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瑟

✍ dations ◷ 2025-07-11 21:40:17 #1993年韩国,讽刺,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台湾网络流行语,中国大陆网络流行语,对男性的贬称,21世纪亚洲,特定人群称谓

撸瑟(英语:loser)是大部分东亚地区网络的一种讽刺语,意即“人生的失败者”,最早在1993年由韩国匿名网民创设,在网络作为隐语流通,2012年左右开始有华人网友使用此用法,于是逐渐在华人地区流行。

韩语原文为루저男/루저남,音译自英语loser man(在英文中也有loser guy或loser boy的表述)。于1993年由一名韩国匿名网民创设,在网络中作为隐语流通。

2010年代起,台湾也出现了类似的用法。台湾多使用鲁蛇或卤蛇,取自英文“loser”的谐音,批踢踢网站(PTT)乡民通常以此来讽刺当今贫富差距的现象,尤其是在工作上不顺遂、低收入、没有爱人者。相对地,有成就、或日子过得不错的人,例如:富二代、公务员、受异性欢迎者等则被乡民讽刺为温拿(“winner”)、伟君,而嘲讽者就反被消遣是loser,例如:失业、低薪(如月薪只有台币22,000元或更低)、交不到女友等,之后就逐渐出现“鲁蛇”的谐音用法取代loser。后来贬义色彩渐淡,也会有乡民以“小鲁”或“小蛇”(第一人称自谦‘小弟’的变化)自称,或使用“本鲁蛇”、“本鲁”、“本蛇”(本人)等。

在2012年年中时已有这样的用法,在2012年12月到2013年1月间,这个词突然开始大流行,先是在八卦版出现,之后也在各大板看板出现,成为2013年(适逢蛇年)初最流行的新用语之一。

在中国大陆,网民通常使用“撸涩”或“撸瑟”,亦取自英文“Loser”谐音。因为“撸”字在北方方言含有男性手淫的意思,正好符合屌丝“相貌丑陋,收入微薄,工作低贱,异性恋但只能性幻想,整天却只能手淫自行解决生理需求”的特质,更加具有嘲讽性。中国大陆的社会现状与台湾类似,贫富差距及社会不公平现象严重,年轻男性比女性多的问题更大,因此“输家”和“赢家”的两极分化更明显,助长了撸瑟一词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撸瑟和屌丝是同义,广泛指“人生失败者”、“人生输家”,爱情输家的泛称。

在日本的网络语言中,失败者多用“ネト充”、“非リア”来表示(与现充相对),或用“负け犬”(Loser-Dog),而甚少使用音译。

在日本,鲁蛇若超过三十岁,仍然无法脱离单身,则会晋身为“大法师”。

相关

  •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英语: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缩写IPCC;又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跨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等)是一个附属于联合国之下的跨政府
  • 普丹战争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或普丹战争)在丹麦称为1864年战争(丹麦语:Krigen i 1864),在德国称为德丹战争(德语:Deutsch-Dänischer Krieg)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引起的第二场军事冲突。
  • 自言自语自言自语可以指:
  • 旧高等农林学校作业室坐标:25°0′57.38″N 121°32′28.09″E / 25.0159389°N 121.5411361°E / 25.0159389; 121.5411361矶永吉小屋,全称为旧高等农林学校作业室,简称矶小屋,位于国立台湾大学公馆
  • 法国国家公园列表法国国家公园列表,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境内以及海外属地组成的国家公园系统。每年有大约七百万游客参观法国的国家公园。
  • 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瑞典语:Kommittén för Sveriges Riksbanks pris i ekonomisk vetenskap till Alfred Nobels minne)是推举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
  • 高名凯高名凯(1911年3月28日-1965年1月3日),男,福建平潭人。中国语言学家,汉语语法学家,文学翻译家。1911年3月28日生于福建省平潭县苏澳区先进乡土库村。7岁入私塾读书,10岁入平潭开宗小
  • 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波兰语:Leopold Godowsky,1870年2月13日-1938年11月21日),犹太血统的美籍波兰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戈多夫斯基出生在今日立陶宛境内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 王洪廉王洪廉(?-),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廊坊地区行政公署专员,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阿克莱拉阿克莱拉(Aklera),是印度拉贾斯坦邦Jhalaw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8167(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8167人,其中男性9533人,女性8634人;0—6岁人口3154人,其中男1655人,女1499人;识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