISSN 0170-4818)也是以他命名的,有许多植物的属名也是为纪念他命名的,如沙穗属()、恩格勒豆属()等。


恩格勒创办了《植物分类、发生学和地理学年鉴》(Botanische Jahrbücher für Systematik, Pflanzengeschichte und Pflanzengeographie ISSN 0006-8152),从1881年直到如今一直在莱比锡出版。其他著作有《植物自然分类》()、《植物界》()、 《地球植被》()、《东非及其附近区域的植物界》()等()。

相关

  • 鲁本斯式彼得·保罗·鲁本斯(荷兰语:Sir Peter Paul Rubens,/ˈruːbənz/;,荷兰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
  • 发情周期发情周期,又名动情周期,是雌性有胎盘哺乳类动物拥有的一种经常性生理变化,由身体的性激素所诱导产生。自前一次排卵期至下一次排卵期之间的时间长度称为一个周期。动物体内的各
  • 面粉厂面粉厂,是第二产业的工厂,把小麦、大麦、皮麦、青稞(元麦)、黑麦、燕麦等粮食磨成粉,成品是面粉、麦粉等。在供应链上游是农作物供应商,而下游是面粉批发商人。
  • 组蛋白组蛋白(英语:histone)是真核生物体细胞染色质与原核细胞中的碱性蛋白质,和DNA共同组成核小体结构。它们是染色质的主要蛋白质组分,作为DNA缠绕的线轴,并在基因调控(英语:Regulation
  • J·B·布森戈尚-巴蒂斯塔·约瑟夫·条冬内·布珊高(法语:Jean-Baptiste Joseph Dieudonné Boussingault,1801年2月1日-1887年5月11日),法国化学家,对农业科学、石油科学与冶金学都有贡献。曾提
  • 行星轨道在物理学中,轨道是一个物体在引力作用下绕空间中一点运行的路径,比如行星绕一颗恒星的轨迹,或天然卫星绕一颗行星的轨迹。行星的轨道一般都是椭圆,而且其绕行的质量中心在椭圆的
  • 接目镜目镜,又称接目镜,通常是一个透镜组,可以连接在各种不同光学设备,像是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后端。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当设备被使用时,它常是最接近使用者眼睛的透镜。物镜的透镜和面镜
  • 扬古利扬古利(满语:ᠶᠠᠩᡤᡠᡵᡳ,穆麟德:Yangguri;1572年-1637年),舒穆禄氏,满洲正黄旗人,世居珲春。后金、清朝初年军事人物、开国功臣,身后追封武勋王,与福康安同为清代仅有的两例满洲异姓
  • 二十点协议《二十点协议》(马来语:Perjanjian 20 Perkara Sabah;英语:20-point agreement)是北婆罗洲(今沙巴)领袖在英国伦敦谈判结束之后,对于成立马来西亚事宜所提呈的基本诉求文件。这份诉
  • 峇峇娘惹料理娘惹菜是流行于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地的美食。起源来自于早期定居于槟城,马六甲,新加坡的中国移民。娘惹菜取名于娘惹,指的是中国移民和马来原住民通婚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