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嗜热

✍ dations ◷ 2024-12-22 20:14:30 #超嗜热
超嗜热生物指能在极热的环境(60°C以上)中生活的生物。其生长最适温度通常在80~110°C,而2003年发现的一株古菌“菌株121”甚至能在和灭菌锅相同的温度,即121°C下,24个小时内,细胞数目加倍。多数超嗜热生物属于古菌,但也有一些细菌(包括一些蓝藻)可以忍耐70到80°C的高温。很多超嗜热生物也可以抵抗其它极端环境,如高酸度或辐射强度。超嗜热生物最初于1960年代在美国怀俄明州黄石公园的热泉中发现。此后,又发现了50种以上。一些超嗜热生物需要至少90°C的高温才能够存活。尽管目前还没有发现能在122°C或以上正常生活的生物,但它们的存在还是很有可能的(菌株121在130°C下两个小时仍存活,但在换入103°C的新鲜培养基前不能繁殖)。然而,大概不存在150°C或更高温度下存活的生物,因为DNA和其它对生命活动很重要的分子在此温度下会分解。超嗜热生物的蛋白质需要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这依赖于它们在高温中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使功能保持稳定。这些蛋白和在较低温度下生活的生物的相应蛋白同源,但其最强的功能却在于能在高得多的温度下发挥。超嗜热生物的蛋白常有以下特点:内部氨基酸残基形成更多的盐键,有紧密折叠的疏水核心等。此外,一些超嗜热生物制造很多胞内溶质,如磷酸二肌醇酯(di-inositol phosphate)、磷酸二甘油酯(diglycerol phosphate)、甘露糖基甘油酸(mannosylglycerate)等,帮助蛋白质抵抗热降解。多数低温下的同源蛋白在60°C就会变性,所以这些热稳的蛋白具有很高的潜在商业价值,比如,用于高温下的催化反应。其它超嗜热生物:

相关

  • 地球构造地球的结构同其他类地行星相似,是层状的,它们可以通过化学和流变学特性区分。地球拥有一层富含硅的地壳、一层溶融状的地幔、一层液体的外核和一个固体的内核。这些对地球内部
  • 氯化物氯化物在无机化学领域里是指带负电的氯离子和其它元素带正电的阳离子结合而形成的盐类化合物。最常见的氯化物比如氯化钠(俗称食盐)。常见的氯化物列在右表。但有时金属(如金)溶
  • 发现化学元素发现年表将各种化学元素的发现按时间顺序列出。其中元素发现的时间以提炼出元素单质的时间为准,因为元素化合物的发现时间无法准确定义。表中列出了每种元素的名称、
  • 自由大宪章《大宪章》(拉丁语:Magna Carta,英语:The Great Charter),又称作《自由大宪章》(拉丁语:Magna Carta Libertatum;英语:The Great Charter of the Liberties)是英格兰国王约翰最初于1215
  • 沟齿鼩沟齿鼩(学名:Solenodontidae)又名沟齿猥,是哺乳纲鼩形亚目的一种夜行性穴居生物,全归入沟齿鼩科沟齿鼩属里。这些动物都只在加勒比海才有它们的踪影。它们以昆虫为食物,外形有点像
  • 窦(英文:Sinus)指的是器官或组织的囊或腔室。窦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是后天由于组织受损而偶然生成的。例如鼻窦就是窦的一种。鼻窦位于人的头颅,在头骨之间、鼻腔周围的颅骨与脸
  • 高加索语系高加索语言泛指来源于高加索地区的语言,共同结合为高加索语系,其归属及分类均存争议。一般来说,高加索语言分为2或3种语系或语族,包括西北高加索语系、东北高加索语系和南高加索
  • 威廉·哈维威廉·哈维(英语:William Harvey,1578年4月1日-1657年6月3日) 英国医生,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根据实验,证实了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现象,并阐明了心脏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指出血
  • Irinotecan伊立替康(Irinotecan),商品名开普拓(Campto),是一种拓扑异构酶I抑制物,主要用来治疗结直肠癌及小细胞癌,也可以在最初的疗程失败后,与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治疗胰腺癌。通常会与其他化
  • 雌雄同体在生物学上,雌雄同体(英语:Hermaphrodite (plant) 、Intersexual (human being)),又称雌雄不分相,是指同时有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第二性征。人类的雌雄间性情况称为双性人。在