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麦角甾醇
✍ dations ◷ 2025-05-15 22:54:57 #麦角甾醇
麦角固醇(英语:Ergosterol,又称为麦角甾醇)是从真菌类酵母与麦角菌中发现的一种植物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被转化为维生素D2。它是酵母和真菌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功能与动物细胞膜中的胆固醇相同。对于素食者说,麦角固醇是唯一的维生素D食物来源,不过人体内可从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合成维生素D。麦角固醇由真菌合成,虽然有在草如黑麦和紫花苜蓿(包括苜蓿芽),并在植物的花,如啤酒花中发现麦角固醇的报告,然而,目前认为这些麦角固醇来自污染植物的真菌。因此,麦角固醇的检测技术可用于检测草,谷物,和进料系统中的真菌。麦角固醇也可以用来作为在土壤中真菌生物量的一个指标,尽管其会缓慢降解,但如果将样本储存于冰点以下的黑暗环境,降解速度会减慢甚至停止。由于麦角固醇只在真菌细胞中发挥生物功能,因此可作为抗真菌药物的作用靶点。麦角固醇也存在于一些单细胞生物,如非洲昏睡症病原体锥虫的细胞膜,这是相关药物用于治疗该病的理论依据。例如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其与霉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结合,造成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导致真菌细胞内的成分,主要是钾离子和氢离子,及其他成分如氨基酸、蛋白质等泄漏到膜外,破坏真菌正常代谢及抑制生长,细胞产生裂解而造成霉菌细胞死亡。其用于抵抗真菌或原虫感染,由于与胆固醇也有一定的亲和性而对人体产生副作用,现一般已被其它更安全的药物取代。咪康唑,伊曲康唑和克霉唑则抑制真菌细胞从羊毛甾醇到麦角固醇的合成,转化过程中与羊毛甾醇4号碳上两个甲基的消除相关的酶被抑制,从而实现抗真菌作用。有研究显示麦角固醇可能具有抗肿瘤特性。麦角固醇粉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大量摄入可引起高血钙症,长时间的高血钙症会导致钙盐在软组织,特别是肾脏中沉积。医学导航:营养学辅助、代谢、微量元素病理、失调、症状/人名、先天药物(A8/11/12)羊毛甾醇 · 7-烯胆甾烷醇 · 7-脱氢胆固醇 · 胆固醇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相关
- 脑膜脑炎脑膜脑炎(英语:Meningoencephalitis /mɪˌnɪŋɡoʊɛnˌsɛfəˈlaɪtᵻs, -ˌnɪndʒoʊ-, -ən-, -ˌkɛ-/ )是一种兼具脑膜炎(脑膜的感染、发炎)和脑炎(脑的感染、发炎)特点
- 牙周炎牙周炎又称牙周病 (Periodontal disease),是牙周组织的疾病。侵犯牙龈、牙周、牙周膜、牙周韧带及牙槽骨等组织的慢性炎症。常见的慢性牙周病一般可分为牙龈炎和牙周炎,这两种
- 桃子桃(学名:Prunus persica)是蔷薇科李属一种,花可以观赏,果实多汁,作为水果,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果肉有白色和黄色的,一般在亚洲最受欢迎的品种多为白色果肉,香甜
- 雨水数据来源:喷气推进实验室线上历书系统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个节气,指太阳到达黄经330°时,在公历每年2月18日-20日之间,表示雨水的增多。惊蛰曾在汉景帝时由于避讳而改名,并且
- Pm6s2 4f52, 8, 18, 23, 8, 2第一:540 kJ·mol−1 第二:1050 kJ·mol−1 第三:2150 kJ·mol主条目:钷的同位素钷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Pm,原子序61,属于镧系元素与稀土元素,它所有
- A01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A01(口腔病药物)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
- 乌克兰乌克兰维尔纳茨基国家图书馆(乌克兰语:Національна бібліотека України імені В. І. Вернадського)是乌克兰规模最大的图书馆
- 第三纪第三纪(英语:Tertiary Period),是古近纪及新近纪的旧称。国际地层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已不再承认第三纪是正式的地质年代名称,并拆分为古近纪与新近
- 双原子双原子分子指所有由两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双原子分子内的化学键通常是共价键。很多非金属元素(包括氢、氮、氧、氟、氯、溴、碘等)的单质均是双原子分子。其他元素(如磷)也可能以
- 作物农作物,或常被称为作物,又称农艺作物,俗称庄稼,是泛指在大量培植供人食用或做工业原料的物种,是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被人们所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