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文化通则

✍ dations ◷ 2025-05-16 03:12:45 #普世文化通则
普世文化通则,或普世人性指的是在世界上所有的文化当中的都出现的元素、模式、特质或制度等。演化心理学认为所有文化当中都出现的行为或特质,有可能是演化适应的结果;另外,一些抱持着文化相对论看法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者则拒绝普世文化通则的存在,他们讨论普世通则究竟是文化上的,或者是遗传上的,文化行为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这些通则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行为现代性的完整证据开始出现的时候。在1991年出版的《普世人性》(Human Universals)一书中,唐纳德·布朗将普世人性给定义为“那些在文化、社会、语言、行为和心理等各方面没有已知例外的人类特征”,同时他还提供了一个有着数百个项目的列表,并声称这些项目是普世人性的一部分。以下是唐纳德·布朗所给出的普世文化通则清单:在不同文化间观察到的那些相同或类似的行为,并不表示这些行为源自某些共通的心理机制。一种可能是,这些行为独立发展出来以解决一些共通且实际存在的问题。由于所有已被人类学者研究过的文化,都至少和研究这些文化的人类学者接触过,且因为人类学的研究伦理减缓研究速度,使得其他不受到这些伦理束缚的群体,尤其至少是那些与未接触部落居民有着相似外表但已成为全球化文化一部分的当地人,能在人类学者之前接触这些未接触部落之故,因此可以说没有真正的未接触文化,曾被以科学的方式研究过,而这使得外部影响可以做为对普世文化通则的解释。这不能否定文明的一些层面有多个独立起源,因此也不是超传播(hyperdiffusionism)的一个例子,这只表示说普世文化通则并非这些行为出自本能的证明。人类学研究中,对于那些与普世文化通则契合的证据,有着普通的标准;而对于那些违背普世文化通则的证据则有着特别的标准,这引致了发表偏差的问题。尽管在有足够强大证据的状况下,一个出现违背普世文化的现象的个案研究有可能通过同行评审,那些指出契合普世文化通则的研究,在证据量相等的状况下,在统计上更有可能通过同行评审。由于在评估一个现象或行为在统计上出现的频率时,对同样文化进行的多次田野调查的内容会一并考虑,因此其结果可能会让一个现象或行为看起来合于普世文化通则,就算事实并非如此时也是如此,一些人类学者指出,这种状况可能会让诸如“男人比女人更常猎捕大型猎物”之类未必是普世文化通则的事项在统计上看起来是普世的,像例如说,关于男人比女人更常狩猎的田野调查会通过田野调查,但对于同样文化中,显示出在狩猎方面性别平等或女人更常狩猎的田野调查,就不会公开发表。

相关

  • 波斯匿王波斯匿王(梵语:Prasenajit,巴利语:Pasenadi),又译作钵逻犀那恃多王,逻犀那恃多王、啰洗曩喻那王。意译胜军王、胜光王、和悦王、月光王、明光王。古印度憍萨罗国国王,子毘琉璃、祗陀
  • 山梨糖山梨糖(英语:Sorbose)在分类上属于己糖与酮糖,为D-果糖二号与三号位碳所对应的差向异构体。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异丙醇,不溶于乙醚、丙酮、氯仿和苯。存在于植物果实中。其甜度
  • 冥想冥想(英语:Meditation),心性锻炼法,在 瑜伽里经常使用的,在佛教道教中则称为打坐,在佛教也可称为坐禅。大致可分为两种作法,一为将注意力集中一处不动,例如集中于身上脉轮、咒语或身
  • 苯酚苯酚(化学式:C6H5OH,PhOH),又名石炭酸、羟基苯,是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晶体。有毒。苯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
  • 丝氨酸丝氨酸(英语:serine)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富含于鸡蛋、鱼、大豆,人体亦可从甘氨酸中合成丝氨酸。丝氨酸在医药上有着广泛用途。丝氨酸可促进脂肪和脂肪酸的新陈代谢,有助于维持免疫
  • 英国文学英语文学(英语:English literature)指英语写成的文学作品,作者不一定是来自英格兰。如约瑟夫·康拉德是波兰人,罗伯特·伯恩斯是苏格兰人。詹姆斯·乔伊斯来自爱尔兰,爱伦·坡来自
  • 弗拉芒人弗拉芒人(荷兰语:Vlamingen),亦称佛兰德人或弗拉芒人,为日耳曼民族之一,属欧罗巴人种。使用弗拉芒语(现统一称呼荷兰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居住在现今的佛兰德地区,故得名。为比
  • 西三角经济圈西三角经济圈,全称为西部川陕渝金三角,是一个设计中的经济区;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人口1.18亿,包含47座城市,GDP总额1.5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的6.3%,整个西部的33%。此方案已提请中国
  • 全球全球通常指的是“整个地球”,另可以指:
  • 都有为都有为(1936年-),浙江杭州人,中国材料学专家、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主要为磁学、磁体材料和高温超导体材料。1936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