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左镇人
✍ dations ◷ 2025-09-29 21:47:06 #左镇人
左镇人是台湾所发现的史前人类(现台湾所发现年代最久远的史前人类为澎湖原人),因为其化石是在今台南市左镇区的菜寮溪所发现的,所以学者将其称为“左镇人”。左镇人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现代人(智人种),其年代测定距今3000年。但是由于发现化石的菜寮溪河床并非原始堆积所在,故没有发现相关的文化遗址与遗物以确定其文化类型,而过去有学者认为左镇人可能属于在台湾东部发现的“长滨文化”,但亦有看法认为可能是属于住在丘陵台地地区的网形文化。但2013年与2015年重新检定后发现左镇人化石的年代并没有过去所想得那么久,且与长滨文化的年代不相符。左镇人的第一片化石是在1970年8月,由台南市的业余化石采集家郭德铃、郭东辉父子所发现。当时郭氏父子到台南县左镇乡的菜寮溪采集化石时,郭东辉在三重溪村落西南方的溪床上发现了一件头盖骨化石,但当时父子二人无法确定这是人类或猿类的化石,只是先保存起来。1971年11月19日,业余化石采集家潘常武等人在菜寮溪一带发现完整早坂犀牛化石、郭德铃发现四不像角化石后,引起台湾省立博物馆(今国立台湾博物馆)与台湾大学的注意,于是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教授宋文薰、地质系教授林朝棨偕同省立台湾博物馆馆长刘衍、主任金良晨、何勋尧等人在该年12月下旬南下勘察,之后顺道参观郭德铃的化石收藏品,其中包括郭氏父子在1970年发现的那块化石。宋文薰与林朝棨在见过郭德铃给他们看的头盖骨化石后,认为相当贵重,遂带回台湾大学研究。1972年为了发掘整体犀牛化石,省立台湾博物馆聘请日本学者鹿间时夫、大冢裕之来台协助,在此同时台大林朝棨教授于1973年8月请他们将那块头盖骨化石带回日本鉴定。而后在1974年1月潘常武将他所发现的另一块头盖骨化石交给鹿间时夫以一起研究,同年潘常武又将另一个头盖骨化石捐赠给省立台湾博物馆。化石在经过日本学者鉴定后,初步判断为现代人种,再经过氟和锰计量的测定后,认为绝对年代距今约有2万至3万年之久。而由于上述三件人类头骨化石均发现于当时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的“臭堀”,故学者将之命名为“左镇人”。而在这段期间,另外一位业余化石采集家陈春木,又在冈仔林发现了四件头骨化石。1976年,关于这些头骨化石的报告正式在《日本人类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nthropological Society of Nippon)上发表。而在1977年,潘常武将其采集到的一颗人类牙齿化石提供给台湾大学,次年陈春木亦邮寄陈济堂所收集的一颗人类牙齿化石给台湾大学,而后台大教授连照美曾对此进行研究。2013年国立台湾博物馆将左镇人样本送到美国Beta实验室进行检验,后来在2015年又送往澳洲国立大学,经碳14定年法检验后,结果显示一个样本(AH6672)距今约3000年,而另一个样本(AH6674)距今250年,推翻了以往认为左镇人是台湾最早的人骨化石,距今2万到3万年的看法。目前认为具有直立人特征的澎湖原人才是台湾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出现在距今19万年的更新世中期。由于左镇人只有发现化石,但没有发现考古遗址与相关的文化遗物,故仅能确认其存在,但其所属文化仅能推测可能是同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长滨文化或是网形文化。关于长滨文化的说法,是因为左镇人所生存的更新世时期台湾岛与亚洲大陆曾有数次的陆连现象,学者宋文薰认为台湾东部的长滨文化在从亚洲大陆传来之前,必先到过台湾西部,故左镇人可能是台湾西部长滨文化的主人。然而,2015年的研究推翻了左镇人生存于旧石器时代的可能性,因此目前所属文化不明。此外在菜寮溪采集到动物化石有不少具有疑似人类敲击加工的痕迹,有学者推测这可能是当地缺乏坚硬石材而改用石化的兽骨加工,但是否确实仍待进一步的研究。以下所列者为目前经过详加研究的化石资料,另外据《南瀛探索》、《左镇乡志》所述,除了这些化石之外,王良杰于邦寮、龙沟二地采集到两颗牙齿化石,余顶旗于臭堀采集到1颗牙齿化石,吴金德于龙沟采集到1颗牙齿化石,故目前已知与左镇人有关的化石共有13件。
相关
- 理智理智(英语:reason),一种人类的心智能力。它被认为是一种思考、计算、衡量、推理与逻辑的能力,通常被当成形容词来使用。当我们说一个人是理智的,代表他的行为都是经过思考,考虑过对
- 黄体成长素黄体化激素(英语:Luteinizing hormone,LH),是一种在脑下垂体前叶合成的荷尔蒙。它的形成是受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控制。在女性体内,黄体化激素会刺激卵巢释放卵子,它的周
- 诺谟图诺莫图(Nomogram)是一种利用图像来进行计算(查图)的工具,是一个二维的图像,用来进行非精确的计算。其使用的坐标系不同于笛卡尔坐标系。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诺谟图是一个带有坐标的
- SeOsub2/sub二氧化硒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eO2。它是白色晶体,加压液化后可以得到黄色液体,常压下加热至317℃升华,得到绿色蒸气。它和空气中的灰尘接触后,遇光即被还原为硒单质而变红
- 毛河光毛河光(英语:Ho-Kwang Mao,1942年6月14日-),地球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目前是美国卡内基科学研究院(英语: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
- 北极狐北极狐(学名:Vulpes lagopus)别名雪狐或白狐,在寒冷的北极冻原地区是常见的小型犬科动物,由于其毛皮是市场上的高档货,因此成了人们竞相猎捕的目标。北极狐额面狭,吻部很尖,耳短而圆
- 哈密顿原理在物理学里,哈密顿原理(英语:Hamilton's principle)是爱尔兰物理学家威廉·哈密顿于1833年发表的关于平稳作用量原理的表述。哈密顿原理阐明,一个物理系统的拉格朗日函数,所构成的
- 灵长目学动物学人类学 · 人与动物关系学 蜜蜂学 · 节肢动物学 医学节肢动物学 · 鲸类学 贝类学 · 昆虫学 动物行为学 · 蠕虫学 两栖爬行动物学 · 鱼类学 软体动物学 · 哺乳动
- 伊波利托·伊里戈延胡安·伊波利托·德尔萨格拉多·科拉松·德·赫苏斯·伊里戈延·阿莱姆(Juan Hipólito del Sagrado Corazón de Jesús Yrigoyen Alem,1852年7月12日-1933年7月3日),阿根廷政治
-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西班牙文:Jorge Luis Borges,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又译波赫士,阿根廷作家、诗人、翻译家。其作品涵盖包括短篇小说、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